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1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18篇
教育与普及   37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45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61.
库车煤成烃前陆盆地冲断带大气田形成的控制因素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库车拗陷是一个发育中生界三叠至侏罗系煤地层的前陆盆地, 通过对库车拗陷煤成烃前陆盆地的研究认为, 含煤地层的烃源岩丰度高、厚度大, 具有以生气为主的母质类型, 能够提供充足的气源; 其次, 尽管以挤压为主的前陆逆冲断裂带十分复杂, 但仍能形成完整的大型的构造圈闭, 同时逆冲断裂带是沟通深部源岩的通道; 而上部地层发育优质的膏泥岩盖层是大气田形成的关键. 受前陆盆地控制的源岩生烃史和前陆逆冲带的发育过程, 决定了大气田具有晚期成藏的特征.  相似文献   
262.
黄骅坳陷港西断裂带包裹体中氦同位素组成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丁巍伟  戴金星  杨池银  陶士振  侯路 《科学通报》2005,50(16):1768-1773
对黄骅坳陷港西断裂带不同层位包裹体中氦同位素组成特征进行了分析. 发现包裹体中均见有幔源氦的侵入, 并受到NE向的港西断裂和NWW向的徐庄子断裂的控制, 幔源氦的侵入时间主要为新近纪. 幔源氦的侵入与构造活动密切相关, 研究区具有强烈的岩浆活动, 具有幔源气体良好的物源; 而且开启性好但延伸性不佳的港西断裂和开启性差但延伸性好的徐庄子断裂结合, 组成了幔源无机气上涌的良好通道. 幔源氦的异常中心位于两条断裂的交汇处, 并向四周减低. 在幔源氦的异常中心发现了高纯度的无机二氧化碳气田. 包裹体内氦同位素的组成特征对无机成因气藏的勘探以及构造活动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63.
隐伏断裂上方地气异常特征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气测量技术是捕集并测定地下上升气流中痕量金属和非金属元素来揭示较深部地层的信息。文章论述了不同类型隐伏断裂上方地气异常的特征,主要可概括为:(1)地气异常元素组合具有相似性,主要元素为W、Sb、La、Sm、Co、K和Na等微量元素和造岩元素。对隐伏含矿破碎带,除出现上述元素地气异常外,还叠加有与矿化密切相关的成矿元素及其伴生元素的地气异常。(2)在地气异常形态上,主要呈现异常“群”的分布特点,异常位置均出现在隐伏断裂的正上方;异常的宽度基本上反映了隐伏断裂破碎带的宽度。对地气样品进行多种扫描探针显微技术证实,地气样品上沉积的物质是以纳米级微粒及其集合体的形式存在的。  相似文献   
264.
265.
阿尔金走滑断陷盆地的确定及其与山脉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阿尔金断裂带中段发育一种特殊的长条状盆地地貌, 其长宽比略大于50. 盆地两侧的长边界由直线型具走滑分量的正断裂控制, 盆地内分布新生代地层, 阿尔金主断裂通过盆地, 并在盆地内形成一系列走滑地貌. 以盆地为中心两侧为反向的逆冲构造, 使盆地两侧的由古老变质岩组成的地质体垂向挤出, 构成在盆地两侧且平行于盆地的长条形山体(山脉), 这种特殊地貌称之为走滑断陷盆地. 该巨型长条状走滑断陷盆地于上新世开始形成, 晚更新世时期其地貌特征基本形成, 它是阿尔金断裂带走滑变形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类型的地貌, 是转换挤压作用和隆升作用的共同结果.  相似文献   
266.
美洛昔康和炎痛喜康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氯乙酸异丙酯和糖精钠为原料,经过4-氢基-2-甲基-2H-1,2-苯并噻嗪-3-羧酸异丙酯1,1-二氧化物中间体对美洛昔康和炎痛喜康进行合成研究。总由率分别为53.9%和51.9%。  相似文献   
267.
合肥盆地对郯庐断裂带同造山走滑活动的沉积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夹持于郯庐断裂带与大别造山带之间的合肥盆地,前侏罗纪基底上的印支期前陆逆冲断层靠近郯庐断裂带显著增多,指示了该断裂带印支期的活动。盆地内侏罗系地层在郯庐断裂带一侧出现了边缘相,并且发育了与断裂带平行的沉积中心,反映当时郯庐断裂带已出现在合肥盆地的东侧,构成了盆地东部边界,因走滑而隆升的张八岭带构成了盆地东部的物源区。位于大别造山带东缘的郯庐早期走滑糜棱岩中3个白云母的40A r/39A r坪年龄分别为(192.5±0.7)M a、(189.7±0.6)M a、(188.7±0.7)M a,代表了同造山期走滑的冷却年龄。这一系列现象表明,郯庐断裂带起源于华北与华南板块印支期的陆—陆碰撞,推断是以转换断层的型式出现。该断裂带早白垩世的左行平移是滨太平洋构造运动中的再次活动。  相似文献   
268.
西秦岭北缘断裂带活动构造地貌特征及其形成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大量的野外调查资料和C^14年代数据,并结合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壳厚度、震源深度和震源机制等资料的分析,讨论了本断裂带活动构造地貌的分布特点、期次及其形成机理等问题。本文认为一系列山脊、阶地、水系和洪积扇沿西秦岭北缘断裂带后扭错位变形,变形强度由西向东逐渐增大,并且可以划分为3期变形。这种反扭位变形,是西秦岭北缘断裂带南,北两侧地壳浅部块体向东运动过程中,因北侧块体速度较慢产生的滞后效应现象。  相似文献   
269.
中国山东牟平—青岛断裂带两侧岩体的位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牟平-青岛断裂带位于山东东部,走向北东30°,是郯-庐断裂系统中较重要的一支平移断裂.据对断裂带的专题研究和对断裂带两侧岩体的岩石特征、化学成分、微量元、付矿物和区域航磁的详细对比,作者认为目前断裂带两侧的12个岩体原来为5个独个的岩体,是断裂发生左行位移100km而造成的.该断裂带的进一步研究对建立中国东部的古构造格架和构造演化以及找矿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70.
对东海重、磁资料进行了各种转换处理,结合地震、地质资料,综合定性和定量解释的成果,对中国东海北北东向陆架西缘断裂带、陆架东缘断裂带和北西向桃花-粟国断裂带、渔山-久米断裂带进行了研究。指出中国东海北北东向和北西向断裂带中生代以来的活动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印支-早燕山阶段的北北东向断裂带左旋平移、北西向断裂带碰撞、挤压,晚燕山-早喜山阶段北北东向断裂以“犁式正断层”方式活动,北西向断裂带左旋平移活动和晚喜山阶段北西向断裂的左旋平移活动。断裂活动表现出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变新的特点。由于两组断裂带的活动。造成了东海盆地“东西分带”、“南北分块”的基本构造格局。三个阶段的活动方式分别与特提斯洋的俯冲、太平洋-库拉板块的北移,特提斯洋的封闭、印度板块的向北移动及太平洋板块运动方向的转变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