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0篇
系统科学   61篇
丛书文集   28篇
教育与普及   39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64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二氧化锰纳米微粒的制备及其共振瑞利散射光谱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KMnO4 与NH3 ·H2 O反应 ,用微波高压液相合成技术制备了粒径为 12 5nm的二氧化锰纳米微粒。二氧化锰纳米微粒的稳定性实验发现 ,微量NaNO3 和TritonX 10 0对二氧化锰纳米微粒的稳定起一定作用 .二氧化锰纳米微粒在 34 2nm处有特征吸收峰 .它的共振瑞利散射峰分别位于 410nm ,470nm ,5 30nm ,共振瑞利散射强度I4 70 与二氧化锰浓度在 2× 10 -7~ 4× 10 -5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相关系数 0 9987.还研究了二氧化锰米微粒的非线性散射现象 .  相似文献   
42.
综合利用光镊定位、高速摄像、图像处理系统和低介电常数电流变液颗粒,在动态情况下,直接验证交流外电场下电偶极子对间的相互作用。测量了2个μm量级的玻璃微珠之间作用力与球心间距和结构形成时间的关系,获得电流变颗粒在交流电场作用下的结构响应时间和相互作用强度。所采用的光镊-摄像-影像处理系统的空间分辨率为0.26μm,图像最高采样率为8000幅/s,对应的最优时间分辨率为125μs。由于所研究的体系使用同真实电流变颗粒同样大小的颗粒,所以对寻找更好的电流变液材料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43.
曾科  刘兵  蔡丽红  蒋德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2,36(11):1111-1113,1137
利用线-筒式荷电装置和高压窄脉冲电源来降低柴油机的微粒排放,分析了不同电源电压和脉冲频率下排气微粒的脱除效率,并在不同转速和负荷下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电源电压和脉冲频率是影响微粒脱除效率的两个主要因素,其中电源电压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利用脉冲电晕放电降低柴油机的微粒排放效率明显的,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控制尾气排放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44.
介绍了用于柴油机缺内燃烧的几种光学测试方法,对其中技术上较为成熟的两种方法--透射光衰减法和双色法的基本原理以及优缺点进行了讨论,指出光学测试方法的优越性在于,通过图像分析可以得到燃烧场的二维或三维信息,而不是只得到空间少数点的信息。  相似文献   
45.
活细胞内微粒的跳跃运动和布朗运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唐孝威 《科学通报》1992,37(9):845-845
在光学显微镜下容易看到活细胞内微粒的无规则运动。早期把这种无规则运动都归之于微粒的布朗运动,即分子热运动引起微粒的无规则运动。但以后许多实验观察到活细胞内微粒还发生时间上间歇、方向上无规则的跳跃运动。跳跃运动和布朗运动这两种运动形式  相似文献   
46.
以电位扫描法将铂微粒沉积在聚2,5-二甲氧基苯胺薄膜电极上制得铂微粒掺杂的聚2,5-二甲氧基苯胺电极。该电极集催化活性和电活性于一体,在甲醛浓度为1mol/L的硫酸溶液里的电化学氧化显示了较高的催化活性。铂微粒的大小、分布和载量,甲醛的浓度,电氧化温度等因素对电催化作用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47.
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面分析技术和配有X射线能谱分析仪的扫描电镜对提取于希丰邦玛峰冰芯的不溶粉尘微粒样品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微粒物表面的SO^2-4及SO^2-03含量明显高于内部,这种差异源于大气粉尘在沉积到雪冰中以前对SOx的捕捉,因而与微粒本身的含硫物成分于不同来源。  相似文献   
48.
颗粒级配对水泥基材料有害孔隙率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水泥基材料的硬化浆体中含有大量的孔隙 ,其中的有害孔隙直接影响到耐久性 .依据所建立的微粒级配模型 ,采用粉煤灰、硅灰等球形颗粒掺合料及纳米纤维红粉 (NR)掺合料 ,设计球形颗粒紧密堆积体系与纳米纤维增强紧密堆积体系 ,讨论 2种混合体系内部的总孔隙率与有害孔隙率之间的关系 ,确定活性NR粉在水泥基材料中的作用 .研究表明 ,NR粉能够增加体系密实度 ,水泥混合体系硬化后期的总孔隙率与有害孔隙率之间服从对数关系 ,通过微粒级配模型可预知体系有害孔隙率及颗粒级配的合理性 .  相似文献   
49.
为了研究疏松砂岩的出砂特征,根据连续性孔隙介质渗流、微粒释放和微粒运移理论,建立了室内实验规模的出砂数学模型,并采用有限差分法对该模型进行了求解。结果表明,实验条件下数学模拟与物理实验模拟的结果吻合较好。用理论出砂模型模拟了胶体力、水动力导致的出砂和砂粒运移过程中滞留引起的渗透率变化。模拟结果表明,渗流速度高于临界流速才引起冲刷出砂;胶体力和冲刷力是出砂的诱发因素,砂微粒在运移过程中在孔隙表面再沉积和孔喉处被捕集将降低出砂程度;渗透率比值与注水孔隙体积倍数或渗流速度的关系曲线均呈"S"形;在运移过程中,砂微粒滞留导致渗透率比值随岩心长度的变化呈线性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50.
王宁  王雅琳  桂卫华  阳春华 《系统工程》2007,25(12):105-110
微粒群算法是一种简单易行、收敛快速的演化计算方法,但也存在早熟收敛的缺陷。鉴于惯性权值对控制算法收敛所起的作用,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微粒群算法,让惯性权值按类S型曲线形式随迭代次数非线性变化,并根据微粒当前的搜索状态自适应调节该曲线的曲率,有效保证算法收敛速度和全局寻优能力。改进的微粒群算法用于求解氧化铝生料浆调配过程0-1组合优化问题,与传统微粒群算法及遗传算法比较的结果表明,改进的微粒群算法具有较强的全局搜索能力且能有效避免早熟收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