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3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57篇
系统科学   20篇
丛书文集   85篇
教育与普及   47篇
理论与方法论   29篇
现状及发展   14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159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建筑工程施工监理工作需要积极地组织和合理地协调,该研究从建筑工程施工监理的实际出发,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监理工作中强化组织协调的重要价值,重点对建筑工程施工监理工作展开了研讨,提供了从组织原则、常规工作、权责体系、权变策略等环节优化建筑工程施工监理,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监理工作组织协调性的措施,希望为科学而高效地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监理有所借鉴,实现行业对建筑工程施工监理工作效率、水平和质量目标的保证。  相似文献   
162.
利用微波加热原理,探索一种快速、简单、高效提取细菌DNA用于常规PCR快速检测的方法。在微波炉额定功率800 W条件下分别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氏菌、副溶血弧菌、沙门氏菌以及志贺氏菌6种常见食源性病原菌进行微波处理,离心取上清,获取细菌DNA,将样本DNA进行PCR扩增及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验证。并进一步采用微波加热方法针对6种病原菌最低检出浓度和混合提取6种病原菌DNA的PCR检测进行分析。6种病原菌在微波炉中加热40-130 s的上清DNA样本均能用于常规PCR扩增。针对检出浓度的分析表明,副溶血弧菌的最低检出浓度为103 cfu/ml,金黄色葡萄球菌为104 cfu/ml,肠出血性大肠杆菌为105 cfu/ml,肠炎沙门氏菌和福氏志贺氏菌的最低检出浓度为106 cfu/ml,针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杆菌的的最低检出浓度为107 cfu/ml。进行6种混合菌微波共提取时,其中5种病原菌的特异性基因都能扩出,并且条带很亮。该微波提取方法具有快速,简单,高效的特点,能满足大部分食源性病原菌的常规PCR检测需求,大大节约了时间和成本,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为细菌快速分子检测提供了简便手段。  相似文献   
163.
一种采用微波炉加热快速提取细菌DNA用于PCR扩增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利用微波加热原理,探索一种快速、简单、高效提取细菌DNA用于常规PCR快速检测的方法.在微波炉额定功率800 W条件下分别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氏菌、副溶血弧菌、沙门氏菌以及志贺氏菌6种常见食源性病原菌进行微波处理,离心取上清,获取细菌DNA,将样本DNA进行PCR扩增及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验证.并进一步采用微波加热方法针对6种病原菌最低检出浓度和混合提取6种病原菌DNA的PCR检测进行分析.6种病原菌在微波炉中加热40-130 s的上清DNA样本均能用于常规PCR扩增.针对检出浓度的分析表明,副溶血弧菌的最低检出浓度为103cfu/ml,金黄色葡萄球菌为104cfu/ml,肠出血性大肠杆菌为105cfu/ml,肠炎沙门氏菌和福氏志贺氏菌的最低检出浓度为106cfu/ml,针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杆菌的的最低检出浓度为107cfu/ml.进行6种混合菌微波共提取时,其中5种病原菌的特异性基因都能扩出,并且条带很亮.该微波提取方法具有快速,简单,高效的特点,能满足大部分食源性病原菌的常规PCR检测需求,大大节约了时间和成本,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为细菌快速分子检测提供了简便手段.  相似文献   
164.
先进预测控制在SCR控制系统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某电厂#3机组为330MW亚临界参数汽包炉,脱硝系统采用SCR脱硝控制。目前现场对脱硝氨气流量控制采用固定摩尔比控制方式,即通过控制脱硝效率来保证出口NO_x浓度。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着脱硝效率波动大,出口NO_x偶尔超标的情况。结合该电厂的某段时间里的运行数据,利用模型辨识技术,建立SCR系统仿真模型,分别采用先进预测MPC控制和常规PID控制,对比两种控制状态下的出口NO_x,得出MPC控制优于PID的结论。再依次改变摩尔比,以每小时出口NO_x的平均值不高于90 mg/m~3为上限,对比两种控制状态下,得出在MPC控制下,出口NO_x的波动范围小且超标数较低。  相似文献   
165.
