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19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7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双排SMW工法桩在实际工程中应用较少,为研究其支护效果,以一实际工程为例介绍了双排SMW工法桩的应用实践.结合测斜、沉降及水位等监测资料,围护结构变形不大,周围构筑物和管线沉降均很小,取得了良好的设计效果,也降低了造价,为双排SMW工法桩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了一种设计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2.
《河南科学》2017,(2):247-252
将长的塑料排水板与短的水泥土搅拌桩联合处理的方法称为长板-短桩工法,为了更好地将该工法应用于海相软土地区,采用岩土三维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建立长板-短桩复合路基数值分析模型,研究了搅拌桩的桩长、桩间距和桩径对路基沉降、搅拌桩轴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值计算得到的结果跟现场沉降观测值比较接近,证明了模型建立和材料参数选取的正确性.路基沉降随桩长和桩径增加而减小,随桩间距增加而增大.搅拌桩桩身上部存在桩侧负摩阻力,桩身轴力随深度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桩间距增大时,桩身轴力略微增大;随桩径增加,不同深度桩身轴力均增大.研究成果可为该工法的推广应用提供工程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63.
河流健康修复方法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类对河流的破坏导致了河流健康状况受损.针对河流健康出现的不同问题,人们采取了不同的修复方法,主要包括水文特征的修复、水环境质量的修复、结构形态的修复和种群结构的修复4个方面.水文特征的修复是恢复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设造成的河流水文模式的改变,改善下游生态和环境条件,主要采取调节水利工程的运行调度方式.水环境质量的修复方法较多,包括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河流结构形态的修复是要尽可能恢复河流的纵向连续性和横向连通性,保持河流纵向和横向形态的多样性,防止河床材料的硬质化等,目前主要是采用近自然生态工法.种群结构的修复主要是采用各种生物技术.对于特定的河流,应具体分析河流健康的受损方面和受损程度,然后根据河流所处的状态因地制宜地选择合理、有效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64.
SWM工法桩在我国软土地区应用广泛且研究较多,为推广其在砂土地区中的应用,在郑东新区郑州地铁1号线文苑北路站深基坑围护结构中采用了SMW工法桩。选取基坑中部3根具有代表性的工法桩为实测对象,通过在H型钢若干截面布置钢筋测力计,监测得到型钢的应力分布,并计算得出型钢的轴力和弯矩分布以及随施工过程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型钢各个截面均为压应力,且基坑开挖深度越深,型钢下部所承受的轴力越大;随着基底位置下移,型钢所承受弯矩不断增大,反弯点逐渐下移,工法桩嵌固端也逐渐下移到基坑底部位置以下;与基坑开挖过程相比,在施筑内部结构和回填过程中,型钢轴力和弯矩均有所减小,但减小幅度有限。  相似文献   
65.
针对浅埋大断面隧道下穿既有道路爆破掘进中,极易引起上部路面结构的损伤和破坏,危及道路和行车安全的问题,以宝汉高速新建关林子隧道下穿既有316国道为工程依托,提出"路面架桥,超前加固,分部开挖,监测反馈"的系统施工方法.同时,采用有限元法模拟了正常通行条件下有、无铺设钢架桥时路面沉降,结合现场爆破振动监测结果,对比分析了CRD法施工的安全性和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不铺设钢架桥时的地表沉降量远大于铺设钢架桥,且数值超过规范允许限值的2/3,模拟数值与实测值平均相对误差为95.7%;铺设钢架桥时,模拟的地表沉降量与实测值相对误差范围为2.7%~12.4%,平均相对误差仅为6.1%,远低于不铺设钢架桥,表明提出铺设钢架桥的施工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66.
以北京地铁六号线PBA工法东四站为工程背景,分析了开挖顺序对小导洞和车站拱顶的竖向土压力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边导洞外侧拱脚竖向土压力约为内侧拱脚处的1.27倍,拱顶存在明显偏压现象,上下层边导洞外拱脚处竖向土压力分别约为土体自重应力1.1倍和1.2倍.中导洞竖向土压力受同层导洞开挖顺序影响,后施工的导洞其竖向土压力更大.拱顶竖向土压力主要受扣拱顺序影响,采用“先边后中”施工方案时,拱顶竖向土压力波动范围较大,边跨跨中竖向土压力最小约为自重应力0.77倍,拱与导洞相接部位竖向土压力最大约为自重应力1.05倍.  相似文献   
67.
冻结工法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领域中,引起的冻胀融沉问题不容忽视;但传统冻胀试验装置已无法模拟日益发展的冻结工况。研制一台能够反映实际冻结工况的人工冻土多功能冻胀试验系统显得尤为重要。在传统冻胀试验机基础上,拓宽试验温度控制系统可使试样顶部、底部、环境温度任意设定;增加试样测试模具类型可模拟竖向与侧向两种冻胀形式;增加伺服电机驱动系统可实现大应力加载;对试验结构进行模块化可使试验操作简单。通过选择合适的模具与试验边界条件,即可对实际工况冻胀力进行测试。基于本冻胀试验系统,进行了单、双向冻结模式冻胀试验,结果表明冻胀力取值是否合适与试验边界条件选择密切相关,证明本试验系统研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8.
李金奎  陈朋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14):5737-5742
以大连地铁五号线劳动公园站为工程背景,该车站采用PBA逆筑法施工,在修建车站主体的时候需要先开挖导洞。为了研究采用PBA工法施工时产生的群洞效应对地层产生的影响,主要通过midas-GTS建立模型,进行施工过程的模拟来得到地层的位移响应结果,并且采用了正交试验的方法进行试验安排和选用极差分析的方法进行结果的分析。结果表明:在多导洞施工的过程中作业方式在控制地表沉降中占主导因素;“短进尺、勤支护”的施工原则是可靠的;得到了适合大连地区的多导洞施工方案。可见在施工前进行合理的理论分析、试验安排和数模拟计算是很必要的,在工程中是值得推广的工程思想。  相似文献   
69.
通过昆山精密机械产业园污水厂部分构筑物基坑支护,介绍SMW工法和土钉墙支护。基坑的支护方法很多,钢板桩,挡土墙等。具体的工程采用具体的支护方法要从技术、经济和配套施工以及地域综合考虑选择出合理的支护方法。  相似文献   
70.
本文依据薄壁芯管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工艺特点、适用范围、工艺原理,详细阐述了薄壁芯管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工艺流程和实际施工中操作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