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88篇 |
免费 | 16篇 |
国内免费 | 20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6篇 |
丛书文集 | 20篇 |
教育与普及 | 22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12篇 |
现状及发展 | 1篇 |
综合类 | 36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12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11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16篇 |
2013年 | 19篇 |
2012年 | 23篇 |
2011年 | 16篇 |
2010年 | 33篇 |
2009年 | 18篇 |
2008年 | 29篇 |
2007年 | 30篇 |
2006年 | 17篇 |
2005年 | 20篇 |
2004年 | 14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12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31.
通过 2个生产年度 (1999~ 2 0 0 1)的冬小麦引种试验 ,从 32个供试品种中筛选出返青率在 90 %以上、成熟期在 7月 2日之前、产量潜力在 6 0 0 0kg/hm2 以上 2个冬小麦品种 (沈农 980 6、沈农 980 5 ) ,初步确定了其适宜播期在内蒙古西辽河平原为 9月 15日~ 9月 2 0日 .并对试验年度的气候代表性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32.
大尺度流域河网二叉树编码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流域模型(DWM)中基于二叉树理论的河网编码方法能够实现任意河段的直接定位和高效的拓扑运算,然而由于该模型针对大尺度流域河网存在编码能力不足的隐患,降低了该模型的通用性和有效性.为此,研究了河网二叉树编码的通用方法,并开发了全自动可视化平台,可以实现任意尺度流域河网的二叉树编码,为进行后续流域水沙运动模拟奠定了基础.将该方法应用于中国西藏境内约3.2万km2的拉萨河流域,实现了59197条河段的快速编码,并按河网自然拓扑形态和流域天然分界将全流域划分为3级14区,验证了该方法改进后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33.
基于混合模型的河网输水能力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网水动力数值模拟广泛应用于平原河网的防洪排涝计算,水流主要由支流向主河道汇集.而河网输水则是主河道向支流扩散的非恒定流动,需考虑支流蓄水作用对河网整体输水能力的影响.在平原河网水动力混合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河网输水能力计算方法.基于数字化河网划分骨干河道和蓄水支流,通过时变侧向出流形式来考虑引水时骨干河道向支流扩散的水量,从而将圣维南方程中的侧向出流项由以往的常数改进为时变流量过程,以提高河网非恒定流数值计算精度.将该方法运用到某引水工程输水计算中,有效地解决了复杂河网跨流域输水时的水量分配问题. 相似文献
334.
文章通过对淮北平原地质背景的描述,结合该地区地下水资源的现状,分析了地下水利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地面沉降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35.
对流层延迟影响了InSAR技术监测地壳形变的精度。近年来,全球大气模型(GAM)以及通用大气改正在线服务(GACOS)成为有效改正对流层延迟的重要数据集。本研究以日本关东平原为例,采用MERRA2和ERA5这2种GAM以及GACOS改正时序InSAR干涉图的对流层延迟,通过考虑距离变化的相位标准差和半变异函数2种度量方法评估其改正效果。研究结果表明,2种方法评估结果一致,3种数据集所计算的对流层延迟差异较大且对于不同干涉图改正效果不同。对于整体时序InSAR干涉图来说,在0~30 km的空间尺度上,3种数据集在研究区域内改正效果均不明显,而在30~100 km的空间尺度上,ERA5和GACOS具有较好的改正效果,但MERRA2表现较差。经ERA5改正后时序InSAR干涉图相位标准差的均值削减量可达17.5%,略高于GACOS的13.3%,可为国内外沿海平原地区开展InSAR技术监测地壳形变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336.
河网地区降雨充沛,河道水质受点源排放和降雨径流面源污染排放影响出现时空动态变化.针对小流域水质达标评估的需求,构建了基于栅格化空间重力汇水流向的降雨径流污染模型,并通过耦合河道水动力水质模型,建立点源、面源排放与河道水质的动态响应关系.以我国常州市武进港小流域为研究区域,对该模型系统进行了率定,确定了水质模型的主要参数... 相似文献
337.
为了验证和完善淮北平原新近沉积层承载力评价标准,选取该地区粉质土、砂性土和成层地基等极具代表性的场地,系统地进行验证性试验研究。开展了平板载荷试验,以获得地基承载力直接性指标,并同步进行静力触探、动态平板载荷试验,得到不同地质条件下地基土的力学特征。通过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承载力评价体系合理、高效,经验公式准确、可靠。该评价标准适宜作为淮北平原新近沉积层地基承载力评价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38.
余斌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2,7(6):103-106
以毕飞宇的长篇小说《平原》为研究对象,从时代背景、人的欲望的角度对小说进行观照与分析,探讨政治对当时农村生活的强力渗透,人们对于权力与权势的追求与渴望。描绘荒谬时代的精神束缚与人们挣脱束缚、冲破重围的欲望形成的对峙与冲突,最终是个人走向毁灭。 相似文献
339.
为探讨不依赖降雨径流资料的汇流参数——蓄量消退系数Cs的计算方法,选取位于不同水文气象分区的4个典型中小流域,根据DEM信息提取河网水系,构建基于Strahler分级规则的河网精简方案,改进基于自相似河网结构的蓄量微分方程,分析不同河长占比对Cs计算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方法能有效降低原始河网和精简方案河网之间Cs计算结果的差异,提高Cs计算结果的稳定性;流域中河网复杂程度的增加会导致Cs计算结果的增大;河长占比通过影响河网所涵盖的信息进而影响精简方案的适用性,对于3级河网结构的中小流域,1级河网河长占总河长比例小于70%时,可采用保留至2级的河网精简方案作为替代输入。 相似文献
340.
济宁二号井田3下煤层顶板沉积属上三角洲沉积.分流河道、决口扇、决口河道非常发育,由此构成了以弯曲的分流河道为主体,配置以决口扇、决口河道及分流间湾的沉积格架.通过对井下大量揭露巷道的实际观测及运用现代河流沉积理论的推演,找到了以水道规模和水道形态为主的影响3下煤层冲刷的诸因素,并从冲刷带形态、出现部位和冲刷深度变化趋势等方面总结出了该井田3下煤层的冲刷规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