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722篇 |
免费 | 401篇 |
国内免费 | 372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67篇 |
丛书文集 | 476篇 |
教育与普及 | 244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36篇 |
现状及发展 | 85篇 |
研究方法 | 4篇 |
综合类 | 1258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3篇 |
2023年 | 225篇 |
2022年 | 253篇 |
2021年 | 324篇 |
2020年 | 297篇 |
2019年 | 265篇 |
2018年 | 124篇 |
2017年 | 229篇 |
2016年 | 269篇 |
2015年 | 361篇 |
2014年 | 570篇 |
2013年 | 581篇 |
2012年 | 643篇 |
2011年 | 711篇 |
2010年 | 661篇 |
2009年 | 709篇 |
2008年 | 764篇 |
2007年 | 717篇 |
2006年 | 521篇 |
2005年 | 468篇 |
2004年 | 394篇 |
2003年 | 457篇 |
2002年 | 421篇 |
2001年 | 408篇 |
2000年 | 309篇 |
1999年 | 354篇 |
1998年 | 262篇 |
1997年 | 270篇 |
1996年 | 256篇 |
1995年 | 266篇 |
1994年 | 240篇 |
1993年 | 161篇 |
1992年 | 174篇 |
1991年 | 145篇 |
1990年 | 160篇 |
1989年 | 143篇 |
1988年 | 124篇 |
1987年 | 100篇 |
1986年 | 51篇 |
1985年 | 15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4篇 |
1980年 | 1篇 |
1978年 | 2篇 |
1962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1947年 | 1篇 |
193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科技导报(北京)》2011,(11)
提出地震前兆应力-应变传播新模型与传统的地球物理和地震学将地壳作为连续介质不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陆坤权研究员等研究发现,对于地震前兆应力-应变在地壳岩石中传播这样的准静力学及运动问题,不可再将地壳作为固体连续介质处理。他们运用颗粒物理原理,提出了前兆应力-应变传播模型,为地震前兆研究和探测提供了新认识,该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通报》2011年第6期。 相似文献
93.
该文主要通过聚类分析和对应分析方法,以大型底栖动物科级组成上的出现与不出现代替其丰度和生物量,讨论怒江(云南段)大型底栖动物分布格局及季节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怒江(云南段)大型底栖动物科级组成沿河流纵向分布无明显规律,但具有相同生境类型站点的底栖动物组成较为相似;怒江(云南段)大型底栖动物科级组成春季与秋季相似性高,春、秋季与夏季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4.
95.
赵九峰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38(1):33-37,57
主轴作为摩天轮最重要的零部件之一,几乎承载着整台设备的全部重量,其设计的安全性和合理性对摩天轮的安全运转和使用寿命都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对摩天轮主轴强度校核尤为重要.在详细分析摩天轮主轴受力的基础上,给出了主轴弯曲正应力和弯曲切应力的计算公式,根据工程力学方法和计算机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摩天轮主轴进行分析和验算.通过两种方... 相似文献
96.
盖层受沉积、构造、成岩、地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往往夹带发育砂体,这些砂体严重影响着盖层的封闭能力。以国内某储气库为背景,基于对盖层中随机砂体的认识,分别建立了考虑盖层岩石非均质性、砂体的空间位置、砂体渗透系数以及砂体间间距的4种概念计算模型。以Comsol软件为平台,采用渗流-应力耦合模型研究地下储气库非均质盖层渗漏通道形成机制。经过一系列模拟计算,研究结果表明:砂体体积占盖层体积比例较低的情况下,盖层中随机分布的砂体仍然会形成流体的渗漏通道;当砂体渗透性越好时,盖层中越易形成流体的渗漏通道;随着盖层中砂体之间距离越大,流体在砂体间的渗流阻力越大,越不利于渗漏通道的形成。综合分析可知对盖层的封闭性评价时,必须同时考虑盖层岩石微观和宏观上的岩石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97.
基于实际钢种物性参数和现场工艺参数,建立了0Cr13不锈钢板坯连铸过程凝固传热和应力模型,研究了不同拉速对坯壳在连铸过程中的凝固收缩和应力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拉速下,出结晶器和不同二冷段凝固收缩先增加后减少且变化量基本一致;拉速从0.75 m/min增加至0.80 m/min,铸坯在结晶器和二冷区各段的铸坯收缩量... 相似文献
98.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多壁碳纳米管振荡器在气体环境下的振动,讨论了气体密度、环境温度对碳管间摩擦力及振荡频率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管间摩擦力随气体密度的增大及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气体分子的碰撞将导致碳管的品格变形,从而极大改变碳管间的初始理想匹配状态,导致摩擦力增大;随着温度的升高,碳管原子热振动振幅增大和高能量声子的激发,使得碳管振动的机械能更容易转化为热能而被耗散,导致摩擦力增大.气体密度的增大和环境温度的升高,都将导致振幅衰减加快,振荡频率增大.通过与真空状态下的谐振子相比,气体分子与管壁的碰撞是造成能量耗散的一个主要原因,气体环境的阻尼可能是导致碳管谐振子在工程实际中失效的主要原因,其次,环境温度对谐振子也具有重要的影响,低温工作条件对谐振子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99.
为了研究具有不同厚度铬涂层的某型重机枪身管在高温、高压、高速火药流体作用下的温度场和应力场,采用基于多物理场耦合程序接口MpCCI联合结构计算软件Abaqus和流体计算软件Fluent进行耦合计算的方法,对涂层厚度分别为0.28mm、0.35mm、0.41mm的身管进行流-固-热多物理场耦合仿真计算。通过计算得到了不同铬涂层厚度下身管应力和温度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借助MpCCI联合Abaqus和Fluent进行多物理场耦合计算的方法是可行的;随着涂层厚度的增加身管内壁的温度和应力依次降低,但在涂层与身管结合处的集中应力逐渐增大。结论对身管的结构设计和寿命预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0.
天然沉积土大多处于复杂三维应力状态.建立岩土材料三维本构模型的方法(三维化方法)应满足热力学定律这一基本物理规律.本文通过引入与塑性剪应变相应的迁移应力,使基于耗散能增量函数建立的岩土材料本构模型能合理地描述偏平面的三维屈服特性.同时,给出了耗散应力空间应力张量与真实应力张量之间的关系表达式,使本构模型能在三维耗散应力空间中采用相关联的流动法则计算不同应力方向的塑性应变.其次,在热力学框架下对比分析了常见三维化方法的热力学本质,如直接引入强度准则的方法、g(θ)方法和变换应力方法等.说明了三维耗散应力空间与变换应力空间的等价性,验证了变换应力方法在热力学框架下的合理性,同时指出直接引入强度准则的方法和g(θ)方法的不合理之处.最后,通过模型预测值与试验值的比较,验证了建立的三维耗散应力空间及其等价的变换应力空间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