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874篇 |
免费 | 95篇 |
国内免费 | 74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25篇 |
丛书文集 | 155篇 |
教育与普及 | 191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38篇 |
现状及发展 | 21篇 |
综合类 | 261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5篇 |
2023年 | 106篇 |
2022年 | 117篇 |
2021年 | 129篇 |
2020年 | 108篇 |
2019年 | 68篇 |
2018年 | 43篇 |
2017年 | 50篇 |
2016年 | 57篇 |
2015年 | 106篇 |
2014年 | 192篇 |
2013年 | 154篇 |
2012年 | 183篇 |
2011年 | 171篇 |
2010年 | 147篇 |
2009年 | 212篇 |
2008年 | 132篇 |
2007年 | 143篇 |
2006年 | 132篇 |
2005年 | 113篇 |
2004年 | 95篇 |
2003年 | 87篇 |
2002年 | 65篇 |
2001年 | 61篇 |
2000年 | 54篇 |
1999年 | 31篇 |
1998年 | 24篇 |
1997年 | 18篇 |
1996年 | 23篇 |
1995年 | 24篇 |
1994年 | 32篇 |
1993年 | 20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23篇 |
1990年 | 26篇 |
1989年 | 27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0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用机械球磨法制备的C/Al、C/Si复合材料可作为镀离子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研究结果表明,C_(0.7)Al_(0.3)和C_(0.8)Si_(0.2)(原子比)分别可以放出406mAh/g、和1039mAh/g的容量,远超过了原料碳的容量284mAh/g.经10次充放电循环、C_(0.7),Al_(0.3)放电容量衰退至251mAh/g.经20次充放电循环后C_(0.8)Si_(0.2)放电容量仍保持为749mAh/g.容量衰退主要是复合材料中包嵌入Al和Si部分容量衰退较快所致. 相似文献
92.
93.
杨保俊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3(3):421-424
通过自放电实验、循环伏安法及X射线色散能谱(EDX)分析,研究共晶型电解液添加剂GAT对铅酸电池自放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GAT的加入,电池的自放电稍有增加;从对电池自放电性能的影响角度看,GAT添加量宜小些.并初步探讨了添加剂对电池自放电性能影响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94.
本文简述了铅酸电池的概貌,着重介绍了铅酸蓄电池板栅合金的制造,正板软化脱粉的原因。以及负极和其它方面科学家们所关注研究的问题,较详细地叙述了有关方面的研究动向及提出的改进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95.
测试分析了酚醛树脂碳化产物组装的锂离子充放电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树脂碳化 产物作为锂离子电池碳电极材料时,其碳化处理温度有一个最佳温度范围,酚醛树脂碳化产物 的最佳温度在700℃左右;树脂碳化产物的比表面积是影响电池充放电性能的重要因素,碳化 产物的比表面积越大,电池的充放电量就越高,电池充放电量与充放电电流密度成反比. 相似文献
96.
由于价格优势抵消了效率不足的缺点,市场对于薄膜太阳能电池需求的增长速度将是传统硅太阳能电池的两倍,其中蕴涵的巨大商机无以估量。 相似文献
97.
98.
99.
100.
锂离子电池是能源领域的革命性创新,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等优点,推动了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并应用于卫星、无人机等国家战略领域,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战略高地.锂离子电池的广泛应用不仅源于新兴能源材料的创新,还与制造工艺及装备技术的进步密不可分.极片制造作为生产锂离子电池最核心的过程,包括制浆、涂布、辊压三大关键工序,制造的正负电极构成了电化学反应载体和整个电池的核心.在电极制造中,多孔多组分电极微结构发生复杂的演化与定构过程,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单体电池的能量密度、倍率特性等性能.本文分析极片制造中制浆、涂布和辊压技术进展与应用情况,重点讨论电极微结构在制造过程中的演化以及其对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旨在从“制造工艺-微结构-性能”之间的关系视角形成对电极微结构设计、材料制备、制造工艺的进一步认识,为研发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