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568篇 |
免费 | 78篇 |
国内免费 | 133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76篇 |
丛书文集 | 161篇 |
教育与普及 | 58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9篇 |
现状及发展 | 22篇 |
综合类 | 345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篇 |
2023年 | 39篇 |
2022年 | 46篇 |
2021年 | 58篇 |
2020年 | 29篇 |
2019年 | 41篇 |
2018年 | 28篇 |
2017年 | 36篇 |
2016年 | 42篇 |
2015年 | 75篇 |
2014年 | 125篇 |
2013年 | 127篇 |
2012年 | 155篇 |
2011年 | 171篇 |
2010年 | 165篇 |
2009年 | 192篇 |
2008年 | 242篇 |
2007年 | 179篇 |
2006年 | 158篇 |
2005年 | 165篇 |
2004年 | 122篇 |
2003年 | 147篇 |
2002年 | 162篇 |
2001年 | 141篇 |
2000年 | 114篇 |
1999年 | 101篇 |
1998年 | 93篇 |
1997年 | 110篇 |
1996年 | 104篇 |
1995年 | 95篇 |
1994年 | 79篇 |
1993年 | 66篇 |
1992年 | 65篇 |
1991年 | 63篇 |
1990年 | 76篇 |
1989年 | 52篇 |
1988年 | 47篇 |
1987年 | 26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1947年 | 1篇 |
194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7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在夹具设计制造中,为了满足加工要求,要尽可能设法减少这些与夹具有关的加工误差.如果这部分误差所占比例很大,则留给补偿其它加工误差的比例就很小,结果会降低零件加工精度或造成超差而导致工件报度.定位误差包括基准不重合误差(△B)和基准位移误差(△Y)两项.因此我们应使两项累加和△D≤1/3△G. 相似文献
992.
从微分几何教材中一道例题的巧合解法引起多数初学者模仿做题时产生的负面效应,剖析了产生这种负迁移和思维定势副作用的根源,并提出避免产生此类副作用的措施,同时给出了一种更易操作的程序化解法.另一方面,从探讨数学学习的本质和学习的正负迁移角度,肯定了这类例题的巧妙构思以及给学习者带来的积极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993.
陈忠汉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3):283-290
本文把钢筋混凝土柱的变形分析归结为平面应力问题,采用有限单元方法通过编制程序由数值分析求解.在实例分析中计入材料非线性、多轴应力效应以及砼在开裂后的残余抗拉作用.并讨论了矩形单元的剪应变修正问题和基于试验资料而提出的简单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94.
提出了一种仅利用初等积分和简单复变函数运算,求解具有一定对称性的平面静电场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5.
针对计算机辅助非线性公差分析不便于实现的问题,研究了一种便于计算机实现的平面尺寸链公差分析计算算法.该算法将尺寸链中的尺寸公差信息用图形方式表示,用于表示整个尺寸链,并根据尺寸链原理确定其公差分析计算算法.同时,根据该算法开发一个平面尺寸链公差分析系统,并通过实例验证该算法的正确性.结果表明该公差分析算法容易在计算机中实现,而且可靠性强,方便在工程中使用. 相似文献
996.
针对实际地层中的裂缝形状,提出了两种裂缝模型,一种是广义四边形裂缝模型,另一种是角形裂缝模型。基于保角变换,对单个裂缝的波场进行了研究。首先,对物理域中的裂缝区域施加保角变换,将其变换为计算域中的上半平面,对物理域中的裂缝边界条件进行保角变换为计算域中的边界条件;其次,在计算域中求出裂缝边界及其附近的波场;最后,通过保角变换的反变换得到物理域中裂缝边界波场变化规律。提出的保角变换法对研究单个和多个任意形状的裂缝波场之间的定量关系以及勘探地球物理中的非均质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97.
研究一类迭代函数方程在Brjuno条件下的解析解,利用Schuder变换给出辅助方程,通过构造辅助方程的幂级数解,从而得到原方程的解析解. 相似文献
998.
论文在研究平面标靶合作标识的精确识别算法和图形空间向量变换模型基础上,建立了空间姿态测量算法模型与软件流程,并提出了一种新的拓扑定位方法,并以模拟汽车四轮定位视觉测量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抗遮挡能力,较宽的测量范围和较高的测量精度,为采用平面靶标组建的机器视觉测量系统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9.
为克服宏滑移模型无法计及阻尼器柔性及一维微滑移模型对运动维度和激励时变性限制,考虑阻尼器自身柔性,将阻尼器离散,在其接触面节点安置滞后弹簧单元,形成干摩擦阻尼器的平面微滑移数值模型。模型应用滞后弹簧元族模拟摩擦接触面局部黏-滑效应。求解模型时,离散外部激励历程,用状态向量标定阻尼器局部黏滞-滑移-分离特征;运用数值累积方法对接触摩擦面局部状态持续跟踪,跟踪过程依据接触面黏滞-滑移-分离转化判据持续修正位移、摩擦力及运动状态向量,最终得到稳定的触点位移-干摩擦力滞回曲线。阻尼器法向载荷较大时,共振频响结果显示,应用平面运动微滑移模型的位移频响较宏滑移模型位移频响计算结果差异明显,在共振频率点,宏滑移模型频响结果为0.049 m,而微滑移模型结果为0.038 m,相差22.4%,微滑移模型求解结果更趋近于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