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13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90篇
系统科学   25篇
丛书文集   350篇
教育与普及   288篇
理论与方法论   88篇
现状及发展   26篇
综合类   3938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86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218篇
  2013年   189篇
  2012年   190篇
  2011年   219篇
  2010年   198篇
  2009年   286篇
  2008年   304篇
  2007年   259篇
  2006年   213篇
  2005年   206篇
  2004年   175篇
  2003年   223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174篇
  2000年   151篇
  1999年   110篇
  1998年   97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78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01.
利用Li-8100开路式土壤碳通量系统,于2014-03~2014-06研究了黄土旱塬区麦田(RT)土壤CO2排放特征及其与休闲裸地(ck)的差异。结果表明:(1)RT和ck等2个处理土壤CO2排放速率的日、季节变化趋势均呈单峰曲线;在小麦返青至拔节期土壤CO2排放速率日变化峰值出现在13∶00前后,而在开花至成熟期土壤CO2排放速率日变化峰值出现在11∶00前后;土壤CO2排放速率季节变化的最大值出现在小麦拔节中期,最小值出现在小麦灌浆后期;观测日麦田土壤CO2排放速率平均值为221 mg·(m2·h)-1,比休闲裸地的201 mg·(m2·h)-1约高出9.05%。(2)回归分析表明,土壤CO2排放速率与土壤水分和温度均成二次函数关系(P0.05)。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相关性逐渐降低。在同一土层深度下,RT处理土壤CO2排放速率与土壤中水的质量分数和温度的相关性均高于ck处理。(3)相关分析表明,土壤CO2排放速率与土壤细菌数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综合分析表明,黄土高原种植小麦能增加土壤碳排放,并且土壤中水的质量分数对土壤CO2排放速率的影响大于土壤温度对土壤CO2排放速率的影响,土壤细菌数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能够显著影响土壤CO2排放速率。  相似文献   
402.
采用失重法和电化学方法,通过腐蚀形貌观测、腐蚀产物元素分析和物相分析研究了再生水中常见的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Eoil)对QT500-7球墨铸铁腐蚀行为的影响.失重腐蚀试验表明:含菌体系中铸铁的失重腐蚀速率高于无菌体系,并且随着腐蚀时间的延长,含菌体系与无菌体系腐蚀速率的比值持续增大,说明Eo...  相似文献   
403.
碳循环是生命改造地球的最主要途径.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活跃碳库,其储碳-释碳的异常波动对地球表层系统演化具有革命性影响.然而,中元古代无机碳同位素的相对稳定表明,地球碳循环达到了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因此,研究中元古代海洋中由微生物主导的碳循环对于我们认识地球宜居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有机质来源、降解与富集等方面论证了中元古代海洋生物碳泵的主要地球化学过程,提出初始有机质来自以蓝细菌为主的多源生物,有机质降解有反硝化细菌、铁还原菌、硫酸盐还原菌、产甲烷菌等多种微生物参与.以中元古界下马岭组为例,定量分析了受初级生产水平和水体氧化还原程度控制的微生物降解作用及降解程度,估算14亿年前的海洋惰性可溶碳库增储可能达1000×1012~2500×1012t,仅燕辽盆地埋藏的有机碳就达6000×108t.最后,本文讨论了磷、铁供给对海洋碳循环的重要控制作用,提出未来开展高精度沉积地球化学解析和多元素循环精细建模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04.
选择环丙沙星(CFC)和铜(Cu)作为目标污染物,设计室内驯化试验,通过16S rRNA高通量测序、定量PCR等技术探究CFC和Cu复合污染下河流底质微生物群落与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间的交互关系。结果表明,CFC单一污染、Cu单一污染和复合污染试验组中ARGs丰度、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功能存在显著差异;所有试验组的总ARGs相对丰度呈现随时间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共现网络分析表明, intI 1与3类ARGs和8个菌群相关,是ARGs和微生物群落之间的桥梁;所属变形菌门、酸杆菌门、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和绿弯菌门的细菌最有可能成为水环境中ARGs的潜在宿主。基于偏冗余分析发现,在MGEs、微生物群落和污染物等因素中微生物群落对ARGs丰度变化总解释率最高(49.77%);路径分析表明,CFC和Cu主要通过微生物群落间接地影响ARGs的传播和扩散。  相似文献   
405.
