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2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78篇
系统科学   10篇
丛书文集   35篇
教育与普及   355篇
理论与方法论   66篇
现状及发展   40篇
综合类   140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140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163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马尔可夫链及其在经济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马尔可夫链及其在经济预测中的应用,目的在于,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如何才能投入最小、收益最大。  相似文献   
32.
使用KeilSoftware公司的uVision2IDE作为开发工具,采用一条简易的HDLC帧结构作为统计时分复用系统的数据通讯协议,制定两个数据发生模块来模拟实现两路数据(19.2Kbps或9.6Kbps)的收发,并能实现加复和解复,数据环路、数据校验等,且将数据存于解复后的各路数据缓冲区中,并向控制台返回状态参数.研究表明该程序模块真正实现了仿真的效果,且在实际的系统中也能有很强的移植性.  相似文献   
33.
石东乔 《自然杂志》1996,18(1):33-36
本文概述了基因敲除技术的原理及研究进展,尤其对条件性基因敲除进行了系统性的详细介绍,并简述了其在动物发育和基因表达机制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4.
目的:建立与临床胃癌的生长过程呼特点相似实验动物模型。方法:以SGC-7901人胃癌细胞株裸鼠皮下移植瘤为材料,将瘤组织块垤裸鼠胃壁,动态观察生长过程。结果:原位移植模型潜伏期2-4周,第4周以后原位肿瘤工出,第12周以后出现肝转移,第16周以后部分荷瘤鼠发生腹水,幽门梗阻,动物逐渐衰竭,出现恶病质等征象,结论:原位肿瘤模型与临床胃癌的生长过程和生物学特性非常相似,可作为胃癌实验研究的理想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35.
鸡胚胎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饲养层培养法,以高糖DM EM为基础培养基,同时添加胎牛血清以及5 ng/m l SCF,l0 ng/m l bFGF和1 000 IU/m l mL IF等细胞因子与鸡胚浸出液等,对鸡的X期胚盘细胞进行离体培养,并利用形态学鉴定、AKP染色、体外分化实验等方法对所获得的细胞克隆进行鉴定。实验结果表明,本实验建立的培养体系培养出了具有多分化潜能的类胚胎干细胞。  相似文献   
36.
μC/OS-Ⅱ在实时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实时操作系统引入嵌入式系统,可以提高嵌入式应用系统的可靠性和系统开发效率.分析了抢占式实时多任务内核μC/OS-Ⅱ应用在实时监控系统中所要解决的问题,并结合Microchip PIC18F452 MCU提出了具体的实现方法.经运用于工程项目的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7.
幼虫的起源     
长期以来,幼虫和成虫是由同一基因物种进化而来这一假设与许多生物学现象有着难以调和的矛盾。本书的作者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想——决定幼虫形态的相关基因可能是由不同种类动物交互移植而来,并通过举例论证了这一幼虫基因移植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8.
刺五加对大鼠脑缺血损伤修复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制作SD大鼠暂时性全脑缺血模型,手术后尾静脉分别注射药物刺五加注射液或生理盐水进行观察和神经行为学评分,制片作常规HE染色和Nestin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缺血损伤后的修复情况.神经行为学评分显示刺五加组神经功能恢复明显好于生理盐水组.脑缺血再灌注后3d时海马、室管膜和室管膜下区神经干细胞有少量Nestin阳性表达;脑缺血再灌注后5d和7d时海马、室管膜、室管膜下区和缺血区神经干细胞阳性Nestin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尤其在缺血区,刺五加组Nestin阳性表达细胞数显著多于生理盐水对照组.  相似文献   
39.
人胎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及生物学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原代细胞培养,从引产胎儿骨髓组织中分离干细胞,然后进行生物学鉴定,旨在体外建立培养胎儿骨髓干细胞的有效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干细胞奠定基础.本研究对四个月的引产胎儿骨髓组织进行原代细胞培养,采用贴壁筛选法,在含有15%胎牛血清的L-DMEM/IMDM(1:1)混和培养液中培养,7 d后细胞可长满瓶底.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均一,呈长梭形.传代后,在8代以内的细胞贴壁能力较强,生长速度较快.将其命名为BMMS-03.在第3代时,对培养的细胞进行了于细胞标志物的生物学鉴定,采用流式细胞仪对经免疫荧光染色的细胞进行检测.结果显示:97.2%的细胞呈CD105阳性反应,66.0%的细胞呈CD106阳性反应, 9.2%的细胞呈CD34阳性反应.阴性对照组阳性反应为0.5%.生物学鉴定的初步结果提示,从胎儿骨髓组织中分离培养成功的细胞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其细胞形态学特征、CD105 、CD106 和CD34-的检测结果均符合间充质干细胞的特征.本研究成功地建立了体外培养胎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有效方法,所获得的间充质干细胞纯度较高,增殖较快,适用于干细胞生物学和组织工程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40.
为了观察大鼠骨髓来源的c-met+β2m-细胞在体内外是否可定向诱导分化为肝细胞样细胞,将雄性F344大鼠的c-met+β2m-细胞通过肝门静脉移植入由丙烯醇诱导损伤的F344雌鼠体内,观察移植细胞在受鼠肝内整合、增殖、分化、成熟以及损伤后的修复作用;通过模拟丙烯醇肝损伤大鼠体内微环境,将c-met+β2m-细胞与损伤肝细胞共培养,观察了c-met+β2m-细胞的形态变化,并检测了肝细胞特异性蛋白的表达和肝细胞特异性功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大鼠c-met+β2m-细胞在体内外均可以分化为成熟的有功能的肝细胞,提示微环境在成体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为骨髓成体干细胞移植治疗各种原因引发的肝功能障碍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