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5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71.
岩心润湿性反转是纳米流体减阻的关键机制之一,快速、可靠地表征这一变化特征十分重要。基于核磁共振技术探索针对同一岩心快速测试润湿性反转的T2截止值方法,研究T2截止值与润湿性的关系,纳米流体HNFⅡ对岩心润湿性的影响规律,以及纳米流体的减阻效果与机制。结果表明:T2截止值与岩心片接触角基本成线性递增关系,随亲水性减弱而增大;纳米流体驱替后的岩心,水相渗透率提高33%~72%,表面接触角增幅分别为79%、103%、110%和114%,对应的T2截止值增幅分别为17%、33%、54%和116%;岩心的T2截止值与润湿性、渗透率三者的变化趋势一致,且接触角增幅与T2截止值增幅为强相关(相关系数为0.94);纳米流体HNFⅡ使岩心由亲水性向疏水性反转,弛豫时间延长,T2截止值变长,孔壁对水的引力减弱,从而水流阻力下降;T2截止值与润湿性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可为岩心润湿性反转的快速测试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2.
采用现有方法控制小口径岩心钻探的施工质量时,钻孔所用的时间较长,钻孔过程中岩石容易发生坍塌现象,存在钻孔效率低和岩石稳定性差的问题.将光纤传感器应用在施工质量的控制工作中,提出基于光纤传感器的小孔径岩心钻探施工质量控制方法,根据BOTDR应变测量原理对光纤传感器进行优化,利用光纤传感器获取小孔径岩心钻探施工过程中的相关...  相似文献   
73.
受多断层切割的复杂断块油藏,所形成的众多小断块单元油藏井间连通性差、边界封闭、地层能量有限、开采中地层能量下降快、难以采用早期注水等方式大规模开采。而采用CO2吞吐强化采油方式对此类油藏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为此,针时复杂小断块低能量油藏单元的地质开发特征,在对油井目前地层流体进行相态分析基础上,通过CO2油藏流体膨胀实验,确定CO2吞吐的驱替机理,再通过CO2吞吐长岩心驱替实验确定CO2吞吐增产原油的程度和时效性。然后建立了针时实际小断块单元油藏单井CO:吞吐的地质和数值模拟模型,在对注气前油井生产动态进行历史拟合基础上,时CO2吞吐强化采油过程中的工艺操作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重点讨论注气时机和周期注入量对小断块单元油藏增产效果的影响,分析末同注气时机CO2吞吐前后近井地层原油饱和度和压力分布变化规律。从而得出适合于小断块单元油藏CO2单井吞吐强化采油的有效时机和最佳操作参数选择,为小断块单元油藏实施CO2吞吐强化采油可行性方案设计提供了系统的室内综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74.
采用Amoutt法详细分析研究了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储层岩石润湿性的变化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查了电位梯度、电场作用时间和电场作用方向等电场参数对储层岩石润湿性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外加直流电场作用下,可使储层岩石润湿性向亲水方向转化,电场方向对润湿性的改变方向和变化程度影响不大,但电位梯度和加电时间对润湿性的改变有很大影响,随着电位梯度和加电时间增加,储层岩石润湿性逐渐向强亲水方向转化,同时,在电场作用下使储岩石孔隙孔道的连通性增强,油水流动阻力降低、相对渗透率和水驱油效率及原油采收率提高。  相似文献   
75.
岩心描述是油气勘探及地质研究中最基础、最重要、最关键的工作之一,迫切需要以岩心基础描述和含油气水分析相结合的现场综合岩心精细描述技术。该技术流程具体分为描述前准备和系统性地质认识、取心段整体观察和认识、岩心详细描述和显示情况分析、环境分析和油气水显示分析、沉积(微)相、物性特征以及油气水层初判与分析以及沉积储层和油气水层综合分析等步骤。其中,取心段整体观察和认识以及岩心详细描述和显示情况分析是现场取心综合岩心精细描述的关键。运用该技术,对准噶尔盆地达巴松地区达9井三叠系百口泉组以及莫索湾地区侏罗系八道湾组和三工河组第二段取心井段进行了岩心精细描述,明确了百口泉组扇三角洲和侏罗系三角洲不同沉积体系的相对优质砂体类型及其发育特征,系统地建立了不同沉积相类型与测井相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6.
党光明  吴炜  陈勇  杨文涛  纪娜  顾潇  尹敏 《科技资讯》2014,(3):147-147,149
常规凝胶膨胀后柔韧性不强,变形能力差。基于这一现状,开展有机硅树脂凝胶的研制工作,要求开发的凝胶具有强柔韧性、抗高温、密度低等特点。使用该凝胶制作的微球可保证在较高的压力梯度下运移,在远离注水井的孔喉处堵塞。最终能从真正意义上达到深部流体转向和驱油的目的。在L116-1现场实验中发现,注入后沙河街Es3第二段65#、66#相对吸水量为66.1%、33.9%(2012年10月吸水剖面显示65#、66#、67#相对吸水量分别为70.54%、10.68%、18.69%),加强了66#吸水,封堵了67#。此次调剖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7.
通过HC-600型全液压动力头便携式钻机在西和大桥金矿区进行冲洗液循环系统的试验,指出了HC-600型全液压动力头便携式钻机清水不循环系统的局限性,增加了HC-600型全液压动力头便携式钻机的冲洗液循环系统,拓宽了HC-600型全液压动力头便携式钻机在陇东南山区复杂地层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78.
一种人工智能核磁渗透率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常用预测方法难以较好地模拟核磁共振测量结果和渗透率之间复杂关系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应用人工智能算法预测核磁渗透率的新方法.在新方法中,采用了神经网络建立核磁测量结果和渗透率之间的关系;用遗传算法为神经网络选择最佳参数和初始值;用基于信息增益的数据挖掘技术对渗透率的相关参数进行优选.对来自松辽盆地的岩石样品进行试验...  相似文献   
79.
密闭取心技术是现代地质勘探为了避免钻井液对岩心污染、保障岩心天然性状而研究、应用的新技术。这一技术的应用为油气勘探提供了技术支持,为保障岩心标本的准确性奠定了基础。在现代油气田勘探、开发中,为查明储油储气层的性质提高勘探质量,密闭去取心技术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本文以密闭取心技术的特点入手,分析了密闭取心技术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0.
简述了岩心鉴定的概念及意义,分析了岩心鉴定的要素,以沉积岩岩心鉴定为主要内容,对岩心鉴定的方法进行了比较和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