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28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75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277篇
教育与普及   477篇
理论与方法论   28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5300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28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122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151篇
  2014年   309篇
  2013年   318篇
  2012年   394篇
  2011年   494篇
  2010年   460篇
  2009年   491篇
  2008年   464篇
  2007年   442篇
  2006年   294篇
  2005年   201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141篇
  2002年   113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机场沥青混凝土道面剩余寿命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道面结构的剩余寿命是机场中长期维护和改造计划编制的基础,对于机场的运营管理和优化决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道面族”概念的道面状况指数(PCI)预测模型是目前应用广泛且发展得较为成熟的经验回归预测模型.但是,PCI预测模型的传统建模方法是以长期、大量的数据积累为基础的,而我国民用机场的道面评价工作则刚刚开始专业化、制度化,相关数据比较匮乏.因此,通过对道面使用性能衰变规律的研究,利用现有数据资源,以上海虹桥国际机场为依托,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沥青混凝土跑道道面的国际平整度指数(IRI)与累计交通量的关系和IRI—PCI关系.以此为基础,构建了机场沥青混凝土跑道道面的PCI预测模型,应用该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沥青混凝土跑道道面剩余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92.
粗细级配混合料抗永久变形能力评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通过沥青路面分析仪 (APA)车辙试验 ,探讨精细级配沥青混合料的抗永久变形能力 ,并从沥青混合料体积结构与沥青膜厚度的角度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 .试验与分析结果表明 ,对于悬浮密实型结构的沥青混合料 ,粗集料空隙率与粗集料级配和混合料抗永久变形能力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细集料空隙率与细集料级配密切相关 ,影响混合料的设计沥青用量 ,从而对混合料抗永久变形能力产生显著影响 ;沥青膜厚度是影响混合料抗永久变形能力的主要因素 ,在超载作用条件下 ,沥青膜厚度和细集料空隙率对沥青混合料抗永久变形能力的影响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93.
顺层边坡岩体结构稳定性位移判据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针对顺层岩质边坡.概括出实际边坡工程中常见的几种破坏形式,以其地质背景及力学作用机制为依据,抽象出了不同约束条件下岩梁结构简化分析模型。利用梁板屈曲理论,讨论了岩梁变形的前屈曲状态和后屈曲状态的分叉特性,建立了岩层结构发生灾变的判据。利用文中理论方法及所建立的位移判据,并结合工程现场有效的量测手段,可方便、有效的判定岩质顺层边坡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4.
依据福建省宁德地区高速公路下白石大桥主桥墩基础模型模拟试验,分析了桥墩弹性模量变化对基岩极限承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桥墩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变化不但影响基岩承载力,而且桥墩弹性模量与基岩弹性模量之间存在着某一最佳匹配。试验结论不仅为桥墩的合理设计提供参考,也为弥补嵌岩桩现有设计理论的不足提供某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5.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病害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沥青混凝土路面经常出现的一些病害(如路面裂缝、松散、坑槽、沉陷、车辙等)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处治方法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6.
从设计阶段、开工准备、路基换填、水泥稳定砂砾的机械化施工、面层施工等方面详细地介绍了阳泉市桃南路大修工程中水泥稳定砂砾基层、5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3cm热拌沥青碎石面层道路结构形式的设计及施工过程。  相似文献   
97.
为探索三次采油配方的本质,寻找原油中对配方起主要作用的组分及其含量,以孤东原油为对象,首先得到其最佳三采配方,然后通过测量其与原油各个组分之间的界面张力,得到一些有价值的结果:①以价格低廉的天然混合羧酸盐为表面活性剂的孤东原油的ASP(碱、表面活性荆及聚合物组成的三元复合体系)配方(质量分数):0、5%SDC-C(S) 0.7%复碱(m(Na2CO3):m(NaHCO3=I)=1:1)(A) 0.1%HAPM(P);②降低界面张力的能力以沥青质最大,胶质次之;③单独沥青质、胶质或者油分的模拟油,与ASP最佳配方体系的界面张力都比原油高,说明原油中各个组分存在协同效应;④胶质可作为原油的等效烷烃用于三次采油配方的研究.  相似文献   
98.
土体注浆后的性能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应用Mohr-Coulomb屈服准则,推导了注浆后岩土体的屈服函数.根据位于205国道上某土质边坡的实际情况,利用现场实测数据和实验数据,分别对注浆前后坡体的破坏状态、不同位置位移的变化情况以及坡体的整体稳定性等方面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注浆后岩土体的弹性区域显著增大,侧向位移明显减小,而岩土体的剪应力屈服区域则由集中趋于分散.  相似文献   
99.
西藏冈底斯成矿带矿产资源远景评价与展望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西藏冈底斯成矿带是中国西部地质工作程度极低的地区之一,但成矿条件有利.综合近年地质大调查工作的最新成果,在对冈底斯成矿带的成矿地质背景、成矿条件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冈底斯是一个找矿潜力巨大的铜、铁、多金属成矿带.根据成矿作用类型将冈底斯主要的矿床类型分为与斑岩、弧火山岩、中酸性侵入岩和蛇绿混杂岩等有关的铜、铁、金、银多金属矿床;并根据其资源找矿潜力,在冈底斯成矿带中划分5个找矿远景区,指出铜矿、富铁矿、富银铅锌矿及金矿是冈底斯成矿带的优势矿种,斑岩铜矿、火山岩型铜矿是冈底斯成矿带中2个最重要的矿床类型.  相似文献   
100.
针对沥青混凝土面层早期出现的主要病害,分析其特征及成因,提出在施工期间开始预防这些病害的具体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