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2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137篇
系统科学   95篇
丛书文集   129篇
教育与普及   16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81篇
现状及发展   10篇
综合类   3201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207篇
  2013年   221篇
  2012年   237篇
  2011年   268篇
  2010年   206篇
  2009年   212篇
  2008年   285篇
  2007年   218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131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3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了保障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安全,提出了基于带渐消因子的扩展卡尔曼滤波 (Fading Extended Kalman Filter,FEKF)的电池状态在线监测方法. 建立锂电池一阶等效电路模型,利用递推最小二乘法进行锂电池状态参数在线辨识,建立状态方程;引入最优渐消因子,构造FEKF,得到端电压残差;使用端电压残差序列构造χ2分布的诊断函数,计算误检率与状态参数异常阈值. 实验结果显示利用FEKF生成的残差能更早对异常状态进行告警,证明FEKF能够显著提高χ2检验对锂电池内部缓变型异常状态判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科学解释具有实用特征(pragmatic aspect).这一特征与"科学解释的标准形式"相比,具有解释主体的相关性,即因解释主体的差异寻求多样化的解释形式.本文通过生物学解释的特征的分析,指出生物学解释具有因解释主体不同而形成的语境相关性,而这一特性决定了生物学解释与物理学解释的本质差异.  相似文献   
3.
“景观”一词的翻译与解释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景观”一词在世界各国语言中颇为相似,英语为Landscape.德语为Landschaft.俄语也发音相近,只有法语不同。中文翻泽为景观.通用于科学界与社会生活的许多领域。该词的原意按牛津字典的解释为“表示自然风光、地面形态和风景画面”。景观作为科学名词19世纪初由德国著名的地理学家洪堡德(A.Von Humboldt)引入地理学,他最早提出景观作为地理学的中心问题,探索由原始自然景观变成人类文化景观的过程,以后由苏联地理学家贝尔格等发展成为景观地理学派,将景观定义为“自然地域或水域的综合体”。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编写的自然科学学科发展战略调研报告:《地理科学》一书(科学出版社,1995)中是这样定义的:“景观一词源于德文Landschafl,具有地表可见景象的综合和某个限定性区域的双重含义”。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保险合同不利解释原则的法理基础,探讨了保险合同中不利解释原则的适用条件,并对《保险法》第三十一条进行了评析。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的翻译标准"忠实"、"等值"无法解释新闻翻译中必要的摘译、编译等现象,以德国功能学派翻译理论家H. J.弗米尔 (H. J. Vermeer) 提出的"目的论"为切入点,探讨了目的论在新闻翻译中的应用,目的论的提出拓宽了翻译理论研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6.
7.
认知语言学对隐喻的诠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界在变,人对世界的认知也是在不断深化;对语言研究从规范、描写发展到解释认知语言学在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提出了主客观相结合的体验主义认识论。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是新的语言意义产生的根源。本文通过认知语言学理论阐述研究隐喻的理论基础,并解释隐喻与认知、隐喻与本义的关系,说明对隐喻的研究应注意解释的范围与意义,应从文化与思维入手,探讨语言的哲学实质,从而对语言进行深层次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一道习题的解答,借助图象,给结论一个直观易记的几何解释,并对这一结论进行了拓展。  相似文献   
9.
对《离骚》“落英”之“落”字的理解历来不一,训“始”训“落”,各执一词。今又有人提出“下垂”—义,笔者难以苟同,主要从文献角度论证“落”当解释为“凋落”。  相似文献   
10.
《科技潮》2003,(7):15-15
4月初,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调研,就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与卫生部官员和疾控中心专家、技术人员座谈;4月14日,卫生部会同国务院法制办正式立项,并组织各方有关专家开始起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由于“非典”的流行,我国急需建立公共卫生应急机制的问题越发凸现出来,而这也正是很多学者一直在倡导和建议的。5月7日,国务院第七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该条例。5月9日,温家宝总理签署并公布施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