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4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52篇
系统科学   63篇
丛书文集   35篇
教育与普及   60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现状及发展   8篇
综合类   124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241.
探求光与烟尘流体微粒相互作用下的输出与浓度和流速的关系特性,设计应用了光纤传感器测试系统,利用微粒后向散射对浓度和伯努利原理对流速进行实验检测,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输出与浓度和流速成线性关系,证明具开发应用于实践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42.
吐哈盆地鄯善油田油气运聚期次及成藏过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吐哈盆地鄯善油田储层流体包裹体明显分为盐水包裹体和有机包裹体。三间房组包裹体均一化温度明显分为两期,春对应的地质时间分别为早白垩世和早第三纪末一晚第三纪;西山窑组储层流体包裹体均一化温度也明显分为两期,其对应的地质时间分为32.8~71.8Ma、26.4~45.7Ma,其对应的地史时期分别为早第三纪和晚白世末--早第三纪中期,反映了三间房组成藏时间晚于西山窑组成藏时间。综合分析油气生排烃史和运聚期  相似文献   
243.
求解通信优化问题的一种微粒群优化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述了微粒群优化算法的原理、流程及其参数,在此基础上,针对其在通信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计算的多目标微粒群算法分割域多目标PSO算法(简称DRMPSO),并将其用于基站优化问题·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它能很好地解决移动通信中的基站优化问题,并可被有效推广到处理诸如信道分配、网络拓扑优化设计、IP组播、Adhoc簇结构及组播路由等通信服务·  相似文献   
244.
多期叠合盆地油气运聚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期叠合盆地的主要特征是盆地经历了多个演化阶段 ,并且在不同演化阶段中具有不同的盆地类型和性质。对中国西北塔里木和柴达木盆地进行了多期叠合盆地油气运聚研究。这两个盆地自震旦纪以来经历了震旦纪中泥盆世、晚泥盆世三叠纪和侏罗纪第四纪等 3个开合旋回 ,在演化过程中出现由海向陆的转化和拉张 -挤压的交替转化 ,形成了油气来自多源、油气形成多期、油气运移多方向、油气聚集多场所的油气运聚特征。多期叠合盆地有 3种基本油气运聚模式 :①放射状运移、环状聚集模式 ,以柴达木盆地西部环英雄岭构造带为代表 ,油气运移方向垂直于构造等高线的方向 ;②前陆油气运聚模式 ,以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为代表 ,油气运移方向平行于造山带挤压应力方向 ;③古生代海相克拉通盆地油气运聚模式 ,油气沿大型断裂带和区域性不整合面运移和聚集  相似文献   
245.
塔里木盆地不整合面石油运移散失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不整合面是斜坡背景下油气侧向运移的重要通道。对塔里木盆地斜坡背景下石油在不整合面的运移过程进行了模拟实验。模拟结果表明,最终油相散失量达7.81%~11.51%,平均为9.66%,总体上反映出渗透率越高散失量越大及含油率赵高散失量越大的特点,散失量不受层间非均质或层内非均质的影响。据模拟结果估算了石油在运载层中的散失量,认为塔中隆起的油气主要是沿断层作垂向和矩距离侧向运移。  相似文献   
246.
颗粒级配对水泥基材料有害孔隙率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水泥基材料的硬化浆体中含有大量的孔隙 ,其中的有害孔隙直接影响到耐久性 .依据所建立的微粒级配模型 ,采用粉煤灰、硅灰等球形颗粒掺合料及纳米纤维红粉 (NR)掺合料 ,设计球形颗粒紧密堆积体系与纳米纤维增强紧密堆积体系 ,讨论 2种混合体系内部的总孔隙率与有害孔隙率之间的关系 ,确定活性NR粉在水泥基材料中的作用 .研究表明 ,NR粉能够增加体系密实度 ,水泥混合体系硬化后期的总孔隙率与有害孔隙率之间服从对数关系 ,通过微粒级配模型可预知体系有害孔隙率及颗粒级配的合理性 .  相似文献   
247.
油气资源二次运移聚集模拟通过模拟盆地油气资源的二次运移和聚集历史,来研究地下油气资源的分布规律,指示出有利勘探目标。采用“油水二相准三维运移聚集模型”,利用全国第二轮油气资源评价结果,对沾化凹陷沙三下段的油气资源进行模拟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指出了油气有利的运移路径和方向,为沾化凹陷的地质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同时,采用不同的模拟参数进行计算,并研究了参数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48.
采用超临界CO2气溶胶溶剂萃取法(ASES)制备了尤特奇S100(Eudragit S100)纳米粒,考察了有机溶剂的选择、压力、温度、溶液浓度及流速等主要工艺参数对Eudragit S100纳米粒形貌及粒径大小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镜、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对结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以丙酮作为溶剂、压力为16 MPa、温度为45℃、溶液浓度为1 mg/m L的工艺条件下,可制备出有机溶剂残留少、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30~60 nm的Eudragit S100纳米颗粒。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随温度、压力的升高而减小,随溶液浓度的减小而减小。  相似文献   
249.
穆华平  张新林  赵太飞 《河南科学》2013,(10):1638-1642
针对微粒群算法的群体多样性问题,将无标度网络形成过程中的择优连接机制引入微粒群算法的群体构造过程中,提出了一种多子群动态聚合的微粒群算法.依据算法搜索的状态,当某个子群面临搜索困境时,择优选择优秀子群建立连接,随着搜索的不断推进,微粒群体由多个独立的子群逐步聚合为一个类无标度群体网络.通过仿真实验发现,该算法通过调整微粒的邻域规模和连接方式平衡了算法的勘探和开发的能力,获得了较好的收敛性能.  相似文献   
250.
塔里木油田塔中地区志留系柯坪塔格组储层速敏较强,速敏造成渗透率降低,进而引发该地区油井产量严重下降。区别于常规的防膨、防颗粒运移措施,提出了应用纳米颗粒技术解决该问题。用人造岩心评价了不同纳米流体浓度对于不同驱替速率下纳米流体防止颗粒运移的效果,并通过天然岩心验证了该结果,同时从理论上计算了由于纳米流体的注入孔道内储层颗粒受力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纳米颗粒在浓度为0.15%条件下具有较好的防止颗粒运移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