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8篇
丛书文集   13篇
教育与普及   37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45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9 毫秒
71.
通过HPLC谱图比较不同产地丹参脂溶性成分含量的差异,采用MTT染色法测定缺氧、缺糖1、2、3 h后H9C2心肌细胞的成活率以建立缺氧缺糖模型组,以低、中、高剂量的丹参脂溶性成分加入模型组细胞,观察细胞的状态确定加药浓度。检测各组的乳酸脱氢酶(LDH)含量、总抗氧化活力(T AC)和细胞存活率(SR),以此作为考察丹参脂溶性成分保护作用差异的指标。结果表明,缺氧缺糖组以及不同产地丹参脂溶性成分治疗各组的SR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产地丹参脂溶性成分治疗各组的SR与缺氧缺糖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缺氧缺糖组以及不同产地丹参脂溶性成分治疗各组的LDH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产地丹参脂溶性成分各组的LDH含量与缺氧缺糖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缺氧缺糖组以及不同产地丹参脂溶性成分各组的T AC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产地丹参脂溶性成分各组的T AC与缺氧缺糖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丹参脂溶性成分明显减少心肌细胞缺氧缺糖损伤后LDH的溢出,提高了心肌细胞的T AC和SR,其对缺氧缺糖损伤后心肌细胞确实有修复保护作用,不同产地丹参中脂溶性成分对心肌细胞缺氧缺糖保护作用确实存在药效差别。  相似文献   
72.
利用螺旋CT通过66例正常新生儿和71例HIE患儿的颅脑CT扫描影像学数据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正常新生儿脑白质密度偏低,CT值19.0~28.0 Hu,其中95.4%最低值为20 Hu,脑白质边缘多呈“枫叶”状,脑灰质CT值27.6~39.0 Hu;HIE脑白质低密度灶绝大部分CT值小于17.0 Hu,低密度灶边缘表现为“花瓣”状.说明CT诊断对HIE的早期诊断,协助制定治疗方案有较高价值,依据低密度脑水肿是否伴有脑室改变及颅内出血,进行CT型有许多优点.  相似文献   
73.
随着加工原油的轻质化,兰州石化公司500万t/a常减压装置常压塔顶负荷达到上限,常压塔的操作压力高达0.150MPa,常压塔顶常顶油气-热媒水换热器E-504出口温度上升,部分油气相变直接后移至空冷器,对空冷器的腐蚀加剧;换热终温下降,常压炉负荷上升,对流室取热不足,常压炉热效率长期较低。为此,对常压塔顶热媒水换热器以及常压炉对流室炉管进行了技术改造,降低了常压塔的操作压力,空冷器的腐蚀明显改善,常压加热炉效率上升。  相似文献   
74.
随着“低碳环保”观念的日益深入人心,各国政府不断出台日益严格的燃油含硫标准来有效控制燃油中的含硫化合物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传统的加氢脱硫可有效脱除燃油中的非噻吩类硫化物,但却很难脱除噻吩(thiophene)、苯并噻吩(benzothiophene,BT)、二苯并噻吩(dibenzothiophene,DBT)及其衍生物等.为此,开发了一种吸附脱硫的新方法.制备了3种金属掺杂的炭气凝胶,并考察了该产物对含硫模拟油的吸附脱硫性能.间苯二酚与甲醛在含有金属离子的水溶液中缩聚,经过常压干燥以及N2氛下的高温炭化制备了铜,银,镍3种金属掺杂的炭气凝胶.采用物理吸附仪对典型样品的比表面积、孔径和孔容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得样品均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最大的达到了574.1 m2/g,最小的也有460.6 m2/g;而所有样品的孔径都在1.900nm左右.将所制备的炭气凝胶应用于模拟汽油脱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脱硫效果,发现不同金属含量、不同制备条件所得样品的脱硫效果差别很大,最大的脱硫效率高达85.64%.  相似文献   
75.
高产琥珀酸菌株的等离子体诱变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谷氨酸棒杆菌作为原始出发菌株,通过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技术,确定高产琥珀酸等离子体诱变的物理参数和最佳诱变条件,采用在培养基中添加溴甲酚紫作为酸碱指示剂的方法,测定发酵液前后在波长590 nm处的吸光值,高通量筛选出在该波长处吸光值变化较大的突变株.结果表明:在诱变菌株的存活率为8%的条件下获得的突变株的正突变率达到22%.用40 g/L的葡萄糖对突变株进行摇瓶分批发酵,筛选得到诱变菌E7产琥珀酸15.6 g/L,乳酸22.8 g/L,该菌具备良好的产琥珀酸与有机酸的能力.  相似文献   
76.
