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3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6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20篇
教育与普及   20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75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强力生发灵甲液中的人参皂苷R_e与R_(g1),给出了样品预处理和样品分析的最佳条件。以信噪比为2作标准,直接测得R_e,R_(g1)的最小检测限分别为8.9×10~(-12)和5.4×10~(-12)g·s~(-1);回收率分别为92%~106%和70%~77%。  相似文献   
32.
用差示扫描量热技术(DSC)和核磁共振技术(NMR)研究了脂质体相变温度与人参皂苷Rb_1的关系。结果表明,Rb_1使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相变温度降低、流动性增加,改善了细胞膜的功能。  相似文献   
33.
建立川菊中叶黄素含量的检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叶黄素为指标,D iamonsilTMC18柱(4.6mm×150mm,5μm);CH3OH-H2O(95.5?4.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444.5 nm.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9.23%,RSD=0.6%.进样量在0.0027-0.0189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8.该方法简便、稳定、重现性好,为菊花质量的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4.
无患子皂苷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运用生物化学制备技术,利用物质在溶剂中的分配系数、酸碱性质,采取分离交叉的方法,成功地从天然无患子果皮中提取无患子皂苷及皂苷元晶体。实验表明:该工艺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成本低、效果好、公害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35.
续断清除DPPH·自由基的活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续断(Dipsacusasper Wall.)经95%乙醇冷浸提取,AB-8大孔吸附树脂柱分离,水-乙醇梯度洗脱,得到几个组份.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样品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活性,结果表明粗提物以及65%、50%、35%的乙醇洗脱液都具有显著的自由基清除作用,其中65%洗脱液的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36.
37.
川麦冬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川麦冬在中药现代化进程中的生产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尤其是对GAP基地中如何进行"安全、高产、稳定、可控"的原料生产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8.
啤酒酵母对水中Cr(VI)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啤酒酵母作吸附剂吸附水中Cr(VI),考察了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pH值和初始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吸附效果受pH值影响最大,当pH值为2~3时Cr(VI)的去除效果最好.啤酒酵母对Cr(VI)的吸附遵循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线方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啤酒酵母是一种有效去除废水中Cr(VI)的生物吸附剂.  相似文献   
39.
自活性污泥中筛选到一株对重金属Cr(VI)有很强吸附能力的霉菌菌株G-28。结果表明,G-28菌丝球吸附铬的适宜pH为1.0~3.0,适宜温度为20~45℃。在Cr(VI)初始浓度10~60mg·L^-1范围内,G-28对Cr(VI)吸附效果明显。该菌株吸附铬的适宜摇速为150~180r·min^-1,吸附率达98.2%~98.8%。培养48h的菌丝球对Cr(VI)的吸附率最大。吸附动力学研究表明,G-28对铬的吸附0~2h是一个快速过程,而2~12h为慢吸附过程,12h后趋于平衡。G-28菌丝球灭活后,仍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G-28对电镀废水Cr(VI)的吸附率高达99.1%。  相似文献   
40.
三七根茎的化学成分研究(Ⅱ)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根茎的化学成分.利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柱、硅胶柱、RP-8和RP-18柱进行化合物的分离纯化,根据其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从三七根茎部分分离鉴定出5个化合物,分别为人参皂苷三七皂苷T5(Notoginsenoside T5,Ⅰ),人参皂苷F1(Gin senoside F1,Ⅱ),人参皂苷F2(Ginsenoside F2,Ⅲ),三七皂苷E(Notoginsenoside E,Ⅳ),人参皂苷Ⅱ(GinsenosideⅡ,Ⅴ).Ⅴ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获得,Ⅰ~Ⅳ为首次从该植物根茎中分离获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