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1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56篇
教育与普及   56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77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891.
在混合导体透氧膜反应器中进行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董辉  熊国兴  邵宗平  刘盛林  杨维慎 《科学通报》1999,44(19):2050-2052
混合导体透氧膜指的是一类同时具有氧离子导电与电子导电性能的新型陶瓷膜。在高温下,当膜两边存在氧浓度梯度时,氧可以从高氧压端向低氧压端透过,且理论上氧的选择透过性为100%,开发出一种新型的具有高透氧量、高稳定性的透氧材料Ba0.5Sr0.5Co0.8Fe0.2-03-δ,并成功地把其应用到甲烷部分氧化反应中,以空气为氧源利用透氧膜透过的氧与甲烷反应制合成气,使氧的膜分离与甲烷部分氧化反应一体化于一  相似文献   
892.
首次制备了完全CMOS工艺兼容的铝掺杂二氧化铪铁电材料金属-铁电层-绝缘层-半导体场效晶体管,并对其电学特性,如I-V,C-V等进行测量与分析,最终实现亚阈值摆幅为27 mV/decade的金氧半场效晶体管.栅极漏电流机制亦被探讨,并推断出Poole-Frenkel效应是产生铝掺杂二氧化铪铁电材料晶体管漏电流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93.
采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方法,研究了表面空位缺陷(Cd、S空位)对CdS(100)面能带排列的影响.对空位缺陷体系的几何结构进行优化,发现Cd、S空位的引入分别会产生负电荷中心和正电荷中心,从而引起缺陷周围原子的结构发生弛豫.一定程度的晶格结构扭曲将有利于光生载流子在表面的定域,从而促进光生电荷的分离.另外,能带位置计算结果表明,Cd空位的存在会引起CdS(100)面的价带顶位置下移,导带底位置上移,从而禁带宽度变宽.但是,S空位的引入会导致能带位置呈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从而禁带宽度变窄.因此,形成S空位缺陷不仅可以提高光生载流子的分离,而且可以有效拓宽CdS对可见光的吸收范围,从而改善其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894.
介绍了混合离子-电子导体(mixed ionic-electronic conductor,MIEC)钙钛矿氧化物的工作原理、合成和制备方法、电学和电化学性能表征技术,回顾了2022年MIEC钙钛矿氧化物在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solid oxide fuel cell,SOFC)阴极材料领域中的研究进展,包括MIEC钙钛矿氧化物的表面化学调控、新型MIEC钙钛矿氧化物的发展、MIEC钙钛矿氧化物合成和制备方法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895.
针对规范Abelian Skyrme带电涡旋模型采用不定泛函的约束变分法,得到不定泛函的临界点的存在性,进一步证明泛函的临界点就是相应Euler-Lagrange方程组的弱解.通过正则性分析,证明泛函的临界点即为Euler-Lagrange方程组的经典解.  相似文献   
896.
20世纪60年代理论预言金属-半导体转变,但在随后的30年间实验研究未获进展,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取得了飞速发展.Ⅳ族金属元素Sn、Pb和Ⅴ族金属元素Sb、Bi的外延膜先后观察到了金属-半导体转变,并提出了"空穴导电"模型,取代以往的"电荷中性"模型.在超细金属微粒的研究上,由于金属能带转变为半导体禁带能隙结构,发现了很多相应的、与块状金属不同的光、电、磁、热、力学和化学特性,有力地推动了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897.
二维压电材料在能源、电子和光电子学方面的应用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从实验合成的压电晶体SnP2S6出发,我们系统研究了单层、双层、三层和块体SnP2S6的压电效应.第一性原理计算表明:层状SnP2S6具有良好的热力学和动力稳定性,其带隙和载流子有效质量与层数无关,而压电性质具有明显的层数依赖性;单层SnP2S6的压电系数(d11)高达14.18 pm/V,远大于MoS2、h-BN和InSe的压电系数,双层SnP2S6的面外压电系数(d33)大于12 pm/V.优异的压电性能使SnP2S6在二维压电传感器和纳米发电机等器件中的应用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898.
为研究高功率(HPEM)脉冲对电子设备连接线的电磁干扰问题,采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分析了接地多导体传输线的电磁耦合响应。采用反射定律结合傅里叶变换计算了地面的电磁贡献,通过与直接照射场叠加得到了多导体传输线的激励场,运用二阶精度的中心差分方法对传输线方程进行了离散,给出了节点电压与电流的FDTD迭代方程,FDTD计算域截断采用前后向差分结合终端广义戴维南定理来完成。数值计算得到高功率高斯脉冲对多导体传输线接地负载的电压响应,该方法具有观察点可灵活选取的特征,最后通过典型算例分析了入射波照射方向、接地负载对传输线瞬态耦合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