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3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97篇
系统科学   60篇
丛书文集   71篇
教育与普及   8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6篇
现状及发展   11篇
综合类   208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采用常规加热法分别得到聚合松香接枝苏氨酸,酒石酸和柠檬酸的功能基化合物,并讨论了其合成条件.对软化点和红外进行了分析.聚合松香的接枝化舍物酸值增加,软化点降低,溶解度较大,还不适合做功能基高分子。需增大聚合松香接枝功能基化舍物的分子量和交联度.酸性强弱顺序与接枝的小分子酸酸性强弱相同,接枝酒石酸和柠檬酸化合物在有机溶剂中易溶,水中难溶.接枝苏氨酸化合物可以吸附铜铁钙三种金属离子.  相似文献   
122.
How to prevent flocculation is a universal problem in 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 of nanoparticles. Because of high surface activity, nanoparticles tend to form large di-mension of aggregates with some loose contact interface. When solid particles are suspended in polyelectrolyte so-lution, polymer chains are adsorbed on the surface of par-ticles and they render to stabilize the corresponding parti-cles. The stabilizing property of polyelectrolytes is the reason for wide application in many fiel…  相似文献   
123.
阐述了聚乳酸纤维乳酸、聚乳酸的生产工艺.对工业生产中聚乳酸的不同合成方法,特别是对乳酸直接聚合法、固相聚合法、丙交酯开环聚合法的原理作了分析.对聚乳酸纤雏的溶液纺丝法、熔融纺丝法的工艺特点作了介绍.并以9.7tex的聚乳酸纤维纱线为例,讨论了纺纱过程中各工序的工艺配置、技术措施及温湿度控制等.  相似文献   
124.
为制备聚丙烯纤雄改性用的添加剂,考虑在聚苯乙烯上接枝极性官能团。采用了苯乙烯与丙烯酸系单体水相悬浮共聚的方法在其分子链上引入羧酸根。通过控制引发刑的添加量以控制聚合产物相时分子质量及分布,以满足纤维改性的使用。并通过采用傅立叶红外(FTIR)谱图中羰基在波数1740~1720cm^-1处的特征峰和苯环在1600cm^-1处的峰高比对丙烯酸类单体在共聚物中的含量进行测算。结果证实中和度对共聚比的影响较大,丙烯酸和丙烯酸酯类单体的共聚比与投料比接近。  相似文献   
125.
采用电聚合方法固定抗体的IgG检测微传感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工艺制备微电极芯片,并利用电化学聚合方法将抗体(羊抗人IgG)与吡咯共同聚合在工作电极敏感表面,用于人免疫球蛋白IgG的安培酶免疫检测.该传感器以硅作为基底,铂作为电极,工作电极敏感面积2mm2.SU8胶形成的微反应池结构使该传感器试剂用量仅为μL量级.该传感器工作电压-0.3V,线性范围5—655ng/mL,响应时间3min,具有制备简便、响应快、试剂用量少、检测浓度低、微型化、便于集成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6.
设计了一个紫外光引发的气/固聚合反应体系。通过紫外光引发和三乙醇胺/二苯甲酮体系引发的方法,在BOPP膜和玻璃表面分别直接获得了醋酸乙烯酯(VAc)聚合物。分析表明附着在BOPP膜上的聚合物层有一定程度的交联(可达46%),而玻璃表面的聚合物经溶解可完全滤过200目的金属网,分子量分布分别在6.0和4.0左右,两处的聚合物层的质量和分子量都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温度升高不利于玻璃表面上聚合物分子量的增加而利于BOPP膜上附着的聚合物可滤过部分分子量的上升。针对以上两处聚合物层要比周围器壁上的聚合物在厚度上大得多的现象做了研究和解释。本文还根据BOPP膜上聚合物层有一定程度交联的现象改进了反应器,在BOPP膜上获得了交联度大于95相似文献   
127.
通过阳离子开环聚合制备了一系列不同比例的3-丙烯酰氧甲基-3'-甲基氧杂环丁烷(AMO)和3-[2-甲氧基(三乙氧基)]甲基-3'-甲基氧杂环丁烷(MEMO)的共聚物PAM. 通过1H-NMR谱图计算发现:AMO结构单元在共聚物中所占的比例均低于根据投料比计算的理论值. 把这些共聚物和LiTFSI复配后通过BPO引发自由基聚合可交联成膜,利用交流阻抗法测试了其离子电导率,其中MEMO含量最高的PAM33电导率最高,30℃时达1.44×10-5S/cm ,80℃时达1.25×10-4S/cm. DSC测试结果显示,共聚物中MEMO的结构单元含量越多,其Tg越低,越有利于导电.  相似文献   
128.
嵌段共聚物PS-b-PAA的合成及其分散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苯乙烯和丙烯酸为单体,二硫代苯甲酸苄酯为链转移剂,偶氮二异丁腈作为引发剂,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活性自由基聚合方法合成了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分散剂聚苯乙烯-b-聚丙烯酸(PS-b-PAA),探讨了影响聚合反应的主要因素,用GPC,IR,1H 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用RAFT法制得的共聚物分子量分布为1.1~1.3,聚合反应在80℃下24 h内转化率达95%.进一步的分散性能研究表明,超分散剂PS-b-PAA对S iO2粉体在水中有着较好的分散效果.  相似文献   
129.
不确定时滞系统的滑模控制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一类带有控制时滞的不确定性系统的滑模变结构控制器的设计问题。定义特殊线性变换,将原不确定时滞系统化为无时滞系统。在新坐标下,提出了基于二次型性能指标的最优滑模面的设计方法;选择适当的动态不连续控制律保证了系统状态在有限时间到达滑模面,并有效的削弱了抖振。提出并证明了原系统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将该控制方法应用到典型的不确定时滞对象——聚合反应釜的温度控制系统中,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0.
系统考察了聚苯乙烯(PS)微球制备过程中十二烷基硫酸钠浓度、离子强度对于界面张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与苯乙烯的界面张力随十二烷基硫酸钠浓度的增加,先降低再升高,然后趋于平衡.离子强度与苯乙烯/H2O界面张力之间也存在同样的变化关系.根据离子强度对乳液的影响,选择了最佳的离子浓度,采用膜二次射流法制备乳液,然后将乳液加热聚合制备出大小均一的PS微球,粒径约为200 n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