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98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122篇
系统科学   62篇
丛书文集   222篇
教育与普及   28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91篇
现状及发展   21篇
综合类   4631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177篇
  2014年   417篇
  2013年   308篇
  2012年   336篇
  2011年   327篇
  2010年   331篇
  2009年   375篇
  2008年   406篇
  2007年   308篇
  2006年   206篇
  2005年   225篇
  2004年   211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154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106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5篇
  1947年   1篇
  1943年   2篇
  1940年   1篇
  193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马岭油田中一区储层流动单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划分储层的流动单元可以深化对储层非均质性的认识,对预测剩余油分布、调整开发方案、提高采收率都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流动层带指标、孔隙度、渗透率、泥质含量以及粒度中值等参数,采用神经网络模型,将马岭油田中一区砂岩储层定量划分为4类流动单元;利用该区314口井的测井精细解释成果,研究了延安组Y9,Y10砂岩储层5个油层组连通体的流动单元平面展布状况;结合该地区的实际地质和生产状况,研究了各类流动单元的主要特征;分析了流动单元与储层吸水、产液以及剩余油分布之间的关系.指出流动单元Ⅰ,Ⅱ区仍是油田目前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区域,是油田挖潜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02.
研究了影响白口铁性能的因素,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模型化处理,得出了止交回归方程.该方程可用于白口铁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03.
中扬子区上震旦统陡山沱组中下部为一大套灰黑色、黑灰色泥页岩,且大部分地区深埋地腹,具有较好的页 岩气勘探潜力。基于钻井岩芯及野外剖面测量观察,开展了系统的基础地质研究,建立了陡山沱组区域地层格架,进 行了层序和沉积相分析。上震旦统陡山沱组岩性具有四分特征,钻井岩芯和实测剖面各分段的岩性特征和沉积厚度 有所不同,地层厚度在90∼250 m,总体上呈东西走向展布,即自北西向东、南逐渐增厚的趋势。将陡山沱组划分为一 个二级层序(SS1),其中包含4 个三级层序(SQ1、SQ2、SQ3、SQ4)。沉积相包括滨岸潮坪相和台地相,台地相划分为 开阔台地、局限台地和台内盆地3 类亚相。陡山沱期,研究区整体上为台地相沉积,区内东南部为开阔台地沉积,西北 部为局限台地,西南部花鸡坡-X1 井-九里垭一带为相对深水的台内盆地相沉积。  相似文献   
104.
依据塔中地区地震资料解释的断裂体系、中-下奥陶统顶底界面古构造图和40多口井裂缝特征统计等成果,在对塔中地区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声发射地应力测量、岩石力学参数和单轴抗拉强度测试的基础上,考虑断裂对裂缝形成的影响,采用三维有限元法对塔中地区中-下奥陶统加里东中期裂缝形成期的古构造应力场进行模拟.结果表明:裂缝形成期地应力的最大主应力有效值为51.8~62.4 MPa,平均值为57.0 MPa,抗张强度为4.13~8.02 MPa,平均值为5.75 MPa;有效张应力高值区是构造裂缝储层发育的有利区和较有利区,主要分布在大的断裂带交汇处和断裂带的部分区段内,与实际钻井统计的中-下奥陶统裂缝线密度和油气井分布区基本吻合,可以为研究区的油气勘探提供新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05.
采用机械混合法制备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梯度复合阴极材料LaBaCo2O5+δ-Ce0.8Sm0.2O1.9(LBCO-SDC)。通过X线衍射(XRD)分析、扫描电镜(SEM)分析、热膨胀法、交流阻抗谱法和循环伏安法分别对晶体结构、界面微观结构、热膨胀性及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LBCO阴极与SDC电解质之间具有良好的化学相容性;电解质SDC的添加有效地降低了阴极材料LBCO的热膨胀系数;双层梯度复合阴极比单层阴极表现出更小的比表面电阻以及极化过电位,显示出更好的电化学性能;在700℃时,双层梯度复合阴极的比表面电阻与LBCO阴极相比下降了约13.2%,极化过电位(电流密度为0.20 A/cm2)从51.0 mV下降到46.4 mV。  相似文献   
106.
对粗糙集上代数结构进行了研究,引入了粗糙群中元素的的阶、粗糙循环群等概念,利用粗糙集理论方法和经典代数的处理手段,讨论了粗糙循环群的结构特征和性质.  相似文献   
107.
万源保卫战是川陕革命根据地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场战役,是保卫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关键一战。长久以来,学术界对这场战役的研究并不多,现有的成果也主要限于分析共产党方面的文史资料而得出的,对于国民党方面记载的相关文史资料参考研究的较少。通过分析国共文史资料关于万源保卫战的记载,有助于客观地认识这场战役的重要地位及其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8.
1993~1996黄海及其周边地区MαCS的普查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使用日本GMS静止卫星红外云图普查了1993~1996年夏季黄海及周边地区中-α尺度对流系统(MαCS)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该地区是一个MαCS的多发区,并且MαCS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间歇性.影响该地区的MαCS多数发源于大陆,但也有相当数量发源于海洋上,发源于朝鲜半岛的较少;有一半以上的MαCS在海洋之上消散;只有少数的MαCS对朝鲜半岛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9.
为了获得更高强度的纤维增强复合电铸层,采用脉冲电流进行电沉积,并在电铸液中加入磺酰亚胺类添加剂,获得硼纤维-纳米晶镍复合电铸层。研究结果表明:在室温下,当硼纤维增强镍复合电铸层晶粒由微米级细化至90 nm时,其显微硬度由219 HV上升至712 HV,抗拉强度由1 018 MPa提高到1 375 MPa。随着电铸层晶粒的进一步细化,由于纤维与基体结合强度的下降,硼纤维-纳米晶镍复合电铸层抗拉强度呈明显下降趋势,但显微硬度依然上升。200℃时,与硼纤维增强微米晶镍复合电铸层相比,纳米晶复合电铸层依然具有很高的强度,但是当温度上升至400℃时,由于晶粒的迅速长大以及界面脆性物质的析出,纳米晶对纤维增强复合电铸层抗拉强度的提升效果已不再显著。  相似文献   
110.
研究以HMS中孔材料为裁体,用浸渍蒸发法制备了InCl3/HMS负载型固体酸催化剂,并考察了不同InCl3负载量催化剂对苯和氯苄的酸催化苄基化反应的催化活性.用XRD、FT—IR和N2等温吸附等技术表征催化剂.结果表明,所制备的InCl3/HMS具有中孔结构;活性组分InCl3负载量与催化烷基化活性相关.过多的负载量,造成InCl3积聚于HMS裁体孔道内,导致催化剂孔容和比表面积的降低,从而降低了催化活性;在InCl3负载量为1.41mmol/g裁体时,催化剂活性最高.FT—IR分析初步表明活性组分InCl3通过化学键合的方式结合于载体HMS表面上,而不是简单地物理吸附于载体表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