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457篇 |
免费 | 123篇 |
国内免费 | 241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196篇 |
丛书文集 | 191篇 |
教育与普及 | 42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48篇 |
现状及发展 | 16篇 |
综合类 | 332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1篇 |
2024年 | 22篇 |
2023年 | 42篇 |
2022年 | 39篇 |
2021年 | 41篇 |
2020年 | 56篇 |
2019年 | 35篇 |
2018年 | 30篇 |
2017年 | 35篇 |
2016年 | 43篇 |
2015年 | 63篇 |
2014年 | 140篇 |
2013年 | 148篇 |
2012年 | 166篇 |
2011年 | 255篇 |
2010年 | 261篇 |
2009年 | 257篇 |
2008年 | 307篇 |
2007年 | 340篇 |
2006年 | 246篇 |
2005年 | 249篇 |
2004年 | 123篇 |
2003年 | 102篇 |
2002年 | 90篇 |
2001年 | 95篇 |
2000年 | 71篇 |
1999年 | 70篇 |
1998年 | 65篇 |
1997年 | 50篇 |
1996年 | 61篇 |
1995年 | 68篇 |
1994年 | 40篇 |
1993年 | 41篇 |
1992年 | 32篇 |
1991年 | 43篇 |
1990年 | 26篇 |
1989年 | 23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4篇 |
1978年 | 2篇 |
196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8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风险投资是高新技术公司筹资的一条重要渠道,高科技创业公司的价值测度是考核风险投资效果的重要手段.本文在文献综述基础上,针对高科技创业公司的价值构成的特性,对高科技创业公司的价值构成进行了深入研究,将其区分为:净资产价值、资产溢价、增长期权溢价、协同效应溢价、人力资源价值增值和其他价值等六部分,采用未来现金流贴现以及服从... 相似文献
22.
针对传统的碳排放效率测度方法无法得到碳排放的自相关关系,从而导致测度方法不符合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碳循环原则的问题,研究一种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碳排放效率测度方法.首先依照建筑业提供的专业排放系数法,测算建筑内的碳排放量总量,依照计算得到的碳排放的最优效率的线性关系,选取测度要素,利用DEA方法处理碳排放的线性关系,最终... 相似文献
23.
24.
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煤炭企业产业结构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是国家经济调整的主要发展方向,今年以来,我国每万元GDP能耗比1980年下降了65.5%;工业"三废"综合利用产值为1985年的14.6倍。但与发达国家之间差距依然明显,我国钢铁、电力、水泥等单位产品能耗,比世界先进水平平均高出20%左右;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为30%,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以上。 相似文献
25.
梳理讨论了目前通信网络可靠性研究之间的层次关系,讨论了拓扑可靠性所处的地位、任务、指标等.其次,分析了拓扑可靠性的非概率测度,指出了连通度的核心作用.再次,研究了基于边连通度与节点连通度进行可靠性评价的思想与算法.最后,通过一个算例展示了通信网络拓扑可靠性评价的具体过程. 相似文献
26.
一个三维Sierpinski块的Hausdorff测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精华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1(2):181-184
研究了三维Sierpinki块的Hausdorff测度,通过构造质量分布函数,运用质量分布原理获得了一个三维Siepinski志的Hausdorff测度的准确值。 相似文献
27.
郭新伟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10,45(2):79-83
研究了可分度量空间上的Markov算子的遍历性质,利用平移算子的遍历理论证明了非扩张的具有遍历测度的Markov算子具有几乎稠密的轨道。 相似文献
28.
29.
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它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过程中,建立起一种新形态的经济。循环经济的本质就是生态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按照清洁生产的方式,对能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 相似文献
30.
目前我国环境形势非常严峻,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频繁发生且难以得到有效遏制。这些问题实质上属于产业和区域发展的布局结构性问题,是决策和规划过程中对环境保护的忽视甚至淡漠造成的。环境影响评价的缺失,成为决策和规划的致命缺陷。我们必须以更为积极的姿态推进战略环评,使环境资源承载能力、人口分布、国土利用格局等真正成为工业化和城市化决策的重要依据,从开发建设的源头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