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0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我国根据国际《田径竞赛规则》规定,破全国记录的200米跑和200米跨栏跑,“从进入直道开始计10秒”,“在顺风时所创记录,凡平均风速超过每秒2米者,不予承认,”那么,200米跑与200米跨栏跑在进入直道前,风向、风速对运动成绩的影响如何呢?从大量的竞赛会中的实际观察和初步实验结果表明,200米跑与200米跨栏跑在弯道跑时,风向与风速对弯道跑的影响较大,忽略不计,会影响运动成绩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52.
本文根据生物力学理论和弯道技术动作的特点,建立人体五杆模型,以蹬冰腿的膝关节角为控制变量,给出弯道上人体姿势控制方程,其中控制变量包括人体尺寸、倾斜角度等,方程的数值解同实际观察的现象相吻合。  相似文献   
53.
<正>本文,笔者此次研究是以《水工(常规)模型试验规程》及工程设计要求为前提进行的正态物理模型试验,着重研究了溢洪弯道中重点断面横比降改变情况下的水力参数,以期为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一、工程概况鸭河口水库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北40km鸭河入白河处的南召县东抬头村附近,是白河上的主要防洪控制工程,主要建筑物包括1#溢洪道、2#溢洪道、大坝、左岸输水洞、右岸输水洞及电站等。此次试验研究的1#溢洪道修建于1959年,其下游有一个约内(凸岸)圆弧36.5o、外(凹岸)圆弧28.6°的弯道,  相似文献   
54.
《河南科技》2009,(12):1-1
2009年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技米创新基金实施10周年。10年来,以创新和产业化为宗旨,秉承“公平公正、竞争择优、支持创新、鼓励创业”的原则,河南省创新基金工作扶持和引导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有效地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培育了一大批成长性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了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55.
文章将公路弯道分为急弯路段和连续急弯路段两种,基于曲线段安全行车速度与设计速度,制订了急弯路段和连续急弯的判定标准,在对弯道进行安全评价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并以省道340的一段急弯为例,说明急弯安全评价与改善过程.  相似文献   
56.
该文分析了不同的河段推移质运动的特点,需要进行推移质输沙的试验,通过试验的结果表明,在不同的连续弯道中,其运动的轨迹也是不同的。天然河段上有着不同的床面形态,它的运动变化受附近推移质泥沙决定。  相似文献   
57.
研究弯道水流的水力特性对充分利用其特点来为工程服务,确定枢纽的闸顶高程、取水口的位置和工程的防冲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弯道水流流态十分复杂,目前弯道结构特征对水流特性的影响机理尚有待深入研究,本文对弯道水流的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了全面述评.  相似文献   
58.
建立了基于曲线拟合坐标系下的平面二维弯道水流数学模型,采用混合有限分析法进行了离散,对强弱弯曲河道矩形断面水流进行了数值计算.弱曲率弯道主流速度沿弯道外岸逐渐增加,在离心力作用下主流最大流速由凸岸逐渐向凹岸转移;且弯道水流的水面为一扭曲面,凹岸的水位线常形成上凸曲线,凸岸的水位线常形成下凹曲线.水面形态和流速重分布与相关文献实验结果符合良好,表明混合有限分析法与曲线拟合坐标的结合是一种可适用于弯道水流计算的有效格式.  相似文献   
59.
通过运动生物力学的方法,对优秀速滑运动员的弯道蹬伸技术与重心移动方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认为:在右单步中重心的移动方向更倾向于切向,而在左单步中重心的移动方向则更倾向于法向.从重心相对于蹬冰腿踝关节的移动状况来看,重心沿切向的位移幅度明显大于法向,决非传统认识中的法向移动幅度大于切向的认识.正是由于左右腿蹬伸方式上的不同,决定了在蹬冰过程中重心沿切线方向上前移程度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60.
在阿根廷著名的旅游景点卡特德拉尔。有一条山间高速公路穿过。这条公路在山中蜿蜒,其中一段路在3公里内有12处弯道,有些弯道相隔距离很近。这段多弯道路因为经常发生交通事故而有一个可怕的名字:死亡弯道。据统计,从1994年建成通车到2004年,10年间这段路上共发生了高达320起交通事故,多达106人在这些交通事故中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