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1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42篇
系统科学   8篇
丛书文集   48篇
教育与普及   3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8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28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57年   1篇
  193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本文通过轴拉、弯曲以及偏心受拉的对比试验,论证了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值随应力梯度增大而增大的规律,并用Weibull理论进行了定量分析.通过大试件(弯曲、轴拉)与小试件(弯曲、轴拉)的对比试验和理论分析,对小试件的试验结果能否适用于大体积混凝土进行了肯定的论证.考虑大坝温度应力的实际分布.建议将轴向拉伸试件测得的极限拉伸值乘以系数(1.23~1.35)作为设计采用.  相似文献   
82.
本文推广了《关于无穷小共圆运动几个定理》(罗崇善)的若干结果,得到:若一个拟共形平坦(拟共形半对称或拟共形循环)流形M~n(n≥4)存在一个共圆Killing向量场,则M~n是常曲率流形,或拟常曲率流形或ρ的梯度是M~n的平行向量场。  相似文献   
83.
预应力技术是现代桥梁建设中确保预应力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大跨度混凝土梁桥施工质量和工期的关键。总结了大跨度混凝土梁桥的钢绞线长束张拉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处理措施,探讨了提高张拉质量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4.
为了提高轨枕生产过程中的张拉精度和自动化水平,设计了一种由传感器、现场控制计算机(PLC)、单片机、液压控制系统等组件构成的轨枕预应力张拉自动控制系统。用单片机作为上位机,通过RS-485总线和PLC相联;PLC根据传感器的输入,经计算后控制液压系统动作,实现了对预应力张拉的自动控制。由于采用传感器直接测量拉力值和每只千斤顶单独控制的方法,使张拉值的误差小于0.5%;本系统适用于轨枕预应力张拉的生产控制,具有可靠性好、控制精度高、开发周期短和成本低廉等优点。  相似文献   
85.
推导了轴向均匀大变形等截面杆的Lagrangian-Green应变张量和Eulerian应变张量以及分别与它们能量共轭的第二类Piola-Kirchhoff应力张量和Cauchy应力张量的表达式,给出了这2对能量共轭的应力应变张量的本构关系式。计算结果表明:当工程应变较小时,可以直接用常值弹性模量代替真实弹性模量进行计算;当工程应变较大时,必须对常值弹性模量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86.
利用已有梯度Ricci孤立子的刚性定理, 讨论完备非紧梯度扩张Ricci孤立子, 在Ricci曲率非负、 径向曲率为0及Weyl张量的四阶散度非负的条件下, 得到了其刚性的结果.  相似文献   
87.
湖南东坡矿田铅锌矿床是典型的沉积-热液改造(叠加)型层控矿床。含矿岩系为中、上泥盆统。该区在早泥盆世末期就开始了拉张盆地的演化,拉张盆地的热沉降导致了成矿物质的早期富集和矿化。铅锌矿的形成经历了三个阶段:盆地演化的同生断裂阶段成矿物质的初步富集、后生断裂阶段早期铅锌矿体的形成、千里山花岗岩的侵入。  相似文献   
88.
89.
该文讨论了张性纤维状岩脉的地质特征、拉伸方向的确定以及拉伸量的计算原理和方法,从而获得武当山推覆构造推覆期后伸展变形的拉伸量为9.1%。  相似文献   
90.
“格物致知”是朱熹理学范畴体系中的重要范畴。历来研究者们对之训解颇多。上世纪30年代,史学家张荫麟先生在对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下卷)的评论中,从为学方法论角度,质疑朱熹的“格物致知补传”思想之合理性。而实则朱熹的“格物致知”说本身是与其理学本体论相呼应的,其所要格之“物”主要是“日用问应事处”,即是人伦日用之事物;致知之“知”主要是对“至善”之所在的认识,即是明乎先天已存在于己的儒家的道德之善。“格物致知”的认识论工夫最终所要达到目标仍是为人寻到先天存在的道德伦理价值.以作为自己的安身立命之准则。从而认识论工夫与修养工夫两者在目标上是统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