【目的】氮(N)沉降速率的持续增加影响着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本研究旨在探讨长期N添加对两种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胞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基于黑龙江帽儿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落叶松(Larix gmelinii)和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人工林的长期(16年)N添加[N添加速率为10 g/(m2·a)]试验,测定对照和N添加处理样地土壤的碳(C)、N、磷(P)各组分含量、微生物生物量以及C、N、P循环相关的胞外酶活性。【结果】长期N添加显著增加了两种人工林无机N含量,但降低了两种人工林微生物生物量C、N含量。N添加抑制了水曲柳人工林β-葡萄糖苷酶、过氧化物酶和酚氧化酶活性,但对落叶松人工林的这些C分解酶活性的抑制作用不显著。回归分析进一步发现微生物生物量、β-葡萄糖苷酶、过氧化物酶和酚氧化酶均随着土壤pH的降低而显著降低。几丁质酶活性在落叶松人工林中对N添加呈现负响应,却在水曲柳人工林中对N添加呈现正响应。然而,N添加均未显著改变两种人工林的磷酸酶活性、总有机C,以及酸水解法划分的C组分、全N、全P和有效P含量。【结论】长期N添加主要通过土壤酸化途径改变落叶松和水曲柳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而N添加对胞外酶活性的影响因树种而异,这可能与两个树种的不同凋落物质量和菌根类型有关。N添加对土壤微生物和C分解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并没有显著增加土壤C含量和改变C组分,其内在机制需要未来从土壤有机C的形成和稳定性方面进行揭示。  相似文献   
406.
 微生物自修复水泥基材料裂缝因具有较大的修复潜力和环境友好等特点而受到广泛关注。从微生物自修复水泥基材料裂缝发展历程、微生物诱导矿化沉淀结晶机理、微生物诱导矿化产率及影响因素、微生物的固载及固载后矿化活性的测定、裂缝制作方法及修复养护条件、修复效果表征方法、裂缝自修复效果和微生物自修复剂对水泥基材料自身性能的影响方面,综述了其研究进展,并指出了目前微生物自修复水泥基材料研究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07.
影响微生物絮凝剂产出的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测定不同培养条件下制备的微生物产生菌培养液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性能,探讨了培养基,培养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微生物絮凝剂产出的影响,研究表明察氏培养基比原用培养基更为经济实用的适宜培养时间在3-8d之间,适合温度为30度,与絮凝剂产生菌的生长相比,微生物絮凝剂的产生时间稍有些滞后。  相似文献   
408.
斑嘴鸭卵的人工孵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人工饲养条件下斑嘴鸭卵的形态学特征、人工孵化及出雏行为等问题,结果表明:鲜卵重平均为6 1.35± 1.89g,长径 5 6.84± 1.30mm,短径 43.5 5± 0.97mm,孵化期为 2 8.0 4± 0.94天;孵化失重率(Y)与孵化天数(X)之间的关系为Y =1.0 10 6 - 0.0 0 72X  相似文献   
409.
该设备采用可调试旋转匀料机构及自动液压排料机构,排料速度及排料流量可调、料位、摆动角度可调.设备适用于团块料、粉状料及其他形状物料的冷却.经检测,该设备制造质量和技术性能指标均符合Q/320481LJ155-1998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410.
15年来,作为基因组学界泰斗的克雷格·文特尔(Craig Venter,下图)一直在追寻着一个梦想:借助生物化学材料构建一个基因组,用于人造生命的合成。现在,文特尔和他创办的克雷格·文特尔研究所(简称JCVI)宣称,他们已经实现了这个梦想。在2010年5月21日出版的《科学》杂志网络版上,他们描述了该工作的具体步骤:构建了一套细菌染色体,并成功地将其转入一种去除了原有DNA的细菌的体内。在合成基因组的驱动下,微生物细胞开始复制和制造出了一套全新的蛋白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