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0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157篇
系统科学   21篇
丛书文集   73篇
教育与普及   15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4篇
现状及发展   32篇
综合类   2206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51.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急性脑缺血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急性脑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0例急性脑缺血患者的常规的MRI、液体衰减翻转恢复(Flair)和DWI图像进行比较研究分析.结果:50例患者经DWI扫描,均可发现梗塞灶,病灶检出率为100%,而15例发病在6h以内的超急性脑梗塞患者中,常规MR扫描T2WI上只有1例有轻微改变,而DWI均可显影;在35例发病在6~24h以内的急性脑梗塞患者中,T2WI上可逐渐显示病灶,但DWI显影更为清晰,显示病灶的范围也大于T2WI上的病灶.结论:DWI对诊断急性脑缺血十分敏感,能对急性脑缺血做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52.
基于简单偶极子模型计算磁流变液体系的自由能,考虑了体系中粒子的渗透压,研究磁流变液的液固相变.结果发现当外加磁场超过一临界值时,体系发生由液相向固相的转变,同时温度变化也引起磁流变液的相变.  相似文献   
53.
前驱体碳酸铝铵的制备及相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硫酸铝铵和碳酸氢铵为主要原料,采用沉淀法制备出α-Al2O3的前驱体碳酸铝铵。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镜对纯碳酸铝铵粉末进行表征,并对其煅烧过程中的相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所制得的前驱体碳酸铝氨粒径较小,约为9nm,在煅烧过程中,经历如下相变:AACH→无定型→γ→γ+θ+α→θ+α→α。  相似文献   
54.
利用Gleeble1500热模拟机测定了薄板坯连铸连轧EAF-CSP工艺生产的低碳含锰钢经奥氏体区二次变形后的CCT曲线.实验钢含有0.17%C,1.21%Mn和0.28%Si(质量分数).研究表明:提高热轧后的冷却速度使Ar3温度降低,导致试验钢的晶粒进一步细化;冷速大于20℃/s时,出现贝氏体和铁素体的混合组织,可降低钢的屈强比;790℃终轧,550℃卷曲时出现铁素体/珠光体带状组织,提高冷速使溶质(如Mn和C)富集区在形成珠光体之前完成奥氏体-铁素体相变是避免生成铁素体/珠光体带状组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5.
钒对中铬白口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钒对中铬白口铸铁的组织与性能的影响.采用SEM与EDS对试样进行了组织与成分分析,并测定了试样的冲击韧性、硬度等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V含量的增加,中铬白口铸铁的组织得到细化,冲击韧性得到改善;当V的加入量增加至4%(质量分数)时,基体上弥散分布大量VC颗粒,使得材料有潜在的良好的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56.
钢包保护套管中弥散微小气泡的生成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钢包保护套管中吹入惰性气体,利用套管中湍急的注流,可将气体离散为弥散微小气泡.通过计算套管中注流的能量分散强度,得出了套管中弥散微小气泡的最大尺寸,并采用伯努利方程分析了套管中注流的压力分布.理论计算结果与文献报道及实验室水模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57.
应用BP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多孔介质参数与弥散参数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为加速网络的收敛速度,采用了局部学习率自适应的DBD(deltar-bar-delear)算法.通过对Klozt的部分实验数据进行训练和检验表明,神经网络方法具有预测精度较高、自学能力强、考虑不定性能力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58.
研究了具有多孔网状结构(Ba,Pb)TiO3半导体陶瓷的电阻温度特性, 发现在空气中长时间放置的(Ba, Pb)TiO3陶瓷在居里点以前有一段电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反常阻温特性. 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Ba, Pb)TiO3陶瓷反常的阻温特性与其湿敏性相关, 在11%~93%相对湿度范围内, 电阻值变化3个数量级, 而且在单对数坐标中其湿阻特性曲线接近线性. 结合表面吸附、晶界势垒、铁电-顺电相变, 综合分析了(Ba, Pb)TiO3陶瓷的特殊敏感性机理, 并给出定性解释.  相似文献   
59.
运用格林函数法,推导了一维有界时变边界对流弥散-线性耗散方程的解析解,然后将其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并分别应用于土柱热传导和溶质运移试验。结果表明:初始条件及上、下边界条件的贡献量相互独立,并且初始条件的影响随时间衰减,最终消失;解析解能很好地匹配数值模拟结果、土柱试验实测土温变化和溶质穿透曲线。  相似文献   
60.
液态金属高性能冷却技术:发展历程与研究前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障"问题已经成为阻碍高端电子芯片和光电器件向更高性能发展的重要挑战,发展高性能芯片冷却和热管理技术迫在眉睫。作为一大类新兴的热管理材料,液态金属在对流冷却、热界面材料、相变热控等领域均带来了观念和技术上的巨大革新,打破了传统冷却技术的性能极限,给大量面临"热障"难题的器件和装备的冷却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有望在国防、航空航天、能源系统及民用电子设备等领域的冷却与热管理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回顾了液态金属先进冷却技术的发展历程,主要包括液态金属对流冷却技术、液态金属热界面材料、液态金属(低熔点金属)相变储能与热控技术、基于液态金属的复合冷却技术等;梳理了液态金属冷却技术中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