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丛书文集   29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2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使用30种化含物尝试催化δ-酮腈异构化成吡啶酮反应,发现其中10种化合物对该反应有催化活性;初步总结了有效催化该反应的催化剂应具备的初步条件。  相似文献   
52.
用量子化学理论方法研究了环丙烯单重态的异构化反应。结果表明,该异构化反应为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为93.99kJ/mol(MP2/6-31G^*//HF/6-31G^*);该反应的势垒高度为413.62kJ/mol(MP2/6-31G^*//HF/6-31G^*),异构化反应不易进行。计算了反应中有关物种的结构数据。通过内禀反应坐标(IRC)计算,获得了沿反应途径的势能剖面。  相似文献   
53.
用载铂HY沸石作催化剂进行了间二甲苯异构化反应,与未载铂的HY沸石比较、其对二甲苯的选择性有明显提高.经NH_3 TPD法证实载铂后总酸度、酸强度降低,说明载铂HY的酸性和择形度有利于对二甲苯的生成,研究了该反应的脉冲反应动力学.  相似文献   
54.
研究了不同分子筛对二甲苯异构化反应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结果表明:二甲苯异构化反应的催化活性与分子筛催化剂的B酸质量浓度有关,而对位选择性取决于分子筛的孔道结构。由计算机曲线拟合程序求出间二甲苯转化率趋于零时的P/O比,即表观速率常数kmp与kmo之比,并比krap/k’mo定量地表征不同分子筛的对位选择性。  相似文献   
55.
α-三唑基片呐酮与对氯苯甲醛缩合得92%的烯基三唑酮(3)(E/Z=0.77),3用溴/甲烷磺酸异构化得94%的(E)-烯基三唑酮(3a)(E/Z≥99/1),3a用硼氢化钾进行选择性还原得95%的Uniconazole(4)(E/Z≥99/1).4是高效的植物生长延缓剂和杀菌剂.  相似文献   
56.
本文在气相色谱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1,2,3,6-四氢化邻苯二甲酸酐在各种路易士酸催化下的反应情况,并对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的反应进程提出了通过碳正离子中间体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57.
以环己烯和酰氯反应首先制得4-正烷基-1-苯基环己烷(C_3,C_5,C_7),再用溴化法和碘化法合成4-正烷基-1-(4-溴代苯基)环己烷(C_3,C_5)和4-正烷基-1-(4-碘代苯基)环己烷(C_3,C_5,C_7)。以碘化物为中间体合成4-正烷基-1-(4-氰基苯基)环己烷(C_3,C_5,C_7)。经元素分析、红外、质谱、核磁共振鉴定,上述化合物结构正确,相变温度与文献相符,产率也高。用气相色谱对顺反异构体作了分析,并对反应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8.
本文论述了一种新颖的分子筛合成方法——在非水体系中合成沸石分子筛,综述了利用多种仪器对非水体系合成的沸石的性能研究,表明非水介质同样能够提供沸石分子筛晶体成核和生长的良好环境,为定向合成某一催化反应所需的硅铝比沸石提供了可能性。非水体系合成沸石为沸石的固相晶化机理提供了一个有力的佐证。  相似文献   
59.
由于在同一反应中能够表现出不同的反应活性及立体选择性,分别使用(E)-烯烃和(Z)-烯烃作为合成子能够极大地提高分子多样性.因此,(E)-烯烃和(Z)-烯烃在有机合成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然而,尽管(E)-硝基烯烃能够很方便地合成出来,目前可用于构建(Z)-硝基烯烃的方法仍然局限于紫外光驱动的异构化.并且,这一方法仍然面临两点重大挑战:高能紫外光容易造成副反应增多,(Z)-硝基烯烃的产率均不尽如人意;同时,缺乏底物普适性尝试.本文报道了一种通过低能量可见光照射下(E)-硝基烯烃向(Z)-硝基烯烃转变的光敏异构化反应.在3 W蓝色LED灯照射并选用硫脲作为添加剂的条件下,一系列具有不同电子及位阻效应取代基的(E)-硝基烯烃能够很方便地转变为重要的(Z)-硝基烯烃,收率为42%72%.  相似文献   
60.
首次制备了S_2O_8~(2-)/ZrO_2固体超强酸,确证室温下它对正丁烷的反应活性比S_2O_4~(2-)/ZrO_2固体超强酸更强,对ZrO2有促进作用的非卤素阴离子中,S_2O_8~(2-)是最有效的.它的最佳焙烧温度是600℃,比S_2O_4~(2-)/ZrO_2体系低50℃,且于35℃时,正了烷在S_2O_8~(2-)/ZrO_2体系上反应20h的转化率为50.4%,而相同条件下的S_2O_4~(2-)/ZrO_2体系上仅为36.7%。由于S_2O_8~(2-)/ZrO_2(600℃)的△σS=o=52cm-1,S_2O_8~(2-)/ZrO_2固体超强酸对正丁烷的强活性是因为它有比S_2O_4~(2-)/ZrO_2固体起强酸更强的酸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