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0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84篇
系统科学   17篇
丛书文集   147篇
教育与普及   300篇
理论与方法论   69篇
现状及发展   26篇
综合类   3043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97篇
  2013年   178篇
  2012年   180篇
  2011年   215篇
  2010年   185篇
  2009年   250篇
  2008年   232篇
  2007年   198篇
  2006年   159篇
  2005年   147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169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垃圾渗滤液处理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国内垃圾渗滤液处理一直是个难以解决的问题。传统的生物处理法和物化方法 ,不是难以达标就是运行费用高。作者引进日本新技术 :木屑 -微生物系统对渗滤液处理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处理系统由 3个好氧消化槽和 1个反应槽构成 ,将按一定粒度大小比例组合的经处理的木质碎粒投放于消化槽和反应槽中 ,污水中的有机物在消化槽中经反复的好氧厌氧分解 ,达到去处的目的。试验通过改变进水速率和不同的曝气方式 ,观测生物系统的变化和处理效果的变化 ,以寻求达到最佳处理效果的工况参数。试验表明 ,该处理系统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效果较好 ,特别对氨氮的去除较高 ,BOD的去除率达90 %以上 ,基本可达垃圾渗滤液二级到三级排放标准。但BOD的负荷最高一般不应超过 4kg m3·d ,否则系统将不能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992.
微生物絮凝剂应用于污水处理过程中的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污水处理效果,对生物的毒害效应,有无二次污染等方面出发,综述了传统絮凝剂在水处理中存在的缺陷以及微生物絮凝剂在水处理中的优越性,对微生物絮凝剂可能在将来取代或部分取代传统的无机及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作了科学的分析,从降低微生物絮凝剂在污水处理中的运行成本及提高处理效率等角度提出了几点优化方案,同时举例说明了微生物絮凝剂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优势及其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93.
微生物肥料若干基本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我国目前菌肥研究和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介绍自己的看法与经验,建议:充分利用我国气候带多、微生态环境多样造就的丰富的微生物种质资源,希望菌肥工作者立足国内,自己取样筛选菌株;引入外国菌株要择优而购;取样靶区扩大,甚至扩大到无植物区要将主要注意力扩大到真菌;要选择合理的工艺流程和剂型;建立“微生物肥料与农药管理局”。  相似文献   
994.
木聚糖酶高产微生物的筛选和鉴定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利用蔗渣木聚糖为惟一碳源,从甘蔗根部泥土样口中分离得到一株产木聚糖酶活力较高的菌株,经形态、生理及生化鉴定,初步确定为蜂房芽孢杆菌;同时研究了碳源、氮源对该菌产木聚糖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其最适碳源为木聚糖,最适氮源为酵母浸膏和硝酸铵的混合氮源;在装料100mL的250mL三角摇瓶中于32℃、120rpm振荡培养40-44h后,发酵液中木聚糖酶活力高达3839.5Iu/mL,具有工业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995.
聚—β—羟基丁酸的微生物降解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已知微生物,采用平板培养的方法对化学合成的聚-β-羟基丁酸(PHB)及生物发酵制备的PHB进行生物降解性研究,测定了土壤中降解化学合成PHB的微生物群体及种类。结果表明,降解化学合成及生物制备PHB的微生物主要为假单胞杆菌,在土壤中的群体较大;化学合成的PHB降解程度强于生物发酵法制备的PHB。  相似文献   
996.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玉米秸秆还田配施腐熟剂对土壤理化性状、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及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与秸秆未还田处理(CK)相比,秸秆还田(T1)和秸秆还田配施腐熟剂处理(T2)显著降低了土壤容重,提高了根际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以及土壤脲酶、中性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进而提高了土壤有效养分和有机质含量,最终产量分别显著提高了10.33%和13.46%;此外,T2与CK相比,降低了根际土壤真菌数,提高了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脱氢酶活性,而T1处理的差异不明显。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可通过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数量和多样性来调节土壤酶活性和养分含量,优化根际生长环境,促进小麦生长。其中,秸秆还田配施腐熟剂的处理效果最佳,可在北方玉米种植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7.
