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5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52篇
教育与普及   9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53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应用研制的植物低温保护剂(PLTPA)喷施辣椒幼苗.生理生化测定表明,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比对照降低;TTC还原率,脯氨酸含量,可溶性总糖和叶绿素含量比对照提高;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等保护性酶系统的酶活性也比对照提高;根和叶TTC还原率同步升高,电导率同步降低  相似文献   
142.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对水稻幼苗SOD同工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个品种的水稻幼苗的均含有6种SOD同工酶,其中5种为Cu.Zn-SOD,一种为Mn-SOD,未发现Fe-SOD.Cu.Zn-SOD活性占SOD总活性的90%左右,Mn-SOD占10%左右,品种间同酶类型,酶活性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3.
交叉适应中水稻幼苗根系质膜ATP酶活力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幼苗经干旱预处理10h后,提高了抗100mmol/LNaCl胁迫的celt。50mmol/LNaCl预处理24h后,其抗旱性比对照提高,这说明水稻幼苗具有交叉适应能力。在这种交叉适应中,根细胞质膜ATP酶活力明显比对照提高。质膜ATP酶活力的增加可能是交叉适应中一个重要的调节因子。  相似文献   
144.
研究DNA生物合成抑制剂5-溴-2-脱氧尿嘧啶和蛋白质生物合成抑制剂放线菌酮对花椰菜幼苗下胚轴切段离体培养中器官分化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1)BudR和CHM对根的分化有一定的抑制效应,达到一定浓度时,能造成根分化的停止。CHM的抑制作用较明显而强烈,表明根的分化对蛋白质的依赖性高于核酸;2)BudR和CHM对芽的分化均有抑制作用,达到一定浓度时,能造成芽分化的停止;BudR的抑制效应较CHM的明  相似文献   
145.
吴沿友 《贵州科学》1993,11(3):77-79
水稻(品种:光辉)幼苗吸收k~+、NH_4~+、NO_3~-、H_2PO_4~-与这些离子在吸收液中的浓度关系是非常简单的。K~+、H_2PO_4~-、No_3~-的吸收与它在吸收液中的浓度具有显著的正相关。NH_4~+的吸收不受吸收液中的NH_4~+和其它离子的显著影响。从整体来看,离子吸收又是平衡的。  相似文献   
146.
本文研究了小麦幼苗根部和离体叶切段遭受PEG(MW=6000)渗透胁迫后叶内硝酸还原酶(NR)活性的变化,发现渗透胁迫不仅降低叶片中已有的NR活性,还抑制底物NO_3~-对NR的诱导过程。进一步研究表明,幼苗NR的诱导受抑与渗透胁迫下叶内诱导物不足有关。  相似文献   
147.
1.选用壮苗 要选用因都卡、戈霉拉和索非亚等优良品种的生长健壮、须根多的无病幼苗。一般幼苗至少要有4片叶,茎粗1cm左右。外地购进的幼苗,在栽培时应把植株外围的大叶剪掉.只留中间2-3片小叶.这样可减少叶片的水分蒸发,以提高其成活率。  相似文献   
148.
低温预处理对刺槐种子活力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低温(3~5℃)预处理刺槐种子能显著提高种子的萌发率和萌芽活力,其中以处理5d的效果最好。经低温处理的种子发芽时问缩短.发芽高峰出现的早,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质膜透性减弱,外渗液电导率降低;幼苗的逐日生长量大、平均生长量较对照高。表明种子萌发前经低温预处理能有效提高种子活力水平,有利于好苗、壮苗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9.
不同包衣剂对棉花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的棉花型包衣剂和玉米型包衣剂处理棉花种子,选择2种温度条件进对其进行培养,测定发芽率、幼苗长度和幼苗重量,研究不同包衣剂对棉花种子萌发及幼苗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经过包衣剂处理的棉花种子在发芽率和幼苗的生长状况上均优于未处理的种子,对棉花型包衣剂成分进行调整,能有效影响棉花早期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0.
2002~2003年研究了模拟林窗光照条件对福建南靖和溪南亚热带雨林土壤种子库幼苗萌发的影响.结果显示:和溪南亚热带雨林土壤种子库萌发的乔灌木及木质藤本幼苗的种类有43种,其优势成分香楠(Randia canthioides)、三叉苦(Euodia lepta)、山油麻(Trema dielsiana)、山黄麻(Trema orientalis)、楤木(Aralia chinensis)等为先锋物种,杜茎山(Maesa japonica)为林下植物,榕属植物(Ficus)生态位较独特.在数量上,春季最高(1 391株/m2),秋季次之(1 116株/m2),夏季(940株/m2)和冬季(930株/m2)最低;在垂直分布上,土壤种子库0~2 cm与2~5 cm两个层次在种类组成上是一致的,对于同个物种一般上层数量明显高于下层;在出苗顺序上,各物种在不同季节的出苗顺序基本一致,白楸(Mallotuspaniculatus)、三叉苦、山黄麻、盐肤木(Rhus chinensis)、山乌桕(Sapium discolor)、楤木等植物一般在萌发实验开始的早期出苗,香楠、笔管榕(Ficus virens)、凸脉榕(Ficus nervosa)、山油麻、黄毛榕(Ficus fulva)、玉叶金花(Psychotriapubescens)、野牡丹(Melastoma candidum)等在中期和晚期出苗,杜茎山、拟赤杨(Alniphyllum fortunei)、雅榕(Ficus concinna)、红栲(Castanopsis hystrix)等一般在萌发实验晚期出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