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9篇
系统科学   51篇
丛书文集   22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现状及发展   10篇
综合类   38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主要构造了求解一维隐式差分方程的四点嵌套迭代并行算法,并证明了它的收敛性。数值算例表明,四点嵌套迭代法不仅有好的并行性,且有较高的收敛性和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72.
高超声速热化学非平衡绕流分布式并行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非结构网格高超声速热化学非平衡绕流流场的分布式并行数值模拟方法.流动控制方程为多组分Navier-Stokes方程,化学反应模型为考虑了弱电离效应的七组元空气反应模型及双温模型.控制方程的空间离散采用Jameson有限体积法,时间推进为显式5步Runge—Kutta法.采用基于区域分裂的分布式并行计算方法,对整体计算区域进行了以各子区单元数为负载均衡条件的划分.使用PVM并行机制在PCs—Cluster机群上对二维钝头体高超声速热化学非平衡绕流进行了分布式并行计算,得到了与串行计算及文献相符合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73.
对于求解二维扩散方程,构造了一类简单、实用的有限差分并行算法。 采用斜向差分算子[1],建立斜向隐式差分格式,再结合边界条件,对扩散方程进行求解。此算法虽然是隐格式,但可以利用边界条件显式计算,既保持了隐格式的稳定性和精度,也减少了计算复杂性。通过具体的数值算例表明,此类算法并行性好,精度高,并行格式简单,有很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4.
在数据通信中,提高数据在通信中的可靠性,以及快速的数据处理能力一直是人们所追求的,循环冗余校验CRC就是一种广泛采用的差错控制方法,也是一种最常用的信道编码方法。在介绍CRC码原理之后,以经典的LFSR电路为基础,推导出产生32位并行数据的CRC-16编码表达式,用EDA工具设计出CRC-16编码模块,并对其进行综合仿真,验证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5.
在多核环境下,对文件压缩与解压并行算法进行研究,提出一种基于OpenMP的文件压缩处理并行设计模型。该模型由查找热点代码、并行化分析、并行建模、实现、调试等步骤组成。以动态哈夫曼算法为研究算法,将多核压缩处理并行设计模型应用到文件压缩与解压中。并在文件并行处理过程中,与数据分解法相结合对数据文件进行分割,将分解后的数据由主线程分给多个处理器上的多个子线程来并行处理,以此提高多核处理器的利用率并提高文件压缩效率。最后通过实验模拟验证模型以及算法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八核处理器下通过对文本文件、图像文件和音频文件等多种不同类型文件进行压缩解压试验,验证了动态Huffman并行算法与串行算法相比其加速比可以达到1.5~8.0倍,性能也得到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76.
并行计算是遥感图像快速处理的基本方法,而并行算法则是实现这种方法的关键之一.针对星载SAR图像几何校正中单幅图像的快速处理问题,首先分析了一种串行校正算法的可并行特征,随后分别设计了一种面向多CPU/核和一种面向GPU的全局并行校正算法,并利用2幅星载SAR图像测试了多种数据粒度下这2种算法的加速效能.实验结果表明,这2种并行算法可以大幅提高星载SAR图像的几何校正速度;CPU并行算法的性能主要与CPU/核心数目有关,而GPU并行算法则主要与数据粒度有关;后者具有很高的加速比,是几何校正的高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7.
针对当前算法优化研究一般局限于单一硬件平台、很难实现在不同平台上高效运行的问题,利用图形处理器(GPU)提出了基于开放式计算语言(OpenCL)的矩阵转置并行算法.通过矩阵子块粗粒度并行、矩阵元素细粒度并行、工作项与数据的空间映射和本地存储器优化方法的应用,使矩阵转置算法在GPU计算平台上的性能提高了12倍.实验结果表明,与基于CPU的串行算法、基于开放多处理(OpenMP)并行算法和基于统一计算设备架构(CUDA)并行算法性能相比,矩阵转置并行算法在OpenCL架构下NVIDIA GPU计算平台上分别获得了12.26,2.23和1.50的加速比.该算法不仅性能高,而且实现了在不同计算平台间的性能移植.  相似文献   
178.
量子信息科学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在90年代初期Shor提出量子并行算法之后获得飞速的发展,迄今方兴未艾.我国量子信息的发展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当时只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一个研究组致力于此方向研究.在量子信息领域,国内学者最早(1997年)发表在Physical  相似文献   
179.
为解决编译系统工作中由于文法非终结符数量庞大造成的生成LL(1)分析表速度缓慢的问题,描述了多处理机环境下的LL(1)分析表自动生成的一种并行处理方法,并讨论了LL(1)分析表生成的并行算法的设计思想和实现策略。在采用LL(1)方法实现自顶向下语法分析的并行编译中,LL(1)分析表的生成一直处于关键地位,由于文法中的终结符和非终结符个数很多,分析表的构造成为提高语法分析速度的瓶颈问题,因此考虑采用LL(1)分析表的并行生成。算法采用多线程的工作模式,并借助于线程间的通讯机制实现,此并行处理方法对编译的并行处理和提高效率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0.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can provide two dimension images by converting the acquired echoed SAR signal to targets coordinate and reflectivity.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sophisticated SAR signal processing, more and more SAR imaging methods have been proposed for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which works at near field and the Fresnel approximation is not appropriate. Time domain correlation is a kind of digital reconstruction method based on processing th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data in the twodimensional frequency domain via Fourier transform. It reconstructs SAR image via simply correlation without any need for approximation or interpolation. But its high computational cost for correlation makes it unsuitable for real time imaging. In order to reduce the computational burden a modified algorithm about time domain correlation was given in this paper. It also can take full advantage of parallel computations of the imaging processor. Its practical implementation was proposed and the preliminary simulation results were presented.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s a computationally efficient way of implementing the reconstruction in real time SAR image process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