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1篇
教育与普及   24篇
理论与方法论   23篇
综合类   162篇
  2021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44年   1篇
  193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Nix  J  俞洪国 《世界科学》1989,11(4):30-33
一、生产力的定义生产力或叫生产效率其定义是什么?如何评价?众说不一。对农业生产力这一概念的争议,一直以来在农业经济领域进行得十分广泛。特别是对生产力评价的标准问题更是繁多。早先这场讨论的焦点是部分生产力的评价问题,尤其集中在劳动生产率这一概念上。可是,近来人们越来越关心所谓的多因子和全因子生产率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72.
古代希腊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发祥地之一。希腊数学对近代数学的产生和发展有着的影响。公元5世纪以后,希腊文化连接遭受致命打击,终于走向衰退。希腊学术著作屡遭动难,绝大部分被焚毁,那么,希腊数学又是怎样被保存下来,以及怎样在文艺复兴之前传入欧洲,并最终成为近代数学的基础的呢?这是数学传播史研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笔者在以工作的基础上,又深入探掘,研究了大量史料,文献,基本搞清了希腊数学著作传播的概况,本  相似文献   
73.
从古典希腊医学关于人体的描述和中国中国医师关于身体的想象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入手,本文分析了两种悠久的文明是如何以极为不同的方式,看待这个基本并且最隐秘的人类真实的。对中国人身体观念的研究,不仅仅是要追求另类的视觉知识,我们也必须考察一种另类的视觉风格。本文考察了不同的观看方式的本质和神秘性,及其对于中国医师理解世界的含义。  相似文献   
74.
光合作用     
<正>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物质完全来自土壤。1648年,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出于对亚里士多德观点的怀疑,做了柳树栽培实验,结论表明,植物的物质积累不是来自土壤,而是来自水。1779年,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通过实验证明,植物绿叶可以更新污浊的空气,并且要在阳光照射下才成功。1785年,随着空气组  相似文献   
75.
正由古希腊哲学家创建的一个悖论,直到19世纪才被驳倒。而揭穿这个古老悖论的数学思路,在今天的医学领域得到了应用。古希腊哲学家芝诺(约公元前490~约前430)是出了名的喜欢创制非常难解的谜题的人。他想出了一系列看似很有理、却又明显矛盾的情形,它们被称为"芝诺悖论"。芝诺悖论中有九个悖论流传至今,其中最著名的、  相似文献   
76.
王众 《世界博览》2012,(14):36-37
正后奥运时期三宗"最"成功推动了奥运会商业化的萨马兰奇说过:"奥运对于主办国的价值,要等到第四年才能被意识到。"果真如此吗?今年适逢伦敦奥运会,却让一批中国民企兴奋不已——他们相信在北京举办了奥运会后的第四年,将会是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化的里程碑式的一年。像"爱国者国际化联盟"这样的企业间联盟,再加上李宁、联想、海尔等有实力的大企业,都希望能在欧洲、东南亚和南美安家落户,享受奥运光环的持续推动力。他们如此积极地走向世界,只为了萨马兰奇当年的  相似文献   
77.
图书推介     
正化学元素之旅[英]Tom Jackson著,李莹,丁伟华,沙乃怡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年5月第1版,定价:59.00元。伟大思想家们的思想和作为经常可以产生精彩的故事。在本书中,你会看到改变历史的100个化学元素的重大发现。每个故事都涉及令人费解的难题,  相似文献   
78.
理解数学     
本文通过对中国的算学、希腊的几何。以及19世纪末以来出现的各种数学理论的介绍,强调数学所具有的特性:内涵的丰富性、与各类学科关联的广泛性,以及应用的不可思议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9.
荷尔德林和尼采有强烈的先知情结,里尔克没有先知情结。三位诗人受希腊精神和德国新教精神的影响很大。荷尔德林是德国浪漫派诗人的代表,荷尔德林从德国新教虔敬主义的视角理解希腊,尼采接受了德国浪漫派和德国古典人文主义者的希腊观,里尔克是从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精神的角度接受尼采和荷尔德林的希腊观,相比荷尔德林和尼采,里尔克更加追求艺术的唯美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80.
王剑南 《世界知识》2011,(19):38-39
对于希腊债务危机,救还是不救?整个欧元区都在聚焦德国。9月份以来的一些现象和说法表明,德国的精英们实在是很纠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