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3篇
教育与普及   10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4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目的 寻找沙生蜡菊抗Ⅱ型糖尿病(T2DM)的活性成分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表征沙生蜡菊中的化学成分,并构建沙生蜡菊化合物数据库.以口服生物利用度(Oral bioavailability,OB)≥30%、类药性(Druglikeness,DL)≥0...  相似文献   
132.
油井结蜡影响油田正常生产,化学清防蜡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对某油井高含蜡凝析油蜡样全烃气相色谱分析,得到其碳数分布,并分析其结构。在此基础上,选择三种类型清蜡剂进行溶蜡实验。实验发现,清防蜡剂的溶蜡速率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增加幅度不同;当温度小于45℃时,分别选择QFL-2和QFL-1来溶解蜡样A和B,而温度大于45℃时,则两者都可以选择QFL-5和QL-2;油基清蜡剂的溶蜡速率最高,乳液型清蜡剂次之,水基清防蜡剂最低;由于蜡样结构不同,相同清防蜡剂对蜡样A的溶蜡速率小于蜡样B的溶蜡速率,说明蜡样A的清防蜡难度更大。  相似文献   
133.
研究了用配合物[Fe(C5H5N)4]Cl2水解氧化法制备v-Fe2O3气敏微粉及其气敏性能。用该法制备气敏微粉具有粒度小、颗粒均匀、分散性好特点。具有良好的气敏性。  相似文献   
134.
银纳米微粉的合成适宜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银纳米微粉的合成适宜条件研究。实验结果证明,该法具有成本低、工艺简单、产品质量好的优点,具有工业化生产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5.
低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氧化反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介绍了低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的制备及来源,探讨了氧化反应过程机理,研究了催化剂类型和用量、氧化剂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氧化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一种复合的过渡元素的羧酸盐是较理想的催化剂,用量为聚乙烯蜡质量的0.8%,增加氧化剂通入量能明显提高氧化反应速度,反应温度在140~160℃为宜。并对氧化低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的应用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6.
王璇  冀星  李术元 《中国工程科学》2001,3(12):90-37000
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是近年来治理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课题。废聚乙烯(PE)在塑料垃圾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如何对其进行合理的回收、利用已成为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从理论和经济两方面分析了废聚乙烯裂解制取聚乙烯蜡技术的可行性,介绍了聚乙烯蜡的性能及市场情况,分析比较了几种有代表性的制蜡工艺,综合评价了这些工艺技术的应用范围和优缺点。还简要介绍了红外脱油技术,并对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7.
采用自动化蜡沉积循环管道流动系统研究含蜡富气原油在现场的温度变化范围内和流动条件下的蜡沉积过程 .将油田现场取得的脱气原油在高压下加气加水配成富气油样 ,分别采用冷却测试和等温测试两种实验过程 ,测试在湍流条件下的蜡沉积规律 .冷却测试过程精确地测试含蜡原油从高于原油析蜡点温度到较低环境温度范围内在现场流速、油温和环境温度下的蜡沉积过程 ,同时结合等温测试过程研究蜡沉积的机理 .实验结果表明 :含蜡原油蜡沉积与环境温度、油温、油温与环境温度的温差有关 ;在湍流条件下 ,剪切效应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38.
通过对3株嗜蜡微生物在壁面上的吸附规律和对壁面润湿性的改变试验、微生物作用对蜡晶形态的影响试验,认为微生物防蜡作用机理符合水膜理论:即微生物在管杆壁面产生吸附,并在管杆壁面生长繁殖,一方面形成生物膜改变壁面润湿性,使管壁的水湿程度增加,油相粘附功减弱。  相似文献   
139.
通过高温索氏提取法采用混合溶剂(V正庚烷∶V二甲苯=1∶4)对土壤中的可降解聚乙烯(PE)残余物(PEW,Mw=5 000)进行分离提取,分别考察了提取时间和土壤类型对PEW提取率及结构和热性质的影响,同时做根窖实验并进行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对PEW的提取率随提取时间的增加而增大,2.5h后达最大(92.5%);提取时间对PEW的分子结构无明显影响,但对PEW的结晶有一定影响,使得熔融温度和结晶温度分别升高1~3℃;提取时间对PEW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无明显影响,但会导致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变窄;土壤类型对PEW的提取率基本没有影响;根窖实验结果表明该提取方法可以用于实际土壤中PEW残余物的降解测试评价,长期跟踪下去还可以评估PE完全降解所需时间。  相似文献   
140.
预测管道蜡沉积速率的BP神经网络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灰色关联法分析了7个影响因素与管道蜡沉积速率的关联度,确定了模型的输入维数;通过建立7-10-1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预测了所取样本的蜡沉积速率,并对其预测精度进行验证和对比。结果表明:在考虑7个影响蜡沉积速率因素时,模型的精度可控制在0.5%左右,比考虑4个影响因素的精度更高;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精度与输入维数有关,维数的增大有利于精度的提高,但并不意味维数越高精度就越高;不同的初始权重和阈值对于预测的精度和泛化能力存在较大影响,但模型的精度仍在可接受范围内,因此,该模型可用于蜡沉积速率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