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6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81篇
系统科学   17篇
丛书文集   138篇
教育与普及   279篇
理论与方法论   68篇
现状及发展   25篇
综合类   2887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98篇
  2013年   175篇
  2012年   170篇
  2011年   205篇
  2010年   174篇
  2009年   233篇
  2008年   221篇
  2007年   186篇
  2006年   150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139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31.
藻类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完全蔽光和正常光照两个对照实验组,研究了光照、植物和藻类3个因子对土壤有机质、有效灰、微生物的影响,由极差分析知,混合藻对有效磷的变化和微生物数量的提高起主导作用。作者认为在80d内,混合藻类是藻类数量和有机质变化的主要原因;80d后,光照起主要的作用,在各处理组中,混合藻和光照的作用都强于植物的作用。土壤藻类对土壤肥力有明显的影响,与高等植物共同作用,对土壤肥力的提高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32.
对苎麻厌氧微生物脱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一种生物脱胶新方法—厌氧微生物法.作者从麻厂污泥表沼气池的污泥中优选出8株脱胶性能较好的杆菌,测定其代谢特性并对有效菌株进行了组合,4个组合的脱胶率为33.6%-38.98%  相似文献   
933.
微生物连续培养过程中动态行为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具有底物和产物抑制以及代谢过量特征的微生物连续培养过程的数学模型。在模型中引入连续时滞,通过计算得出系统在一定的操作条件下存在Hopf分叉以及分支值随操作参数变化的规律,并对系统的周期性进行了研究,同时,利用数值解法绘制了周期解的图形和相图,该模型定性地描述了实验中的振荡和过渡现象。  相似文献   
934.
胶州湾近岸海上杀灭赤潮微生物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8月在胶州湾近岸进行了海上围隔杀灭微生物的试验.羟基药剂的比值浓度为4.2mg/L,药剂喷洒在围隔内水面上.当海水中羟基浓度达到0.68mg/L时,24h后检测浮游生物致死率为99.89%,试验数据表明羟基药剂是目前治理赤潮可行的、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35.
垃圾渗滤液处理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国内垃圾渗滤液处理一直是个难以解决的问题。传统的生物处理法和物化方法 ,不是难以达标就是运行费用高。作者引进日本新技术 :木屑 -微生物系统对渗滤液处理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处理系统由 3个好氧消化槽和 1个反应槽构成 ,将按一定粒度大小比例组合的经处理的木质碎粒投放于消化槽和反应槽中 ,污水中的有机物在消化槽中经反复的好氧厌氧分解 ,达到去处的目的。试验通过改变进水速率和不同的曝气方式 ,观测生物系统的变化和处理效果的变化 ,以寻求达到最佳处理效果的工况参数。试验表明 ,该处理系统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效果较好 ,特别对氨氮的去除较高 ,BOD的去除率达90 %以上 ,基本可达垃圾渗滤液二级到三级排放标准。但BOD的负荷最高一般不应超过 4kg m3·d ,否则系统将不能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936.
微生物絮凝剂应用于污水处理过程中的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污水处理效果,对生物的毒害效应,有无二次污染等方面出发,综述了传统絮凝剂在水处理中存在的缺陷以及微生物絮凝剂在水处理中的优越性,对微生物絮凝剂可能在将来取代或部分取代传统的无机及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作了科学的分析,从降低微生物絮凝剂在污水处理中的运行成本及提高处理效率等角度提出了几点优化方案,同时举例说明了微生物絮凝剂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优势及其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37.
微生物肥料若干基本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我国目前菌肥研究和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介绍自己的看法与经验,建议:充分利用我国气候带多、微生态环境多样造就的丰富的微生物种质资源,希望菌肥工作者立足国内,自己取样筛选菌株;引入外国菌株要择优而购;取样靶区扩大,甚至扩大到无植物区要将主要注意力扩大到真菌;要选择合理的工艺流程和剂型;建立“微生物肥料与农药管理局”。  相似文献   
938.
木聚糖酶高产微生物的筛选和鉴定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利用蔗渣木聚糖为惟一碳源,从甘蔗根部泥土样口中分离得到一株产木聚糖酶活力较高的菌株,经形态、生理及生化鉴定,初步确定为蜂房芽孢杆菌;同时研究了碳源、氮源对该菌产木聚糖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其最适碳源为木聚糖,最适氮源为酵母浸膏和硝酸铵的混合氮源;在装料100mL的250mL三角摇瓶中于32℃、120rpm振荡培养40-44h后,发酵液中木聚糖酶活力高达3839.5Iu/mL,具有工业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939.
聚—β—羟基丁酸的微生物降解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已知微生物,采用平板培养的方法对化学合成的聚-β-羟基丁酸(PHB)及生物发酵制备的PHB进行生物降解性研究,测定了土壤中降解化学合成PHB的微生物群体及种类。结果表明,降解化学合成及生物制备PHB的微生物主要为假单胞杆菌,在土壤中的群体较大;化学合成的PHB降解程度强于生物发酵法制备的PHB。  相似文献   
940.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玉米秸秆还田配施腐熟剂对土壤理化性状、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及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与秸秆未还田处理(CK)相比,秸秆还田(T1)和秸秆还田配施腐熟剂处理(T2)显著降低了土壤容重,提高了根际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以及土壤脲酶、中性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进而提高了土壤有效养分和有机质含量,最终产量分别显著提高了10.33%和13.46%;此外,T2与CK相比,降低了根际土壤真菌数,提高了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脱氢酶活性,而T1处理的差异不明显。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可通过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数量和多样性来调节土壤酶活性和养分含量,优化根际生长环境,促进小麦生长。其中,秸秆还田配施腐熟剂的处理效果最佳,可在北方玉米种植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