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3篇
  免费   5篇
丛书文集   12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56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21.
近年来,随着煤矿行业的纵深发展,和煤矿企业集约化、集团化道路的深入,煤炭企业规模不断膨大,煤炭产量的加大,必将导致了矿井开采深度的延伸.然而.如何随着矿井向深度的延伸,逐渐开采周边遗留煤炭资源,及时封闭已采采区、减少通风阻力、漏风和巷道维修量,减  相似文献   
22.
通过工程地质勘察,分析了山西省柏叶口水库工程区域地质概况,包括其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区域构造稳定性及地震动参数、水文地质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23.
席观伟 《科技信息》2013,(2):449-449
<正>新发煤炭资源勘查区位于韦州矿区北部,向斜构造盆地北端东翼丘陵水文地质区,水文地质条件与区域丘陵水文地质区条件相同,地下水的形成严格受地层岩性、构造和自然地理的控制。一、地下水赋存条件与分布规律向斜构造盆地东翼丘陵区内由二叠系和石炭系碎屑岩夹煤层组成,上覆第四系风成黄土状粉砂土,为透水不含水层。在苦水河流域地  相似文献   
24.
圈闭评价技术及其在塔里木盆地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正确的圈闭评价技术思路,选取合理的评价方法,使评价结果更加准确可靠,对评价内容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各种评价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提出了以系统和油气系统理论为指导,按照不同探区的地质条件与勘探实际,建立圈闭评价模式的评价思路和技术方法、并在塔里木盆地某探区进行了具体应用,为该探区提供了4个有利的钻探目标,从而达到直接为勘决策服务的目的。  相似文献   
25.
介绍了用测井资料进行相分析中的自动分层和岩性识别技术。采用的分层方法为最优分割法,岩性识别用统计分类中的贝叶斯判别法则。通过实际资料的处理解释,取得了与钻井地质剖面吻合良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26.
波动地质学研究中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波动地质学是进行盆地定量分析的重要理论之一,本文结合黄骅坳陷实际工作经验和成果,详细介绍了波动地质学研究中资料收集、整理的基本过程和原则.阐述了资料准备工作在波动分析中的重要作用。根据黄骅坳陷的地质条件,将坳陷划分成9个研究小区,进行了岩性厚度剖面向岩性对间剖面的转化;恢复了各组段的原始地层厚度和沉积速率;利用滑动窗口绘制了沉积速率曲线并建立了相应的波动方程,得出了东营时期坳陷抬升的扩散过程,研究声明,钻井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地层厚度的恢复是波动分析成败的关键,而滑动窗口的运用是实现定量分析的重要纽带。  相似文献   
27.
与构造油藏相同,形成隐蔽油藏的基本地质条件主要为生、储、盖、运、圈、保6个方面.在油气成藏的众多条件中,源岩、储层和圈闭是最基本的条件.二连盆地主要发育腾格尔组腾一段和阿尔善组阿四段2套主力烃源岩;阿尔善组阿四段、腾格尔组腾一段和腾二段3套主要储集层以及3套优质盖层.这3个基本成藏条件在不同构造类型的盆地中常形成不同类型的组合模式.二连盆地由于凹陷数量多,类型全,因而生储盖组合模式丰富.根据二连盆地构造、沉积背景的不同,其组合模式可以概括为:①单断型成藏条件组合模式;②构造反转型成藏条件组合模式;③双断型成藏条件组合模式.不同类型的成藏条件组合模式一般具有不同的成藏特点.  相似文献   
28.
东营凹陷沙河街组岩性油藏的形成与分布在宏观上受多种元素的控制,这些宏观地质控制因素包括构造带类型、沉积体系域类型、储集相类型、烃源岩条件和盆地温压条件等.根据岩性油藏的自身特点分析认为,东营凹陷沙河街组岩性圈闭能否成藏主要受到4大主控元素的控制,分别为岩性油藏输导通道因素、流体动力因素、储层临界物性因素、砂体封闭性因素.经研究在牛庄洼陷发现沙河街组岩性油藏具有“三元主控”的特征.  相似文献   
29.
柴西南区古近系层序地层特征及岩性圈闭发育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利用地震、钻井和测井资料,对柴西南地区古近系层序地层框架进行系统分析.古近系处在以中新统内不整合面(T2′)和古新统合新生界之间的不整合面(TR)为顶底界的二级层序中,共发育有3个三级层序:即路乐河层序(SA)、下干柴沟层序(SB)和上干柴沟层序(SC).重点分析了下干柴沟层序及上干柴沟层序,认为下干柴沟层序由3个体系域组成:即低位体系域、湖侵体系域及高位体系域.上干柴沟层序由于低位体系域不发育,故将其划分为湖侵体系域和湖退体系域两个体系域.另外,分析了柴西南地区不同的体系域中岩性圈闭可能发育位置,并且建立了隐蔽圈闭的分布模式.  相似文献   
30.
汾河下游三万年来沉积环境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汾河下游岩性特征、沉积物粒度、粘土矿物和孢粉分析,探讨了汾河下游3万年来环境演化规律。30-11Ka.B.P为晚更新世末次冰期盛冰期,气修干寒;11Ka以来,经历了3个气候旋回,变化周期为3.5Ka左右,黄河中游早期文明起源及人类生产活动,与本区气候关系有很好的耦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