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07篇
  免费   301篇
  国内免费   234篇
系统科学   208篇
丛书文集   337篇
教育与普及   156篇
理论与方法论   33篇
现状及发展   35篇
综合类   8273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78篇
  2022年   190篇
  2021年   219篇
  2020年   156篇
  2019年   156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154篇
  2016年   160篇
  2015年   251篇
  2014年   421篇
  2013年   468篇
  2012年   457篇
  2011年   541篇
  2010年   546篇
  2009年   577篇
  2008年   569篇
  2007年   515篇
  2006年   371篇
  2005年   351篇
  2004年   320篇
  2003年   283篇
  2002年   282篇
  2001年   236篇
  2000年   200篇
  1999年   195篇
  1998年   155篇
  1997年   131篇
  1996年   126篇
  1995年   122篇
  1994年   92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81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92篇
  1988年   60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利用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等离子体显示屏放电单元中的电极间隙、长度、壁障高度等不同参数对放电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放电效率随电极长度、间隙大小的增大而增大,壁障的存在也使效率略有增加并导致单元有效电容减小,但对放电电压影响很小.单元高度对放电效率影响不大,但可以降低同样间隙下的放电电压.合理选择电极结构可以在较低的维持电压下获得较高的放电效率.  相似文献   
82.
以西北地区某水利工程地下洞室工程为例,采用弹塑性二维有限元法对低地应力区地下洞室围岩开挖后围岩应力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模拟出了低地应力区地下洞室围岩开挖后围岩应力值及其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低地应力区地下洞室开挖后洞室围岩形成应力集中现象,侧壁位置处产生的压应力值大于洞顶位置压应力值,且洞顶产生拉应力.该研究成果将有助于进一步研究低地应力区地下洞室围岩变形破坏机理及其稳定性,对保障地下洞室工程的圆满进行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3.
借鉴人类现代组织理论,给出了Agent组织的一种矩阵模型描述。相比层次结构的组织,加强了组织横向之间的联系,增加了管理幅度,减少了组织的层次,从而降低了交互通信代价,提高了组织的求解效率和组织对外部环境的快速反应能力。  相似文献   
84.
讨论边界条件中带时滞的梁边界反馈控制系统{utt(x,t)+uxxxx(x,t)=0,0〈1〈1,t〉0,;u(0,t)=ux(0,t)=uxxx(1,t)=0,t〉0,;uxx(1,t)=-uxt(1,t-ε),ε〉0,;u(x,0)=u1(x,0),ut(x,0)=u2(x,0)。证明了存在εn〉0,且εn→0使得该系统不稳定.  相似文献   
85.
塑性全量理论的结构强度试验应变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弹塑性力学全量理论及工程假设方法,给出了一种新的应力应变关系表述函数.应用该函数对复杂结构强度试验中弹塑性范围内直接检测到的应变数据进行应力转换,并结合双剪应力强度理论对结构强度进行判定.结果表明,该函数对解决较复杂工程结构强度试验中的应变转换具有较好的精确性和可实施性.  相似文献   
86.
为研究镁碱沸石大单晶FER的力学性能,采用纳米压痕技术,测得随载荷连续变化的位移,得到载荷-位移曲线图。根据W.C.Olive算法,利用接触刚度连续测量(CSM)技术,得到FER沸石分子筛硬度及弹性模量。基于弹塑性双线性本构关系假定,用ANSYS有限元程序模拟纳米压痕试验过程,利用搜索法得到沸石大单晶FER的双线性本构关系。本文还讨论了摩擦、温度及压头尖端曲率半径对纳米压痕计算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7.
推导了基于非线性弹性-理想塑性本构模型的接触带单元的单元刚度矩阵,并对接触带厚度的确定、非线性迭代方法等数值计算中一些重要的细节问题进行了论述.最后对某一典型算例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接触带单元能够合理地模拟接触面上的变形机理和受力状态,是一种比较适用的模型,在土与结构相互作用分析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8.
环形辐射状预应力张弦梁钢屋盖张拉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确定结构的刚度特征及各榀张弦梁下弦拉索之间索力影响关系,采用了传统的顺序张拉法对某体育馆环形辐射状预应力张弦梁钢屋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结构较柔,导致了各拉索之间索力影响较大.根据该结论,按照对称均匀的原则选取了3种张拉方案,即一阶段张拉、两阶段张拉及三阶段张拉,运用逆向分析思路对下弦拉索进行虚拟张拉的对比仿真分析,分析过程中对拉索索力及结构位移进行了全过程的动态追踪,得出方案三为最优方案,并指出对于柔性预应力钢结构应采用逆向分析思路进行仿真分析,确定合理的张拉顺序及张拉级别有利于结构的受力与变形,并保证施工阶段结构的可靠度.  相似文献   
89.
通过拟静力、拟动力试验研究钢纤维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扁梁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表明,钢纤维 可以有效提高预应力混凝土扁梁框架的开裂荷载、屈服荷载和极限荷载,显著提高其在剧烈地震运动作用 下的刚度、延性和耗能能力,降低结构损伤,钢纤维可以部分替代节点内箍筋来抵抗剪力.动力荷载作用 下,钢纤维扁梁框架的最大位移反应和阻尼比均比普通混凝土扁梁框架要大,而钢纤维对无粘结预应力扁 梁框架的自振频率和动力放大系数的变化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0.
结合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筏形基础一地基相互作用体系的全三维有限元模型.考虑土体的弹塑性性质,模拟基础和地基交界面上的状态非线性,采用中厚板理论分析筏板,对筏形基础的受力进行了非线性数值分析.结果表明,考虑地基非线性特性时,地基反力及基础沉降的计算结果更接近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