微生物法处理非同层混合高结垢采油污水过程中,垢晶体在微生物表面聚集、沉积,会使微生物降解原油能力降低。探讨了吸附诱导除垢+混凝沉淀的高结垢混合采出水预处理技术对微生物降解原油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于结垢量为25~2 990 mg/L的长2层与长6层混合水,假单胞菌在结垢量为25~745mg/L的混合水中,原油降解率为50.53%~56.25%,在高结垢量为1 020~2 990 mg/L的混合水中,原油降解率降低至19.75%~26.51%;在长2层与长6层采出水混合比为9∶1、结垢量为2 990 mg/L混合水中,加入40 mg/L壳聚糖改性黏土(吸附诱导时间20 min、p H为7.5)、60 mg/L PAC、1.0 mg/L PAM(分子量为1 200万)处理后,水的透光率为99.18%,结垢量为45 mg/L,假单胞菌的原油降解率达到66.07%。  相似文献   
998.
通过提高溶液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钙(Ca(DBS)2)沉淀的析出,结合微生物絮凝剂GA1(MBFGA1)对Ca(DBS)2的絮凝作用,将阳性染料罗丹明b(RB)从溶液中絮凝去除.在整个絮凝过程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增溶RB分子,然后在过量Ca~(2+)的影响下,增溶了RB分子的Ca(DBS)2悬浮物充分析出,最后被MBFGA1絮凝沉淀.为了提高RB的去除效率,采用响应面分析法(RSM)对Ca~(2+)、SDBS及MBFGA1初始浓度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最优条件下(SDBS:2.67 mmol/L、Ca~(2+):5.61 mmol/L、MBFGA1:4.34 mL/L),RB和SDBS去除率达到99.80%和90.03%,其出水COD值为89.69 mg/L,低于国家工业废水排放标准,无需进行后续处理.同时,采用环境扫描电镜(ESEM)来探讨RB的絮凝去除机理以及SDBS和Ca~(2+)之间的相互作用.当Ca~(2+)初始浓度相对SDBS初始浓度过量时,增溶RB分子的SDBS胶团(SDBSRB胶团)会与Ca~(2+)反应生成被RB分子附着的Ca(DBS)2颗粒(Ca(DBS)2-RB颗粒),最后Ca(DBS)2颗粒被MBFGA1絮凝沉降;而当SDBS初始浓度相对Ca~(2+)初始浓度过量时,Ca(DBS)2颗粒会逐渐复溶并生成大量的附着Ca~(2+)的SDBS胶团.  相似文献   
999.
通过响应面法确定产气克雷伯氏杆菌(Klebsiella aerogenes)产胞外聚合物(EPS)的最优培养条件,并开展EPS质量浓度对Klebsiella aerogenes诱导形成碳酸钙晶型影响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pH和接种量,培养时间和温度对菌株EPS产量的影响更为显著,EPS最优培养条件如下:培养时间为4.64 d、培养温度为28.35℃、接种量为2.97%、pH=7.69,在此条件下,EPS的产量可达210.24 mg/L;当添加的EPS质量浓度从0 g/L增加到1.0 g/L时,方解石的质量分数从27.1%提高至98.3%,球霰石的质量分数从72.9%下降至1.7%,表明EPS能有效促进方解石的形成并抑制球霰石的形成;EPS中带负电荷的官能团可以吸附溶液中Ca2+,使得溶液中Ca2+浓度减小、过饱和度降低从而促进方解石型碳酸钙晶体的生成。可以通过EPS来调控Klebsiella aerogenes诱导形成方解石和球霰石的质量分数,强化碳酸钙晶体向热力学稳定的方解石型碳酸钙转化,这为提高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形成的固化体的...  相似文献   
1000.
考虑垃圾洁净燃烧炉内高温烟气对流及辐射换热,应用有效导热系数法,对不同形状(球体、圆柱体、立方体)不同特征尺寸具有多孔介质特性的垃圾团块非稳态传热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垃圾团块中心温度稳态值大小与换热边界流体温度大小密切相关,且高温流体换热表面越多,团块内部稳态温度值越大,垃圾团块的形状对其在垃圾洁净燃烧炉内加热升温特性影响较大,在相同特征尺寸(L=V/F)下,球形体垃圾团块升温速度最快,柱形体次之,方形体最小;随着垃圾团块特征尺寸增加,垃圾团块中心单元温度达到稳定的时间明显增长,特别是特征尺寸大于10时,稳定时间增加幅度较大,且特征尺寸越大,稳定时温度越小,越不利于垃圾的挥发份析出,不利于垃圾燃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