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6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07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112.
113.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B3LYP方法,在6-311G**理论水平上研究了尿嘧啶(U)和巴比妥酸(B)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以期从理论上预测巴比妥酸类物质对核酸产生的影响。优化复合物构型得到5个B1-U、4个B2-U、4个B3-U稳定构型,经基组重叠误差和零点振动能校正后,比较各复合物的相互作用能,可以得出复合物的主要存在形式有B2-U-3、B2-U-1、B1-U-3和B1-U-1。从NBO的分析得知B1-U、B2-U、B3-U系列复合物的稳定性顺序与氢键强度一致,即氢键的强度决定了复合物的稳定性,分析自然键轨道能揭示相互作用的本质。  相似文献   
114.
目的:探讨极低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20至2022年期间26例诊断为难治性膜性肾病患者为观察对象,在原有治疗方案的基础上接受极低剂量利妥昔单抗(0.1 g/周静脉注射)治疗。于治疗1周后、2周后、3月和6个月后复查随访,比较极低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前后的肾功能、肝功能、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免疫球蛋白水平、血清磷脂酶A2(PLA2R)受体抗体、外周血CD19+B细胞和CD20+B细胞的水平,分析极低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膜性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26例难治性膜性肾病患者,男性17例(65.4%),女性9例(34.6%),平均年龄(43.3±18.1)岁,平均膜性肾病病史(63.6±81.6)月。26例随访超过6个月,17例(65.4%)获得完全缓解、7例(26.9%)部分缓解和2例(7.7%)治疗无效。采用极低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后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从24.1 g/L逐渐升高至35.4 g/L(均P<0.05),24 h尿蛋白水平从6.862 g逐渐降低至1.509 g,血清PLA2R从0.625(0.000,0.78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