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1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33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66篇
教育与普及   1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6篇
现状及发展   9篇
综合类   150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络合吸附剂脱除FCC汽油中硫化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过渡金属离子Ag^+,Cu^+,Co^+,Ni^+的络合吸附剂Ag-SiO2,Ag-Al2O3,Ag-Y,Cu(Ⅱ)-Y,Co-Y。Ni-Y,分别在氮气和氦气环境中、450℃条件下,对Cu(Ⅱ)-Y进行了自动还原处理,制备了Cu(Ⅱ)-Y和Cu(Ⅱ)-Y(N2)吸附剂。在固定床吸附器上,常温、常压下考察了吸附剂对汽油模型化合物MLO-1(正庚烷中含噻吩硫2000μg/g)的脱硫效果和模型化合物中芳烃(甲苯)对Cu(Ⅱ)-Y吸附脱硫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Cu(Ⅱ)-Y对硫的破点吸附量比Cu(Ⅱ)-Y(N2)高出近1,5倍;吸附剂对硫的破点吸附量由小到大的顺序为:Na-Y,Ni-Y,Co-Y,Ag-Y,Cu(Ⅱ)-Y;Cu(Ⅱ)-Y处理不含芳烃模型化合物MLO-1时。每100g吸附剂硫的破点吸附量为4.6g,处理含芳烃模型化合物MLO-2(正庚烷中含噻吩硫2000μg/g、含苯1%)时,每100g吸附剂中硫的破点吸附量为1.8g。  相似文献   
102.
T306脱硫剂脱除H2S的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玻璃管微型积分反应器在温度373~523 K、入口硫化氢浓度1 800~6 109 μg/g的条件下,研究了T306氧化锌脱硫剂脱除H2S的反应动力学.以单位ZnO反应界面面积为基准,获得如下速率方程:rH2S=0.983 6exp-(21 640)/(RT)*CH2S.  相似文献   
103.
螺旋槽干气密封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可压缩气体雷诺方程出发,使用伽辽金法,对螺旋槽干气密封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并自行开发基于Visual C+ + 6.0平台上的干气密封有限元计算软件,最后,把软件计算结果与文献中的实验值进行比较,验证了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对进一步研究具有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4.
螺旋槽端面干气密封的参数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螺旋槽干气密封试验分析了干气密封螺旋槽几何参数对开启力、功耗、泄漏率和气膜刚度的影响,并通过理论计算对试验数据给予了验证.理论计算和试验结果的对比表明了试验数据的可靠性.整体来讲,在其他参数固定的条件下,槽深比、螺旋角对密封性能的影响较为突出,而槽数、密封坝宽度比、槽台宽比、压力比对密封性能的影响相对较弱.最后给出密封结构和试验条件下的最优几何参数取值范围(12<Ng<18,14°<β<16°,0.4<αg<0.6,0.3<l<0.5,1.6<δ<1.8,10<Pr<20).  相似文献   
105.
LF炉冶炼超低硫钢的工艺条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提出了采用热力学计算分析确定LF炉冶炼超低硫钢工艺条件的方法·分析表明,可通过提高炉渣碱度、强化渣钢脱氧、控制渣钢原始硫质量分数和渣质量,来实现超低硫钢的冶炼·150tLF炉生产实践表明,在原始钢水硫平均为00146%条件下,通过控制规定的工艺条件,经LF处理后的钢水硫质量分数平均可达00044%·再经VD处理后,可实现成品硫质量分数为00027%的超低硫钢生产·在上述条件基础上,将原始硫质量分数控制在00058%以下或保证渣金硫的分配比在250以上或采用双渣操作,LF炉可精炼0002%以下极低硫钢  相似文献   
106.
活性炭纤维与柱状活性炭用于烟气脱硫的对比实验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在活性炭法烟气脱硫工艺中,为了有效地提升系统运行的综合性能,通过实验将活性炭纤维(ACF)与普通的柱状颗粒活性炭(GAC)的各项特性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同样的工作条件下,ACF的吸附系数比GAC提高16.6倍,损耗减少到GAC的1/14,脱附效率棕达一99.8%以上,证明了采用ACF作为工质可以大大送还和吸附剂用量,显著降低补充新工质的次数,减少设备的投资和运行费用,因而使活性炭法烟气脱硫系统在运行的经济性,可靠性和持久性方面均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7.
用臭氧作为氧化剂 ,以扬子石化炼油厂FCC段粗柴油为研究对象 ,在常温、常压、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对柴油进行了臭氧氧化 ,再利用极性溶剂萃取脱除柴油中的硫化物。主要考察了催化剂、萃取剂以及反应时间对臭氧氧化脱硫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对于扬子石化炼油厂FCC段粗柴油 ,在以KH3为催化剂、以 90 %N ,N 二甲基甲酰胺水溶液为极性萃取剂、且萃取剂与油的体积比为 1的条件下 ,粗柴油脱硫效果最好 ,最高脱硫率可达79 2 % ,是未氧化柴油经溶剂萃取脱硫率的 1 .8倍。而且反应时间越长 ,脱硫效果越好。因而臭氧氧化脱硫技术是一种具有极大发展潜力的新型脱硫工艺  相似文献   
108.
实验室模拟脱硫装置及脱硫剂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小型绝热填料吸收塔和再生塔中,模拟循环法脱硫工艺过程,比较了脱硫剂甲基二乙醇胺(MDEA)浓度分别为w=0.10和w=0.30时,不同气液比的选择性脱除H2S的性能。并在恒定脱硫剂循环流量、再生热负荷条件下,以w=0.30的MDEA水溶液为基准,综合评价了添加部分有机溶剂时脱硫剂对脱效率有选择性因子的影响。实验表明,添加N-甲基吡咯烷酮及环丁砜可显著改善脱硫剂的选择脱友性能。  相似文献   
109.
稀土在钢中的作用规律与最佳控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相似文献   
110.
翁斯灏 《科学通报》1992,37(5):399-399
煤炭微波脱硫是一种新颖的、十分有吸引力的净煤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与浸提剂相结合的,另一类是不加浸提剂的。后者首先由Zavitsanos等人提出,他们选择空气或还原性气体作为反应气氛,脱硫率达26.8—53.5%,此法具有脱硫速度快、煤热值损失小、耗能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