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6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19篇
理论与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40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0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属于低孔、低渗气藏,储层非均质性强,在开发中普遍见水,气井产水对生产和测试会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由于水的存在,有时可能形成天然气水合物,堵塞地层或管线,可能使井筒附近气相的相对渗透率降低,可能在井筒内产生积液,降低气井产量,甚至压死气井,还会使试井曲线出现异常。因此识别出大牛地气田水层的分布对油田的稳定开发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综合试气资料、地质资料、气井的测井响应特征,总结出水层识别的电性标准,对生产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2.
结合四川盆地东北部普光高含硫气田在勘探开发各环节中的生产特点,系统分析了各环节可能带来的水污染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3.
松辽盆地双坨子气田下白垩统泉头组第一段为主力产气层段,发育曲流河和辫状河沉积体系。利用岩石相与测井相转换技术对其沉积微相进行了划分与对比,进一步识别出边滩、心滩、决口扇、河道滞留、天然堤和泛滥平原等沉积微相,并对其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进行了研究,为砂体空间分布预测和三维储层属性建模提供了重要依据。砂体展布受控于沉积微相,结合物性资料统计分析,认为边滩砂体是研究区曲流河沉积中最有利的储集相带,心滩砂体是辫状河沉积中最有利的储集相带。  相似文献   
164.
苏里格气田东区气井产能主控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里格气田东区强烈的储层非均质性和明显的"低渗、低压、低产"特征,是严重困扰天然气开发的关键问题。为了提高该区气井产能,从气藏地质特征入手,重点分析了影响该区气井产能的主控因素及其成因机理。研究认为:有效储层发育规模小、连通性差、储层物性特征差是制约苏里格气田东区气井产能的主要因素;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是导致储层物性变差的主控因素;对于低孔低渗型致密砂岩储层,羧甲基压裂改造是提高气井产能的必要手段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5.
回顾了我国油气田开发所走过的不平凡光辉历程,简要叙述了我国油气田的储层地质特点、主要类型和已形成的技术系列,揭示了近年来所面临的严峻挑战,比较详细地阐述了应对这些挑战的技术对策和开发好高含水、低渗透、稠油、海洋等主要类型油田和各种复杂气田的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6.
勘探思路、地质认识与勘探技术的创新带来了普光气田的发现。通过对宣汉达县地区勘探历程的解剖,分析了普光地区构造―岩性复合圈闭勘探思路的形成过程,阐述了深层超深层优质碳酸盐岩储层预测模式等主要地质新认识,及复杂碳酸盐岩综合储层预测的技术思路。普光气田的发现,带动了川东北地区元坝、河坝及四川盆地深层勘探的发展,为“川气东送”工程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  相似文献   
167.
在李闽临界携液流量公式的基础上,本文通过确定大牛地气田气井气液表面张力和曳力系数,修正了李闽公式的携液系数,得到了大牛地临界携液流量公式。通过现场生产情况对比分析,验证了公式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68.
神木气田太原组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鄂尔多斯盆地神木气田上石炭统太原组具有不同于二叠系山西组、石盒子组和石千峰组的储层特征.为指导该气田储层预测与井位部署,根据常规薄片、铸体薄片、常规物性和粒度分析,研究了太原组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认识到太原组储层主要发育在太2段,砂体分布受潮控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控制,具有砂岩粒度较粗、成分成熟度好—中等、结构成熟度中等的特征;储层孔隙类型以岩屑溶孔为主,成岩相以黏土+硅质胶结岩屑溶孔与晶间孔相及黏土+硅质+碳酸盐胶结岩屑溶孔与晶间孔相为主,物性较低,属于特低孔、低渗储层.神木气田太原组储层发育程度与粒度、岩屑含量和溶蚀作用息息相关,粒度越粗,岩屑含量相对越高,溶蚀作用越强,储层越发育.相反,石英含量升高不利于储层发育,压实、交代和胶结作用也不利于储层发育.  相似文献   
169.
井下节流技术在徐深气田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井下节流技术是实现大庆油田公司预计新开深层低产气区块经济有效开发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重点讲述了在徐深气田试验井下节流技术来达到降低地面压力、防治天然气水合物的目的,通过试验前后的生产情况对比显现了井下节流技术的优势,同时针对试验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通过在该区块进行的节流技术试验,加深了对该技术的认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为以后大面积推广该技术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0.
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白云石化与有机质赋存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蓉芬  刘德汉 《科学通报》2000,45(Z1):2731-2736
对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岩芯和地表剖面的观察,86块样品有机质TOC和Ro的测定与岩石学研究,代表性样品的XRD(X射线衍射)测试,并与现代澳大利亚Coorong湖白云石进行了对比研究,揭示出研究区:(1)白云石化均可发生在泥晶灰岩、膏盐岩及泥质砂岩中,可分为沉积准同生-成岩早期、深埋期和抬升期3种类型,其中以深埋期,晶胞小于35μm类型的白云石化与气藏关系最大;(2)由膏盐岩次生的白云石与泥质流体穿过处有机质含量相对最高;(3)准同生白云石在向理想白云石演变过程中,晶体的有序度增大,有利于形成有效运移网络,当流体能量高时,以流体在其中运移和输送热量为主,当流体能量减低时,网络体系较大的容积空间有利于流体中有机质赋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