王蕾  王真娜  张红卫 《科技信息》2013,(23):473-473
<正>0前言胎儿在宫内有缺氧现象危及胎儿健康和生命者称为胎儿宫内窘迫(fetal distress)。胎儿宫内窘迫可发生在临产过程,也可以发生在孕期。发生在临产过程中者可以是孕期者的延续和加重。其常见的病因有:1)母体因素:孕妇患心脏病、心力衰竭、高烧急性失血、严重贫血及使用麻醉剂等,均可使孕妇血容量不足而使胎儿缺氧;2)子宫因素:子宫收缩过强、过频,甚至强直性收缩,使子宫血循环受影响,而使胎儿缺氧;3)胎儿因素:胎盘早期剥离、前置胎盘、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过期妊娠及慢性肾炎等,引起胎盘循环障碍,而使胎儿缺氧;4)脐带方面:脐带打结、脱垂、绕颈、绕体等,使脐血管输送血流功能受阻而引起胎儿缺氧;5)胎儿方面:胎儿心血管系统功能不全、胎儿颅内出血、胎儿  相似文献   
77.
探讨宫内缺氧对新生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的影响及当归注射液的保护作用.将孕期14 d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缺氧组和当归治疗组.缺氧组孕鼠自孕第14 d开始每天一次经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8 mL/kg(连续7 d),后用低张性缺氧模型致胚鼠宫内缺氧2 h(连续3 d:孕期第14 d、15 d、16 d);当归治疗组用250 g/L的当归注射液代替生理盐水,其余处理同缺氧组;对照组不缺氧,其余同缺氧组.孕鼠分娩后立即取新生鼠大脑组织,常规石蜡切片,经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行图像分析.缺氧组新生鼠海马NSE免疫组化阳性细胞的积分光密度(Integrated Optical Density,IOD)值较对照组减少(IOD缺氧组:4.9±1.10;IOD对照组:6.2±1.59,P<0.05);当归治疗组新生鼠海马NSE免疫组化阳性细胞的IOD值较缺氧组增加(IOD治疗组:6.9±2.60, P<0.05).结论:一定程度的缺氧可刺激海马CA3区神经元变性;当归注射液对宫内缺氧新生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8.
介质阻挡放电(DBD)是在大气压条件下产生非平衡等离子体的一种常规技术,在许多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介绍了笔者自行研制的DBD装置,讨论了使用该装置所产生的常压低温等离子体对聚合物材料表面刻蚀处理后,材料上染率、粗糙化、润湿性、生物相容性和表面形貌等方面的变化.探讨了DBD在这些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9.
对在常压盐溶液中用钙基湿法烟气脱硫石膏制备硫酸钙晶须的工艺过程进行试验研究,考察了温度、CaCl2浓度、H2SO4浓度和搅拌速率对脱硫石膏转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的CaCl2和H2SO4溶液中,脱硫石膏可转化生成α-CaSO4.0.5H2O晶须,最适宜的转化条件为:w(CaCl2)=5.0%、w(H2SO4)=0.8%、结晶温度为102℃,搅拌速率为160r/min。在此条件下转化6h制得的α-CaSO4.0.5H2O晶须平均长度为236μm,长径比为95。  相似文献   
80.
张俊鹏  李超  张元动 《科学通报》2022,(15):1644-1659
早古生代大气氧气含量呈现阶段性上升趋势,在志留纪达到并维持在现代水平(21%),但此期间海洋发生多期次的缺氧事件.尽管这些缺氧事件在规模上无法与中生代的大洋缺氧事件相比,但作为地球系统变化中重要的一环,却对早期海洋生态系统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海洋系统变化研究表明,缺氧事件在形成过程中主要受控于海洋水体循环、营养盐供应、地理地貌条件、气候与海平面变化等因素.不同于中生代的大洋缺氧事件,早古生代海洋生物泵效率增强时,同时还面临大气氧气含量上限变化的影响.衍生于现代缺氧沉积盆地和前寒武纪缺氧海洋模型的水体化学分层理念,对早古生代海洋缺氧事件同样适用.地质记录表明,早寒武世-晚志留世,海洋先后发生8次不同规模的缺氧事件,均可与全球识别的碳同位素漂移对比,并且常常伴随着不同规模的生物灭绝事件.因此,重建缺氧海水的分布范围及氧化还原结构,对研究早古生代海洋生态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些事件在纵向上表现出缺氧海底面积占比逐渐缩小的趋势,与同期大气氧气含量的长期爬升、二氧化碳含量的持续降低相吻合.海洋缺氧事件、生物灭绝事件及同期其他构造-气候变化等地质事件,共同构成早古生代地球系统变化的缩影,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