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7篇
  免费   159篇
  国内免费   99篇
系统科学   33篇
丛书文集   104篇
教育与普及   46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现状及发展   30篇
综合类   4154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194篇
  2013年   194篇
  2012年   194篇
  2011年   234篇
  2010年   189篇
  2009年   215篇
  2008年   223篇
  2007年   201篇
  2006年   165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133篇
  2002年   136篇
  2001年   139篇
  2000年   126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98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78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改性腈纶纤维混凝土梁的弯曲疲劳特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获得具有经济性和良好技术性能的混凝土结构,有必要研究改性腈纶纤维(以下简称腈纶纤维)对混凝土弯曲疲劳强度及疲劳极限的增强作用。用四点加载方法研究了腈纶纤维混凝土梁和底层撒布较长钢纤维的腈纶纤维混凝土梁的弯曲疲劳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当腈纶纤维体积分数为0.085%时,腈纶纤维混凝土梁和底层撒布较长钢纤维的腈纶纤维混凝土梁的弯曲疲劳强度比素混凝土分别提高11.7%和15.7%;当应力水平为0.90时,腈纶纤维混凝土梁和底层撒布较长钢纤维的腈纶纤维混凝土梁弯曲寿命分别是素混凝土的22倍和29.01倍。底层撒布较长钢纤维的腈纶纤维混凝土梁的弯曲疲劳性能优于底层只撒布一层钢纤维或只采用腈纶纤维来增强的混凝土梁。复合纤维增强混凝土适用于道路及机场跑道。  相似文献   
72.
约束混凝土在梁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钢筋混凝土梁中箍筋的配置主要是用于抗剪,没有考虑其对混凝土的约束作用。在以受弯为主的区段内配置适量的箍筋,对受压区混凝土提供约束,可以提高该区域内混凝土的承载力和极限应变,从而改善梁的工作状况,同时提高梁的承载力及抗弯刚度,有效降低梁的高度,从而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3.
蜂窝型钢筋砼空腹夹层板的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蜂窝型钢筋砼空腹夹层板结构是在空腹夹层板结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型的空间结构,对它的一个工程实例实施了1/3缩尺模型试验,得到结构在静力荷载下的变形与破坏情况,试验结果表明承载力达12.8kN/m^2结构仍未破坏,此时挠度为跨度的1/460,且裂缝小于0.3mm,结构安全度达2.0以上,与理论分析结果比较,证明了实用分析方法满足现行设计规范要求,可用于实际工程。  相似文献   
74.
通过对系列钢骨混凝土(SRC)受弯构件梁进行的受弯性能试验,分析了SRC梁的受弯破坏过程,研究了SRC梁的延性,并对影响SRC梁弯曲性能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5.
基坑开挖地下连续墙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一种新的地下连续墙有限元计算模型。该模型采用8节点等参单元,考虑剪应力的影响,把开挖侧土体的支撑用Winkler模型来模拟,使最后建立的总刚度矩阵保持对称、正定的性质,因而可以采用“半带状变带宽-维压缩存贮”的方式来进行存放,并且可以采用cholesky分解法求解线性方程组,从而极大地节省计算机内存,提高计算效率。算例结果表明此模型既结合工程实际,又不失精确性。  相似文献   
76.
应用功的互等定理研究了在分布弯矩与任一点集中弯矩共同作用下对边简支另一对边固定的矩形板的弯曲问题,给出了该问题的精确解。最后给出了算例。  相似文献   
77.
报道了用断裂力学的三点弯曲实验测试Ni膜与Ti基体之间的膜基界面结合能G,并与剥离实验结果以及Miedema模型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断裂力学方法测得的界面结合能G随基体的表面粗糙度R a 值的增大而增大,而与薄膜厚度无关;断裂力学方法测得的本征界面结合能与Miedema模型计算结果一致,而与剥离实验结果有差距,但仍具有可比性.文中还讨论了用断裂力学三点弯曲实验方法测量膜基界面结合能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78.
碳纤维薄板增强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刚度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在以往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采用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碳纤维薄板增强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刚度变化进行了定量探讨.分析及实验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构件刚度的理论分析方法是有效的;与普通钢筋混凝土(RC)梁相比,碳纤维薄板增强RC梁屈服前的刚度提高了6%左右.  相似文献   
79.
板肋式多肋T梁桥的空间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根据板肋式多肋T梁桥的受载力学行为特点,将其各板件视为板梁,同时在构造其位移模式时也考虑了T梁顶板剪滞效应和局部弯曲影响,由此提出了板肋式多肋T梁桥空间计算的桥梁有限单元法。  相似文献   
80.
弹性横梁支承的可倾瓦推力轴承的静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推力轴承的周向负荷分配规律及推力瓦的静态工作点进行了研究.建立起系统的平衡方程式,计入了推力盘倾斜及推力瓦支承弹性横梁的影响.定义了可倾瓦的刚度系数,找到了可倾瓦与固定瓦油膜厚度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利用固定瓦的计算结果来求得可倾瓦的静态特性及刚度系数.在Newton迭代法的基础,利用可倾瓦的刚度系数,在Newton迭代法的基础上,利用可倾瓦的刚度系数,求解非线性方程组.结果表明,推力盘的静态倾斜将引起各推力瓦负荷及静态工作点的很大变化.文中的工作可作为推力轴承广义热弹流分析及推力轴承-转子系统动力学研究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