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0591篇 |
免费 | 387篇 |
国内免费 | 489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499篇 |
丛书文集 | 1568篇 |
教育与普及 | 1503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804篇 |
现状及发展 | 161篇 |
研究方法 | 2篇 |
综合类 | 2693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5篇 |
2023年 | 423篇 |
2022年 | 412篇 |
2021年 | 569篇 |
2020年 | 325篇 |
2019年 | 299篇 |
2018年 | 153篇 |
2017年 | 200篇 |
2016年 | 298篇 |
2015年 | 699篇 |
2014年 | 2019篇 |
2013年 | 1809篇 |
2012年 | 2566篇 |
2011年 | 2901篇 |
2010年 | 2665篇 |
2009年 | 2808篇 |
2008年 | 2662篇 |
2007年 | 2269篇 |
2006年 | 1740篇 |
2005年 | 1405篇 |
2004年 | 913篇 |
2003年 | 751篇 |
2002年 | 633篇 |
2001年 | 611篇 |
2000年 | 478篇 |
1999年 | 264篇 |
1998年 | 240篇 |
1997年 | 223篇 |
1996年 | 186篇 |
1995年 | 182篇 |
1994年 | 131篇 |
1993年 | 99篇 |
1992年 | 96篇 |
1991年 | 91篇 |
1990年 | 81篇 |
1989年 | 66篇 |
1988年 | 20篇 |
1987年 | 17篇 |
1986年 | 7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4篇 |
1965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195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产业科技知识管理是一项复杂的体系工程。面向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大战略需求,从战略高度体系化探索产业科技知识的管理机制是突破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瓶颈的重要途径。基于复杂科学管理视角,通过融合产业链和创新链构建产业科技知识体系,进一步归纳出科学知识的多学科交叉机制、技术知识的多主体融合机制和产业知识的多阶段集成机制,并面向相应特定场景,从强化关键产业科技知识管理的体系化能力、合理规划产业科技创新基础性研究的学科结构、保障产业科技知识主体间的高效融合等方面给出相关政策建议,助力我国关键性基础产业的升级跃迁。 相似文献
122.
123.
1工程索赔的原则
根据招标文件及合同要求中有关规定提出索赔意向书,意向书中应包含索赔结构物名称、索赔事由及依据、事件发生起算日期和估算损失。这样,监理工程师就可以通过意向书对整个事件的起因、地点及索赔方向形成大致了解。 相似文献
124.
通过对典型线路、变电站无线电干扰电平的实际测量,分析了110kV输变电工程无线电干扰电平的产生及对环境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5.
随着建筑行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工程总承包模式已经逐渐成为建设行业主流承发包模式,对于承包商而言,工程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将成为企业发展的重点。为此,研究从承包商的角度出发,基于工程总承包项目,综合市场实际情况,根据实用、可行和易获取原则,分别从管理、技术、经济、政策、环境5个层面提取出具有普适性的风险指标,进而对工程总承包项目面临的风险进行综合分析,运用序关系-熵权综合赋权法对指标进行赋权,形成可以量化的风险评估值,再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对项目进行综合评价,帮助承包商辨识风险大小,从而做出合理的项目承包决策。 相似文献
126.
文章根据我国工程监理行业的现状,针对从业人员素质低下、监理责权利不对等、监理行业取费低、监理企业市场行为不规范等问题的根源进行了深入分析,说明国家各级、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相关政策没有真正抓住行业发展的主要矛盾,无法彻底解决监理行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7.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高层公共建筑正成为城市建设的主体。笔者结合近年来多项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的监理实践,从施工前期、施工阶段、事后控制三个方面,论述了在不同施工阶段中给排水工程监理的控制要点,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28.
129.
130.
为提供一种车路协同交通环境可采用的换道规则,提出了一种基于行车指引的改进STCA双车道换道模型STCA-M.首先,对车路协同交通环境中的车辆间关系进行分析,根据位置、速度、加速度等需交互的基本信息构造了威胁评价函数;其次,根据动态安全距离和路段实时拥堵状态建立双车道车辆行车指引函数,提供诱导车速和换道指引.最后,在数值分析中,分别与STCA、STCA-I、STCA-S模型以及混合双车道交通流模型在不同车辆密度下的平均速度、平均流量、换道频率以及时空斑图进行对比.结果表明,STCA-M模型的换道频率较STCA-S模型提高了约6.91%,最大平均流量较STCA-I和STCA-S模型分别提高了约21.21%和7.28%.车路协同下的协同换道模型STCA-M能够有效调节双车道路段微观交通对象的运动趋势,提高车辆换道和道路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