刘元安  穆冬梅  肖烽  于翠屏 《科学通报》2022,(17):1966-1978
针对传统加热器中置间接加热相变开关的固有切换速度缓慢难题,本文提出一种加热器顶置的射频开关新结构,即加热器顶置的间接加热相变材料四端口开关(four-port indirect heating phase change switch with a top microheater, FIPCS-T),通过热传导过程自上而下的定向性,建立了更加有效的焦耳热能量利用方法.新结构中不同射频参数的仿真表明, FIPCS-T结构对升温过程和淬火过程均能有效缩短相变材料达到临界温度的时间,升温过程比淬火过程的缩短更加显著.相比于传统中置间接加热相变开关, FIPCS-T的升温-淬火环节时间缩短20%以上,这不仅显著提高了切换速度,同时还降低了相变材料的重结晶风险,结合相变材料本身具有的高频低损耗特征及其器件结构设计的灵活性,从而可在微波、毫米波、太赫兹等超大范围频段内提供反射小、插损低和端口隔离度高的高速射频开关.尽管人们对GeTe相变材料在信息存储等方面的应用开展了多年研究,但其特殊相变特征能否解决未来射频开关面临的高性能需求,仍然存在诸多挑战.本文研究结果表明, GeTe热相变机理与PIN二极管...  相似文献   
166.
在一台重型柴油机上燃用3种不同理化特性的柴油,分别为国五柴油与2种改性柴油,用来探明改性柴油对排放污染物的影响。分析了工况、空燃比及改性柴油对重型柴油机常规污染物NOx、CO2、THC的影响;用XAD-2吸附管采集气相多环芳香烃污染物,活性炭吸附管采集单环芳香烃污染物,DNPH吸附管采集醛酮类化合物,探讨工况、空燃比与改性柴油对非常规污染物排放影响;用石英滤膜采集颗粒物进行碳质组分分析,讨论了工况、空燃比与改性柴油对颗粒物碳质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低转速25%负荷工况,额定转速25%负荷工况下空燃比更高,常规污染物排放更低,醛酮类化合物与芳香烃排放更高,醛酮类化合物上升约13%,有机碳与元素碳排放略微升高;相比于国五柴油,在较高空燃比工况下,低芳香烃的柴油NOx排放上升15%左右,CO2排放略微上升,THC排放略微降低,较低汽化潜热的柴油NOx排放上升30%左右,CO2排放上升13%左右,THC排放降低28%左右,较低芳香烃的柴油多环芳香烃排放下降约...  相似文献   
167.
为了提高氧化锌(ZnO)压敏电阻的电学性能,采用常规烧结并在ZnO压敏电阻中掺杂预先合成的BiSbO4和Zn2SiO4,研究不同掺杂比例对ZnO压敏电阻的微观结构、电学性能、通流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ZnO压敏电阻在掺杂BiSbO4和Zn2SiO4后,能够有效抑制ZnO晶粒变大,晶体结构变得致密均匀,致密性有所提高,有效提高压敏特性和通流能力.BiSbO4和Zn2SiO4掺杂比例为3∶1的样品综合性能比较优异,样品的致密度为5.58 g·cm-3,压敏电位梯度达到425 V·mm-1,非线性系数为70,漏电流为1.2×10-7 A·cm-2,能量耐受能力达到334.21 J·cm-3,残压比为2.5.  相似文献   
168.
为了降低烟气中的有害物质,减少在抽吸过程中香烟对人体的危害,选用3种水溶性高分子材料,采用浸渍与冷冻干燥技术对加热非燃烧型香烟过滤嘴棒进行了改性.在二醋酸纤维丝束过滤嘴棒上负载了不同质量浓度的海藻酸钠(SA)、聚乙烯醇(PVA)和聚乙二醇(PEG),通过对改性过滤嘴棒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以及对抽吸阻力、CO含量、烟...  相似文献   
169.
对微波辐射与常规条件下甲壳素烷基化反应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微波辐射条件下,反应速度是常规法的300多倍,极大地节约时间和提高效率,并且发现微波辐射下反应的取代度比常规法的有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0.
激光辅助切削温度场的三维有限元仿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激光加热的温度场受材料性参数、工件几何形状、激光器功率、光斑形状及移动速度的影响,分析激光辅助立铣淬硬钢的工况,提出简化的计算模型,进而将非稳态传热方程化为稳态的传热控制方程,应用三维有限元法,对激光流动加热45^#钢的温度场进行了仿真,经过对不同光斑形状、移动速度、光斑温度对温度场的影响,归纳了激光加热的特点,对激光辅助加工工艺参数的选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