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丛书文集   12篇
教育与普及   9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28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综述了创新、创新监测与评价的研究进展,辨析了国家创新能力、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的内涵特征,分析了中国创新能力在世界上的相对位置,探讨了建设科技强国的经验及启示。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机场企业的性质出发,浅析了构建和谐机场的涵义,从企业自身发展需要、民航强国目标内在要求及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等三方面阐述了构建和谐机场的必要性,剖析了当前国内机场企业存在的不和谐因素,就如何构建和谐机场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2003年底召开的首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这是党中央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要求;是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做好人才工作、落实好人才强国战略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当代世界和中国深刻变化着的  相似文献   
4.
 建设科技强国是当前中国的国家战略,“2049年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也已成为中国重要的发展目标。准确把握科技强国的特征,有利于发现目前存在的不足,聚焦发展的重点。科技强国是“科技能力(潜力)与科技成果”“科技硬实力与科技软实力(影响力)”“认识论、方法论及实践论”等多层次要素的有机结合,只有从科研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发展范式、科技产品及工程的水平、科技标准制定、科技在国内外的影响力等多个角度着手,才能相对科学地把握科技强国的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5.
 文化科技创新的内在机理与现实路径,是内外联动、互相呼应的问题。总结了科技强国的文化科技创新之路,分析了文化科技创新的内在机理,探讨了中国文化科技创新的现实路径。分析表明,文化需求与创意引导文化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支撑文化产业创新。设计促进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整合与提升。面向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力求进一步将文化科技创新的内在机理研深,将现实路径夯实。  相似文献   
6.
<正>"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黑龙江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作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第一批的试点专业,几年来,围绕"卓越计划"工作要求,树立了全面发展和多样化的人才培养理念,树立主动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的战略需求,主动服务行业、企业需求的观念,改革和创  相似文献   
7.
李仿梅 《山西科技》2014,(1):119-123
介绍了体育强国和文化强国的由来及其内涵,阐述了体育强国与文化强国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中国通过经济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繁荣,但也孕生了一些弊端。党中央审时度势,文化强国战略在党的十八大上再一次被高度重视,既有理论上的支撑,也是当前中国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实践需要。为此,今后我们应在正确文化观的指引下,探寻科学实践路径,走出一条以文化强国战略带动中国竞争力提升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9.
体育强国建设是我国体育发展的新目标.体育场地建设与发展直接影响着体育强国的建设,也是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与比较研究等方法,对我国两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六普"与"五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在体育场地数量、场地面积、场地类型及质量以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等方面均有很大提高;但是在城乡与地区分布、体育场地结构、人均体育场地及场地利用情况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最后为体育强国背景下我国体育场地建设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系统地探寻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特色群众体育的发展历程,并根据群众体育指导思想将其划分为4个阶段,以不同时期社会经济发展为背景,理性审视了不同阶段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状况及特征,客观分析其深层次原因.认为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离不开群众体育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