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64篇
  免费   318篇
  国内免费   576篇
系统科学   157篇
丛书文集   522篇
教育与普及   312篇
理论与方法论   55篇
现状及发展   84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11527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218篇
  2022年   208篇
  2021年   279篇
  2020年   219篇
  2019年   229篇
  2018年   132篇
  2017年   192篇
  2016年   237篇
  2015年   336篇
  2014年   510篇
  2013年   460篇
  2012年   518篇
  2011年   597篇
  2010年   565篇
  2009年   640篇
  2008年   692篇
  2007年   615篇
  2006年   531篇
  2005年   503篇
  2004年   453篇
  2003年   489篇
  2002年   437篇
  2001年   441篇
  2000年   362篇
  1999年   387篇
  1998年   337篇
  1997年   282篇
  1996年   269篇
  1995年   256篇
  1994年   221篇
  1993年   187篇
  1992年   168篇
  1991年   158篇
  1990年   144篇
  1989年   141篇
  1988年   98篇
  1987年   54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利用DEAE-纤维素柱层析分步梯度洗脱,将肝素分为活性高低不同的亚组分,即HP1、HP2、HP3,根据三亚组分特点,使肝素能更加对症、更加安全地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82.
采用静态吸附重量法研究了几种电解二氧化锰样品对水蒸汽的吸附,实验结果表明,样品经393.2K和523.2K处理2小时后,吸附水蒸汽的等温线外形类似于Ⅲ类吸附等温线。经523.2K处理2小时的样品,吸湿性低于经393.2K处理的样品。FEMD样品在常温下吸附后,并在低于50℃的温度下脱附2小时,反复进行10次,最后一次的吸附量相当于第一次吸附量的65%。  相似文献   
83.
以甲基异丁基甲酮(MIBK)-甲酸(FA)为流动相,对一些无机离子在硅胶薄层上的色谱行为进行了研究,得出了无机离子的R_F值与流动相中强极性溶剂甲酸的体积百分浓度C_p之间的关系以及所用流动相的溶剂性质参数B值.利用该流动相体系对部分多元离子混合液进行了分离.  相似文献   
84.
在献〔1〕中,给出了求解组合函数相等实现后种图形解法,本用这种方法讨论可分离函数及不可分离函数的实现问题。  相似文献   
85.
本文通过高速摄影,拍摄到钳板开启后须丛头回挺的全过程,从而获得须丛抬头所需时间须丛移的变化规律。鉴于现有精梳机存在须头不良问题,本文还对受须丛抬头不良干扰的分离丛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出精梳棉网“鱼鳞斑”是须丛抬头不良所致。这些研究工作为棉纺精梳机的设计和调试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6.
本文论述了以近代物理方法和化学分析手段剖析美国“三羊牌”去污精结构组成,结合干洗剂基础理论研究,立足国情进行合成、配方、筛选,研制出新型干洗剂NCO—O1、NCO—06,其性能相当于进口样品,应用面广。  相似文献   
87.
海藻纤维废渣为海藻琼脂提取工艺的副产物,富含碳、氧等元素,以其为原料制备高性能生物质衍生多孔碳可实现海藻纤维废渣的高值化利用.本研究以海藻纤维废渣制备多孔碳,通过吸附等温线和动力学探究吸附行为;并利用XGBoost(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算法构建氨氮吸附容量的预测模型,分析多孔碳制备过程的升温速率、碳化温度及碳化时间等因素对氨氮吸附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海藻纤维基多孔碳材料对氨氮有较好的吸附效果,最大吸附容量可以达到3.514 mg/g,其动力学过程符合拟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颗粒内扩散模型和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实验和模型证明多孔碳制备过程中碳化温度对氨氮吸附的影响最大,升温速率和碳化时间次之;通过数据模型得出以5℃/min速率升温至1 000℃碳化120 min制备的多孔碳具有最优的氨氮吸附性能.本研究提出一种数据模型,并结合实验成功证明该模型预测的准确性,可为今后生物质衍生多孔碳的制备方法提供预测依据.  相似文献   
88.
考虑到CO2是固定源和移动源废气中的主要组分,Fe2O3是铁基催化剂中的重要活性物质,研究了CO2对Fe2O3催化剂NH3-SCR脱硝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O2的加入在300℃以下明显抑制了催化剂的NH3-SCR性能.这主要是因为CO2的存在改变了催化剂表面NH3/NOx的吸附行为,从而影响了NH3-SCR反应.原位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程序升温脱附实验结果表明,CO2可以被吸附活化成碳酸盐物种;这些碳酸盐物种可以作为新的酸性位点吸附NH3物种,促进催化剂对NH3的吸附;但同时CO2和NOx之间存在竞争吸附,这会导致催化剂表面生成的关键NO2物种和硝酸盐物种的减少,从而...  相似文献   
89.
针对脉冲涡流无损检测(pulsed eddy current testing, PECT)系统中获取单一检测信号存在的混叠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EMD)和快速独立分量分析(fast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 FastICA)的单通道盲源信号分离算法。该算法首先通过EMD对混合观测信号分解,然后利用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 SVD)估计源信号数目,根据估计得到的源信号数目将观测信号和对应模态分量构成新的虚拟信号,最后利用FastICA算法分离得到源信号的估计。有限元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分离单通道混合检测信号,并且优于小波分解的单通道盲源分离算法。  相似文献   
90.
水力旋流器利用密度差实现两相分离,具有结构简单、分离效率高等优点,因此在原油预脱水处理等油水分离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鉴于此,通过分析和收集水力旋流器相关文献,对油水分离领域水力旋流分离器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和总结,包括水力旋流分离器的发展历程、基本结构、内部流场和工作原理等相关方面;同时,对油水分离领域不同类型的水力旋流分离器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在水力旋流器的结构参数优化以及内部液体流动规律等方面,单一结构的参数优化或单一、静态的系统分析不能系统全面地反映实际复杂工况。 因此,将计算机仿真模拟和相关先进检测技术相结合,用于旋流器的参数优化、内部液体流动规律分析以及构建预测模型等方面,对于旋流器的结构设计优化、分离效率提升等方面意义重大;另外,目前的研究多着重于旋流器的结构和流体特性等方面,对于旋流器内部的磨损、疲劳损伤等方面的研究较为缺乏;最后,对水力旋流分离器在油水分离方面研究的不足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