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82篇
  免费   147篇
  国内免费   145篇
系统科学   21篇
丛书文集   134篇
教育与普及   230篇
理论与方法论   55篇
现状及发展   41篇
研究方法   2篇
综合类   4891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29篇
  2022年   142篇
  2021年   142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132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151篇
  2014年   250篇
  2013年   216篇
  2012年   239篇
  2011年   239篇
  2010年   234篇
  2009年   249篇
  2008年   290篇
  2007年   221篇
  2006年   172篇
  2005年   186篇
  2004年   168篇
  2003年   157篇
  2002年   125篇
  2001年   185篇
  2000年   132篇
  1999年   125篇
  1998年   138篇
  1997年   115篇
  1996年   98篇
  1995年   94篇
  1994年   118篇
  1993年   91篇
  1992年   96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50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疲劳是人或动物对体力训练失去反应能力.内环境发生紊乱的具体表现,本文阐述了引起疲劳的几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2.
本文根据形变功理论及有限元结果证明了Dowling△J实用与循环J积分线积分△Jpath及△J形变功三者一致。  相似文献   
93.
按照一点法给出了错痊板节点S-N曲线的预估模型,经与实验结果比较,验证了预估模型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根据预估S-N曲线及少量疲劳实验结果,建立了一种确定错位板节点P-S-N曲线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大量减少疲劳实验,对工程应用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4.
从疲劳过程本质上是材料静强度不断退化过程的观点出发,建立了一个强度退化模型.将模型应用于两级、多级和随机载荷下疲劳寿命估算,经试验和算例验证,表明该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95.
45钢复杂应力状态下低周疲劳损伤准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单轴载荷条件下带有沟槽的轴对称试样作为基本模型,研究复杂应力状态下低周疲劳的损伤特性,对稳定循环阶段和非稳定循环阶段的损伤提出了不同的损伤定义,定义了局部有效应力损伤概念,并以此建立复杂应力状态下一种新的累积损伤准则,对45钢低周疲劳损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6.
三维表面裂纹扩展过程中的形状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拉伸、弯曲以及它们的组合载荷作用下三维表面疲劳裂纹扩展过程中其形状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理论推导和实验验证,并提出了弯曲载荷作用下裂纹形状比的实验公式。  相似文献   
97.
本文针对山区不均匀风化岩石中的墩基础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单桩承载力及桩身内力简化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8.
从钻柱在耦合振动时各截面的应力变化规律出发,运用金属非比例循环概念及特性,讨论了双轴非比例循环对钻柱疲劳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属耦合振动引起双轴非比例循环的应力明显高于单轴振动及比例循环的应力;振幅是影响非比例循环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9.
对钻井泵阀阀盘运动特性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泵阀密封面联接磨损的磨损速度与密封面上的接触比压成正比,泵的冲次是影响阀盘运动规律及对阀座产生冲击的重要因素,泵阀产生磨粒磨损和疲劳磨损的主要原因是泥浆、阀盘和阀座的冲击,冲蚀磨损导致泵阀的刺蚀。因此,优化泵的工作参数是提高泵阀的密封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0.
严重非均质油藏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东部大多数油田在经过长期注水开发后己进入高-特高含水采油阶段,但油藏内仍然有约50%的可采储量,它们的分布日趋分散、复杂,开采难度越来越大,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油藏(或储层)的严重非均质性,文章对国内外剩余油分布状况进行了详细分析。针对我国东部老油田的开发现状,从开发地质的角度出发,详细论述了严重非均质油藏剩余油分布及其动态预测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并指出了相应的研究思路和技术关键。重建适合开发后期的具有预测功能的储层地质模型,对稳定东部,改善油田开发效果,提高油田最终采收率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