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33篇 |
免费 | 29篇 |
国内免费 | 32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9篇 |
丛书文集 | 64篇 |
教育与普及 | 63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9篇 |
现状及发展 | 11篇 |
综合类 | 123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22篇 |
2022年 | 31篇 |
2021年 | 41篇 |
2020年 | 22篇 |
2019年 | 15篇 |
2018年 | 11篇 |
2017年 | 18篇 |
2016年 | 31篇 |
2015年 | 37篇 |
2014年 | 66篇 |
2013年 | 55篇 |
2012年 | 85篇 |
2011年 | 64篇 |
2010年 | 86篇 |
2009年 | 98篇 |
2008年 | 93篇 |
2007年 | 115篇 |
2006年 | 52篇 |
2005年 | 51篇 |
2004年 | 55篇 |
2003年 | 57篇 |
2002年 | 41篇 |
2001年 | 40篇 |
2000年 | 34篇 |
1999年 | 33篇 |
1998年 | 16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19篇 |
1995年 | 19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14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41.
纤维是化工产品,它是一种以聚丙烯为原料,以独特工艺制造的高强聚丙烯单丝纤维,可以极为有效地控制混凝土(砂浆)塑性收缩、干缩及温度变化等因素引起的微裂纹,防止及抑制裂缝的形成和发展,大大改善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抗冲击和抗震能力。 相似文献
42.
43.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低温对流干燥动力学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近年来兴起的污泥低温热干化技术,采用热重实验分析方法,研究了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低温对流干燥动力学特性.实验发现:在低温干燥条件下(40~80,℃),污泥降速干燥过程可分为一次降速干燥和二次降速干燥两个阶段;随热风温度降低,低干燥速率的二次降速阶段所占时间比例大幅增加,是污泥低温干燥耗时较长的原因.利用反应工程方法理论,解释了污泥低温干燥过程中产生一次和二次降速干燥阶段的原因,同时,拟合了各干燥阶段脱水机理函数 相似文献
44.
泡沫体系多流态渗流特征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郭兰磊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6(3):126-129
为研究低张力泡沫体系多流态渗流特征,采用泡沫驱替试验分析泡沫渗流的瞬态和稳态变化特点、泡沫体系流动过程中的高、低干度流态区特征以及两种流态的转化条件。结果表明:泡沫在岩心内是逐渐形成的,当泡沫达到稳态后呈活塞式驱替;泡沫渗流具有多流态特征,在高干度流态区,压力梯度随液相速度增加而增加,压力梯度的对数值与液相速度呈较好的线性关系,而与气相速度关系不大;在低干度流态区,压力梯度随气相速度增加而增加,压力梯度的对数值与气相速度呈一定的线性关系,而与液相速度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45.
深锥浓密机是膏体制备的关键设备,而泥层高度影响着浓密机内部料浆沉降速度和压密浓度。通过量筒静态沉降试验发现,扰动区料浆沉降速度最快,无明显规律;沉降区料浆高度越高,沉降速度越快;压密区为匀速沉降。采用动态搅拌装置,对不同泥层高度料浆浓密规律进行探究。结果表明,当泥层高度一定时,料浆浓度的变化速率随着压密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减小,6h内料浆浓度变化最快,压密效率最高,当压密时间达到12h时,极限质量分数变化很小;在相同压密时间下,不同泥层高度下料浆极限质量分数范围为71.23%—74.43%。经分析,该料浆质量分数达到70%以上时,极限质量分数值与高径比呈线性正相关。因此,泥层高度是影响底流浓度大小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6.
为了研究不同干密度原状黄土样土水特征曲线之间的差异,在甘肃黑方台开挖探井取不同埋深的Q3原状黄土样,进行基本物理力学性质和土水特征曲线的测试,并用Gardner模型、Van Ge-nuchten模型、Fredlund&Xing模型对所测土水特征曲线进行拟合.基于此提出了考虑土体干密度的土水特征曲线模型,并利用此模型预测... 相似文献
47.
通用滤波多载波(universal filtered multi-carrier,UFMC)接收机接收到的信号到达时间与预期到达时间不一致时,会产生定时偏移(timing offset,TO),引入符号间干扰(inter symbol interference,ISI),从而破坏子载波正交性造成通信质量下降。为了分析TO对UFMC系统的影响,本文研究存在TO的UFMC系统信号和干扰分析,推导其数学表达式,数值计算并分析对比不同波形滤波器长度与不同定时偏移下的信干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SIR),仿真对比不同情形的误符号率(symbol error rate,SER)。结果表明,定时偏移数值与信号干扰强度呈正向相关,滤波器长度与系统SER数值呈反向相关。 相似文献
48.
本文分析了两种最基本的自适应阵——LMS 自适应阵和 HA 自适应阵,从自适应过程、自适应稳态解、自适应目标的关系及优化设计方法等方面揭示了两种阵列在本质上的一致性,由自适应目标的关系,我们便可把 HA 自适应阵列优化设计的研究结论推广到 LMS 自适应阵列的优化设计中来,文中给出了有关的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4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