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0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54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88篇
教育与普及   45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150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78年   1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用静态吸收,石英弹簧称重法,测定了298.15K时乙酸正丁酯与三种不同摩尔质量的单分散聚苯乙烯系统的汽液平衡。结果表明,在实验误差范围内,以相对蒸汽压对液相质量分数w_1作图,所得汽液平衡曲线与聚合物的摩尔质量无关。Flory-Huggins相互作用参数χ主要依赖于溶液浓度,聚合物摩尔质量也有轻微影响。用修正的Freed模里关联实验数据,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2.
葡萄糖对磷酸盐生理溶液电还原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在负电位区葡萄糖的电还原的两个很好氧化还原峰[E_(pc)=-0.715V和E_(pa)=-0.615V.对于Ag/AgCl电极,在37℃],其葡萄糖在磷酸盐生理溶液中的浓度与还原峰电流密度呈线性。详细地讨论了这一电化学反应的机理。  相似文献   
93.
采用TiO_2和SiO_2的金属烃氧基在乙醇溶液中进行水解反应,制成胶状非晶态物质溶液.用浸渍法在玻璃基底上制备出多层TiO_2/SiO_2介质复合膜.它具有涂膜设备和工艺简单,成本低等特点.作者对溶液配制、涂膜工艺和膜的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由实验得出膜厚d与溶液浓度C及提拉速度V的关系;给出了膜厚随其热处理温度的变化;并用扫描电镜对膜的表面结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4.
在氟硼酸盐溶液中,以蛋白胨为添加剂,在铅锡合金电极上用恒电流法和电位扫描法研究铅锡的阴极过程,测定了合金的极化曲线和各金属的分极化曲线。结果表明金属的沉积过程受到电荷传递步骤的控制。测得a=0.14。证实氟硼酸本身不直接参加电极反应,但反应速度常数Kf与酸浓度成正比。  相似文献   
95.
用自制的连续冲稀膨胀计,在298.15K,测定了乙醇-环己烷、环己烷-正庚烷、乙醇-正庚烷三对二元系和相应三元系的过量体积。其中二元系的实验值与文献值良好一致。另外,又利用局部组成模型进行关联,当使用三对二元系的非随机参数,对上述三元系的过量体积进行预测时,预测值与实验值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96.
不同含氮量硝化纤维素浓溶液体系的相溶性与表观粘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三种不同含氮量的硝化纤维素(NC)分别与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三醋酸甘油酯(TA)、二硝基甲苯(DNT)和硝化甘油(NG)组成浓溶液体系的相溶性。 实验结果得出:1)3~#NC分别与DEP、DBP、TA、DNT和NG所组成体系相溶性的顺序为;3~#NC/DEP>3~#NC/TA>3~#NC/DBP>3~#NC/DNT>3~#NC/NC,2)2~#NC分别与DEP、DBP和TA所组成浓溶液体系相溶性的顺序为:剪切速率(?)>6×10~(-5)秒(-1)时,2~#NC/DEP>2~#NC/DBP>2~#NC/TA;(?)<6×10(-5)秒(-1)时。~#NC/DEP>2~#NC/TA>2~#NC/DBP。3)1~#NC分别与DEP、DBP和TA.所组成浓溶液体系相溶性的顺序为:1~#NC/DEP>1~#NC/DBP>1~#NC/TA。结果表明,不同氮量NC浓溶液体系的η。与体系的溶度参数差值有关。  相似文献   
97.
在分析钙芒硝矿的化学组成和其溶解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实验研究了钙芒硝矿在不同碱性溶液中和不同溶解条件下溶解特性。结果表明,钙芒硝在碱性溶液中的溶解速度比较快,由于部分Na2SO4是由化学反应产生,因此属于化学溶解的范畴;钙芒硝在碱性溶液中的溶解速度与碱性强弱有关,碱性强溶解速度快,反之较慢;在溶解过程中会产生微溶物CaSO4,决定了钙芒硝在溶液流动的情况下速度较静态溶液的溶解速度快;实验结论的得出为较难溶于水的钙芒硝矿的地下水溶开采提供了一种有益的方法。  相似文献   
98.
从铝酸钠溶液中析出一水软铝石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热力学分析确定了铝酸钠溶液体系中三水铝石、一水软铝石平衡固相与温度和苛性比之间的关系。以三水铝石为前驱体,通过水热法处理,制得蛄晶良好、纯度较高的一水软铝石;升高温度,延长反应时间,减小前驱体粒度以及加入适量苛性碱都有利于三水铝石向一水软铝石的转变。以一水软铝石为晶种分解铝酸钠溶液的实验结果表明:分解原液浓度升高,分解率降低;晶种粒度减小,分解时间延长,分解率升高;在95℃,铝酸钠溶液只析出一水软铝石,且最大分解率可迭43.19%;而在85℃以下,分解产物为三水铝石。实验蛄果与理论分析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99.
堆浸过程溶质运移机理与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堆浸过程中, 溶质运移由于受各种物理、化学和外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使溶质的运动变得更加复杂, 并难以定量描述的问题, 将矿堆中溶液分为可流动和不可流动溶液两类, 将矿石浸出过程和浸出核收缩模型划分为3个界面, 并分析其在划分溶质运移过程中的作用. 对可流动将和不可流动溶液中溶质运移机理分别进行剖析, 并给出运移表达式.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推导堆浸过程溶质运移的基本方程, 并结合溶液的分类方法, 建立堆浸可动和不可动区溶质运移模型. 分析结果表明: 溶质在不同类型溶液中的运移机理截然不同, 在不可流动溶液中, 溶质以分子扩散形式运移;在可流动溶液中, 以机械弥散和对流传质为主.  相似文献   
100.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MnO2.采用XRD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用循环伏安、交流阻抗、恒流充放电等测试手段研究了材料在1mol/L Li2SO4电解液中的电容性能.结果表明,MnO:电极在1mol/L Li2SO4电解液中具有优良的电容性能,以3mA/cm^2电流密度恒流充放电时,单电极比容量可达239.9F/g.经1000次恒流充放电循环后,电极比容量下降了11.7%.Nyquist曲线显示电极的电荷转移电阻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