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32篇 |
免费 | 15篇 |
国内免费 | 16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4篇 |
丛书文集 | 17篇 |
教育与普及 | 20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11篇 |
现状及发展 | 1篇 |
综合类 | 31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14篇 |
2013年 | 15篇 |
2012年 | 17篇 |
2011年 | 13篇 |
2010年 | 28篇 |
2009年 | 15篇 |
2008年 | 28篇 |
2007年 | 28篇 |
2006年 | 13篇 |
2005年 | 14篇 |
2004年 | 12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10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61.
基于EFDC模型,构建了广州珠江河网三维水动力与泥沙数学模型。通过1999年7月和2001年2月典型洪、枯季实例验证,表明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广州珠江河网水流及泥沙输运过程。输沙过程模拟结果表明,平洲水道至后航道是悬浮泥沙输移的主要路径;冲淤模拟结果表明,21世纪初期广州珠江河网主要表现为“枯冲洪淤”特点,并且河网呈缓慢淤积趋势,年均速率约为2.0 cm/a。各河段中,南航道、沥滘水道是主要的淤积河段,而沙贝海、前航道上段及新造水道是主要冲刷河段。 相似文献
362.
对黄河中游不同子流域河网的宏观几何形态进行了分析,利用TOPAZ软件和DEM数据,设置适当的提取参数得到它们的河网形态结构参数。对河网的几何结构和拓扑结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尺度范围内满足Horton-Strahler法则和Tokunaga法则,呈现出结构自相似性。刻画河网形态结构的主要参数具有较稳定的取值,不同河网之间的参数取值波动不大,与河网呈现的宏观几何形态以及河网所处的地域没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363.
王倩;李高超;李翔宇;郑晓敏;徐晶;徐征和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24,41(2):191-199
水资源是影响鲁西北平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分析水资源供需平衡状况,预测未来需水量,对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陵城区近12年的用水量数据,采用灰色GM(1,1)模型预测方法,从2022年水资源可支撑的经济规模和人口数量的宏观指标角度描述需水量,对模型结果进行检验,并对2023~2030年供需水状态进行预测分析,并对模型结果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2022现状年的宏观需水量计算结果与模型相对误差δ=0.008,灰度模型预测结果准确。供水保证率为50%时,2022现状年缺水量为4 090万m3,占总水量的16.74%;2030规划年缺水量为1 811万m3,占总水量的6.28%。2030年水资源供需仍未达到平衡状态,但水资源平衡指数ID逐年上升,水资源短缺状态逐步缓解。在现有经济与技术条件下,2030规划年水资源负载指数为Ⅲ级,水资源承载潜力不足,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单一,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本研究为鲁西北平原水资源合理规划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