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展示日本民族文化的精神美 ,是川端康成创作的追求 ,也是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主要因素。民族的深层意识和审美情趣 ,美的“物哀”色彩 ,美的“幽玄”理念 ,具有自然美的形式 ,这是作家对古典美的追求和对民族文化的展示。走向世界的文学 ,应该是具有民族精神的文学。  相似文献   
22.
日本二十世纪著名作家川端康成,在他的前期的创作中选择了独特的角度,集中了大量的笔墨对在悲惨世界中的下层女性的生活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反映。塑造了日本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下层女性的群像,再现了这些女性的不幸遭遇,而且以细腻的笔触展示了她们丰富而深刻的内心世界,表现了作家的民主思想。  相似文献   
23.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在学上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作为“新感觉派”作家,他的创作谬深地植根于日本传统化中,同时,又不断地吸取西方学的营养,写出了《伊豆舞女》、《雪国》、《千只鹤》、《名人》、《古都》等具有民族特色的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24.
周杭 《科技信息》2013,(36):85-85
在日本文学界有个独特的现象,那就是蔚然成风的作家自杀现象。在他们的作品中,自杀成为了一件神圣且体现日本之美的事情。例如:川端康成、芥川龙之介、太宰治、三岛由纪夫等。其中川端康成就说过:"自杀而无遗书,是最好不过的了。无言的死,就是无限的活。"是什么原因让文学巨匠川端康成走上自杀之路的呢?  相似文献   
25.
川端康成《雪国》将驹子和行男的爱情悲剧隐藏在岛村的主观有限视角背后,经验性阅读的"视角同情"因此可能被误置于文本中的"不可靠叙事"之上,进而导致意义阐释的模糊。批评应当对各主体视角之间的关系进行细致的分析,避免对文本特征的误判和意义的流失。  相似文献   
26.
作家川端康成以其文风典雅、用词凄美、格调婉伤在日本文坛独树一帜,他是上世纪中叶前后有世界影响力的作家,中篇小说《雪国》作为他的代表作,凄美怅然,小说内容以徒劳的蕴意贯穿了始终,这是否是川端康成的精神世界的一面,抑或日本文化哀美的一个侧面呢?  相似文献   
27.
日本现代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川端康成的美学思想中一脉相承着大和民族共有的审美特性“物哀”,本文主要从川端三部代表作中阐述了“哀”中之美:哀怜中蕴涵感动、悲伤中透出壮美。  相似文献   
28.
1899年6月1日,一代文豪川端康成来到人世间。在他2岁的时候,他的父亲便因肺结核去世了。祸不单行,在他3岁的时候,母亲也因为服侍丈夫时染上肺结核,在这一年终于丢下了他撒手西去。川端康成或许记不清父母的容颜,但他们的早亡却在他的心中留下了抹不去的阴影,用他自己的话说,"父母相继病死,深深刻入我幼小心灵上的,便是对疾病和夭折的恐怖"。  相似文献   
29.
川端康成与大江健三郎这两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虽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但都无一例外的表现出对日本传统内在精神的坚持,但由于思考方式的不同,在两位艺术大师的笔下,展现出了两个风景各异的艺术世界。本文从主题意向、形式技巧及艺术风格几个方面对两位艺术大师的小说艺术进行了比较,以期从中得到某种启示。  相似文献   
30.
川端康成是著名的日本文学作家,获取了诺贝尔文学奖。《名人》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名人》激荡着雄浑的气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家的文学精髓和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