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4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57篇
系统科学   20篇
丛书文集   85篇
教育与普及   47篇
理论与方法论   29篇
现状及发展   14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159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当环路热管所承受的瞬时热负载过大或蒸发器局部过热时,会出现失效现象。为使失效后的环路热管快速恢复正常工作状态,通过实验研究了两种环路热管失效后再启动方法的可行性以及影响环路热管再启动速度的因素。实验发现,在环路热管失效后的恢复过程中选择适当时机加热蒸发器,可使环路热管重新启动并缩短恢复时间;重力与加热功率是影响再启动速度的关键因素。加热功率较小时,重力辅助下的环路热管再启动速度明显快于逆重力状态下的环路热管;随着加热功率的提升,重力因素对环路热管再启动速度的影响逐渐减弱。环路热管失效后不切断热负载,通过抬高冷凝器的方式也可使环路热管停止失效,但此方法会导致环路热管出现逆流现象,因此不具备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2.
设计制造高效节能的加热气化设备是油气工业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深入研究天然气加热炉传热机理,开创性地构建了大空间非稳态自然对流及介质参与性辐射耦合传热模型,求解水作为中间载热介质的天然气加热炉内非稳态耦合热流场,并通过天然气加热、传热流动试验平台,对边界条件进行试验校准并验证了数值分析模型的正确性。结果显示,加热炉内流场不均,整体循环不佳,加热炉的启动时间为2.5 h,加热效率仅为83.5%,介质参与性辐射占总传热量的24.5%。显然,传统加热炉结构有待优化,且介质参与性辐射影响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203.
204.
205.
对近年来国内生产出现的棒线材生产新工艺进行了分析。围绕着无头轧制,热送热装,感应加热、低温轧制, 棒材表面淬火及自回火,轧后控冷等技术的发展现状,作用机理和应用效果展开讨论,并提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工艺技术不但适用于新建厂,而且也适应于已有轧钢厂的技术改造。  相似文献   
206.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将有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本通过在中学化学教学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同传统教学手段取得不同教学效果的比较研究中,探讨了现代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得出了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运用是必然趋势、信息技术是提高学生学习的一种有效手段、也要与常规教学手段相结合等结论。  相似文献   
207.
利用CO2高能激光辅助干式切削GH761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难加工金属材料的切削特性及采用CO2激光辅助干式切削GH761的方法,通过该方法与常规切削方法进行的比较试验得出:该方法在切削加工性、刀具耐用度、改善切削环境等方面有显著的提高,平均提高刀具耐用度3-6倍,提高工效3倍以上,是一种无污染、高效的绿色切削技术,这种新工艺、新方法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8.
209.
根据河南省高等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并通过分析我院实际情况,认为我院的发展应及早准确定位,超越常规,加快建设,快速发展,全面提升学院办学水平,积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养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210.
本文从改进教学实验技术入手,探讨了如何提高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起点的方法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