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6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 毫秒
31.
本文从基础教育地理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对教师的要求出发,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归纳出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地理教师必须具备:高度的敬业精神,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全面发展的能力结构和健康的身心素质。这是新课程对教师素质提出的新的要求,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新课程。  相似文献   
32.
应然与实然:地方高师院校课程结构理想与现实的错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结构是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蓝图。课程结构应然与实然的错位表现在:课程结构与基础教育需求的错位;课程结构的价值理想与现实的错位;课程结构合目的性与合理性的错位。课程结构应由实然走向应然:改革教师教育课程结构体系,构建与基础教育发展需求相适应的课程结构;改革课程结构的比例,增加课程结构的均衡性;加强教育实践环节;组织相关专家成立学科建设委员会,加强课程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33.
如同赫拉克利特所言:"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面对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我们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用发展的眼光审视和面对这一现实,与时俱进,深化改革。面对这样的现状,要提高"概论"课的有实效性,就必须研究当代大学生成长的环境变化、心理特征、认知规律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特点、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等,并进行实践探索,促进"概论"课更好地与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34.
法的应然与实然的差异会导致法律术语概念的不同解读,由此引起的不当翻译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术语交际功能的实现。《著作权法》术语“独创性”的概念在应然和实然两个层面存在着差异,将其一概译为originality是不妥当的,文章对比分析了“独创性”与originality两个层面的差异,提出翻译策略。与术语研究一样,术语翻译同样要遵循共时性的特点,应当以某个阶段,人们对于概念内涵形成的共识为依据来进行翻译。  相似文献   
35.
认为“大学”当前这种不顾自身内涵的提升,只从形式上的无限制扩张必然会使大学的原本意蕴在恶性的竞争中日渐丧失。如何理性地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和拓展路径应为当下中国大学的应然选择。  相似文献   
36.
本文论述了高校独立学院图书馆互动服务模式的应然性和实然性,分析构建良好的互动机制,强化图书馆员与读者的互动意识是高校独立学院图书馆互动服务的前程与关键,有利于提高图书馆服务的质效.  相似文献   
37.
首先做出自己对国际刑法的应然构想,指出理想的国际刑法应该具有法典化,超国家机构的存在与适用的直接性三个特征。将从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两分的法理模型分析法(尤其是强行法)的起源,得出国际刑法发展的肯綮之处在于共同利益的结论,并沿此进路得出从局部的领域与局部的地域入手等克服障碍的几个设想。  相似文献   
38.
品德“底线”,是保证受教育者品德健康发展的最低品德水准,道德情境中自觉恪守的无法再降的最低原则要求,也是危困情境中抵抗诱惑克制欲望无路再退的最后价值信念与道德防线。人的品德发生的应然逻辑起点、家庭伦理起点、社会现实起点,是“底线”模型建构的起点路径;在内在多层多维因素复合作用、外在多重多维条件综合制约的基础上,融通、整合而形成了品德“底线”问题解决的理论模型;现实情境中师范生的品德“底线”具体生成、发展有四个阶段。如此,构成了品德探讨不可或缺的“底线”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3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它主要包括3个方面: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它既体现了继承传统的精神追求,又体现了我们对待现实的态度和价值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顺民心、应民意,既是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也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建设的规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0.
黎刚 《科技咨询导报》2014,(34):204-205
青少年科技素质教育评估主要是指对青少年科技素质教育模式、教育途径、教育方法、教育质量等进行价值判断,以促进其良好发展的过程。该文在探讨分析青少年科技素质教育评估具有准确反映科技素质教育实况、保证科技素质教育质量、推动科技素质教育发展的意义,并列举出目前评估主体单一、评估标准缺失、评估目的错位状况的基础上,提出青少年科技素质教育评估应具备满足青少年发展需要、促使科技素质教育遵循科教规律、促进科教提高绩效的应然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