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67篇
  免费   175篇
  国内免费   125篇
系统科学   44篇
丛书文集   137篇
教育与普及   126篇
理论与方法论   38篇
现状及发展   28篇
综合类   4394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155篇
  2022年   139篇
  2021年   156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116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220篇
  2013年   209篇
  2012年   239篇
  2011年   224篇
  2010年   224篇
  2009年   237篇
  2008年   308篇
  2007年   274篇
  2006年   182篇
  2005年   194篇
  2004年   146篇
  2003年   185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140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108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通过测定体外培养晶体中SOD,GSH-PX和CAT三种酶的活性以及可溶性蛋白,MDA,VitC,VitE和GSH含量的变化,研究了β-胡萝卜素滴眼液对晶体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与已研究的几种滴眼液相比,β-胡萝卜素滴眼液对晶体的氧化损伤有很好的保护作用,该结果为阐明其防治白内障的作用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32.
利用声发射(AE)技术跟踪监测了纤维缠绕壳体(FWC)水压实验(WPE)过程.分析了纤维缠绕壳体随着水压的增加从基体开裂、层间分层及纤维断裂到最终破坏的过程与声发射信号的关系;研究了在纤维缠绕壳体水压过程中出现的两次声发射峰所对应的压强与壳体爆破压强的关系.弄清了纤维缠绕壳体从细观损伤到宏观破坏的机理,为纤维缠绕壳体的设计及其理论分析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3.
损伤容限设计是一种先进的现代设计思想,为了使这种设计建立在可靠性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概率断裂力学理论,分别建立了具有裂纹型初始缺陷结构和受损结构在裂纹扩展中结构疲劳寿命及其可靠性估算的动态模型.在给出了结构设计参数的分布函数后可求得一组与结构初始损伤、结构使用年限和剩余寿命、设计应力等有关的动态可靠性曲线,由此可获得保证一定可靠度的结构的损伤容限,并在设计时选取具有给定可靠度的各种设计参数,或给定设计参数后估计所设计结构的可靠度.  相似文献   
34.
考虑空洞演化效应的金属超塑性变形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金属超塑性变形时一般出现严重空洞化的特点,对金属板料超塑性变形时的屈服准则、空洞长大模型、材料损伤动力学方程、起塑性极科的受拉(包括双向受拉)失稳过程和先稳时的成形极限计算方法,起塑性极科成形极限图的预测以及自由胀形和充模胀形等具体起塑成形工艺考虑空洞演化效应的工艺计算与分析等问题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从而形成了考虑空洞演化效应的金属起塑性变形理论体系。对考虑空洞演化效应的金属起塑性变形理论中的基本问题作了扼要介绍。  相似文献   
35.
研究了铁磁构件在受载状态下表面产生漏磁的磁记忆现象,对含小孔平板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实测了受拉伸载荷时的漏磁场值.结果表明,应力集中对构件的磁特性有显著影响,在应力引起的小范围塑性变形区域存在有效的磁记忆信号,采用磁记忆方法对设备承载铁磁构件由应力集中造成的早期损伤进行检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6.
在役桥梁结构延性系数的动力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以桥墩的基本振型函数为基础,推导出基于试验动力参数的在役桥梁结构延性系数的计算公式,并给出了结构非弹性地震力的求解方法。对室内钢模型桥利用冲击力锤法进行了模态试验和静力对比试验,实测参数与理论值相差仅2%,在此基础上利用给出的公式可以求得桥墩的变形增加系数为2.78。结果表明,在场地土条件未知的情况下,利用动力试验法对在役桥梁结构延性系数进行评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7.
应用断裂与损伤力学理论,分析了爆破应力波远区破岩作用机理认为爆破应力波在远区的破坏效应是基于该区域内局部岩体强度和断裂韧度降低,使衰减后的弱应力波作用强度仍可能大于该点处的岩石极限强度所致。提出岩石损伤与缺陷的存在,会产生应力集中或放大效应的依据,并阐述爆破应力波作用下远区原生裂纹扩展的理论分析,给出了基于岩石损伤的裂纹扩展长度估算模型。  相似文献   
38.
分析了模态应变能用于结构损伤识别的可行性,并进行了有限元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模态应变能对损伤较为敏感,能够反映结构的局部状态变化,可以用来检测结构损伤位置。  相似文献   
39.
碳纤维布提高高强混凝土柱抗震能力评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利用碳纤维布加固既有建筑中的高强混凝土柱,以及加固后抗震性能的评估问题,对7根高强混凝土柱进行试验研究,分析了碳纤维布约束高强混凝土的影响因素和约束机理.通过理论推导和统计回归的方法.提出了碳纤维布加固高强混凝土柱位移延性比的理论计算方法和基于两个回归公式的简化计算方法.两种计算方法概念清晰,简便适用,分析结果与试验值的相对误差控制在20%左右,可以满足抗震加固设计的要求.两个回归公式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7和0.99,具有很高的拟合精度,可用于碳纤维布约束混凝土柱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40.
引入能够定量描述内界面的细观统计参量-形状因子,定义了基于内界面形状因子的损伤变量,建立了相应的细观力学模型,探索细观组织演化和材料宏观响应关系的力学问题。通过宏细观相结和的方法,对韧性金属材料的内界面进行实验研究和数值计算。通过对比试验和数值计算结果,认为可以用形状因子能够反映材料细观组织的演化情况,用损伤变量能够表征材料的损伤程度。并得到了内界面演化随应变发展的演化方程。对于发展和应用宏-细观相结合的损伤力学理论,对阐明韧性材料的变形、损伤、破坏机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