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3篇
系统科学   31篇
丛书文集   10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2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何巍  武广萍 《甘肃科技》2013,29(14):56-57,21
采用了等效电荷法计算330kV送电线路上的工频电场强度,并结合实际测量进行类比和分析,为送电线路的设计和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2.
主瓣掩护式干扰会导致单脉冲雷达的探测、跟踪、识别性能严重下降,如何在该场景下进行目标角度估计是单脉冲雷达面临的经典问题。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单脉冲雷达目标角度估计算法,该算法运用残差矩阵Frobenius-范数(以下简称残差矩阵F-范数)最小化准则提取目标回波及干扰信号并估计其来向。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相比主瓣干扰对消(mainlobe jamming cancellation, MLC)算法,测角精度更高,稳定性更强。  相似文献   
143.
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电晕可听噪声机理及理论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预估高压交流输电导线产生的电晕可听噪声,研究了电晕可听噪声的产生机理及其理论预估模型.高压交流输电线电晕产生正负离子,基于Drude模型研究了正负离子的运动规律,进而阐明了电晕可听噪声的产生机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运用Kirchhoff公式得出电晕可听噪声的理论预估模型,并针对特定导线布置形式计算了典型的二倍工频分量的声压及声场分布.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可听噪声中的二倍工频分量衰减缓慢,且在导线附近区域存在显著的干涉现象,计算的结果会随着离子浓度的变化而变化,但声压级分布曲线的形状不会变化.该模型适合于电晕可听噪声的计算,有助于指导输电线设计.  相似文献   
144.
文章系统分析了“工频变化量”技术的理论基础和在各种保护装置中的实际应用,并总结了这些保护装置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45.
在计算大尺度变电站关键设备工频电场时,传统方法效率低、性能差,计算困难。针对常规方法在大尺度工频电场计算中的瓶颈问题,提出了一种提高变电站关键设备三维电场分布计算效率的预条件GMRES(m)边界元法。阐述了预条件GMRES(m)迭代边界元法的基本原理及实现方法,并针对500 kV变电站中部分关键设备周围电场分布进行了计算与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预条件GMRES(m)边界元法经过预条件处理电位系数矩阵后,收敛速度快、残值收敛速度快、迭代次数少;在不降低计算精度的前提下,计算时间明显优越于直接迭代法;在满足工程  相似文献   
146.
<正>在实际防雷接地装置检测工作中,经常要把仪器测得的工频接地电阻R换算为冲击接地电阻Ri,从而判断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是否符合规范或设计要求,以保证防雷工程中防雷装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本文,笔者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2附录C,对冲击接地电阻与工频基地电阻算换算系数A的计算进行了详细介绍,以期对同行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147.
双向工频通信技术(TWACS)是一种基于电力配电网络的新型通信技术,具有独特的调制解调机理.文章针对我国配电网的特点,详细分析了双向工频通信中的信号传输特性,为信号的检测提出供了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8.
输电线路工频参数是电力系统短路计算、继电保护整定所需的基本参数,为得到其准确数值,现场一般采用实测法。实测中临近带电线路会对被测量线路造成干扰,基于此,依据对称分量法和对偶原理,结合实际干扰信号特征,提出采用干扰信号测量输电线路工频参数的方法,并进行理论分析。该方法可以直接应用于实际生产,解决干扰信号带来的测量难、测试结果不准确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9.
空间电场测量时,因电场传感器探头被引入到测量域中,探头附近的电场将发生畸变,而影响电场测量精度。以球形探头为研究对象,利用分离变量法分析了均匀电场中引起电场畸变的影响因素,具体分析了10 kV电压下,球形传感器探头尺寸、电极材质以及测量电极的极间耦合对电场畸变的影响。根据传感器感应电压与电场强度大小成线性关系,利用影响因子矩阵对电场畸变进行了校正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均匀电场中探头附近和主电极与副电极之间产生较严重的电场畸变,平均畸变率在27%以上;利用影响因子矩阵对电场畸变进行校正后平均误差为4.47%左右。通过对球形探头传感器在均匀场域中的工频电场测量的畸变效应分析,有利于降低畸变对电场测量影响,提高电场测量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150.
地网工频升高必然对设备及人身安全带来极大隐患,故文章介绍了一般情况下,变电站所采取的高电位引外和低电位引内的措施。同时,还详细分析了阀式避雷器反击过电压与站内短路所引起的流动波过电压机理,以及相应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