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0篇
丛书文集   8篇
教育与普及   5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52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As the third summary report of ODP Leg 184 to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volution of the East Asian monsoon and the SCS basin. A multi-proxy approach, involving geochemistry, micropale-ontology, pollen and other analyses, was adopted for reconstructing the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the East Asian monsoon, which was characterized by a series of paleo-climate events especially at 8, 3.2, 2.2 and 0.4 Ma. The new record indicates similar stag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ast and South Asian monsoons, with an enhanced winter monsoon over East Asia being the major difference. The rich spectrums of monsoon variability from the southern SCS also reveal other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the low latitude ocean. Evidence for the evolution of the SCS includes the hemipelagic Oligocene sediments, implying the existence of deep water environments during the early seafloor spreading stage of the SCS basin. The four major unconformities and some remarkabl ediagenetic features in upper Oligocene deposits indicate the strongest tectonic events in the region. From a careful comparison of lithologies and sedimentation rates, we conclude that the prominent differences in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between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SCS were established only by ~3 Ma.  相似文献   
92.
Apollo环保酶对油井解堵作用的室内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岩心解堵室内实验研究表明,Apollo环保酶注入地层后,可以将近井地带结晶、堆积在岩石颗粒上的蜡及沥青质剥落下来,疏通渗流孔道,诱导、激活、聚并成油流带、降低原油在地层孔隙中的流动阻力,驱替出Apollo环保酶所波及区域的油,同时改善稳定产油区的岩石性能,使岩石润湿性由油湿转变为水湿,保护了油层,增加了水的注入能力,通过解堵和诱导驱替双重作用激活油井产能,达到油田注水井降压增注和生产井解堵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93.
煤田地质钻探过程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田地质钻探质量的保证在于夯实质量管理基础.要保证煤田地质勘探质量,就必须从"人、机、料、法、环"等对钻探过程的质量进行全过程控制.  相似文献   
94.
确定低渗岩心渗透率随有效覆压变化关系的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低渗储层岩心在有效上覆压力增大的过程中会表现出较强的应力敏感性。提出了一种定义应力敏感系数的新方法,通过室内物理模拟实验,分析得到了应力敏感系数与初始渗透率的关系式。结果表明,用该方法定义的应力敏感系数不受实验中所测数据点个数的影响,并且与实验岩心所受的最大围压无关;用二重乘幂函数式可表征出任意初始渗透率随有效覆压变化的关系,能方便地确定地层条件下储层渗透率,并能对油气井产能作出正确评价。应用该方法可以计算非均质油气储层开发过程中任意渗透率的变化动态,为建立低渗变形介质油气藏渗流模型及进行数值模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5.
油田钻探取芯所获得岩芯是研究油气田和研究油气层最直观、最宝贵的地质实物资料,岩芯图像是利用高分辨率岩芯图像采集仪对岩芯实物资料的外表面或剖切面进行光学扫描形成的表面特征图像,在图像分辨率足够高的条件下,岩芯图像上的沉积物特征非常明显。介绍了岩芯图像在砂砾岩岩芯结构描述和砾石的砾径、面积、磨圆度等参数计算中的应用,期望对正在逐步深化的隐蔽油气勘探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96.
刘维伟 《科技资讯》2014,(12):106-106
VSP是连接钻探资料和地面地震资料的桥梁。本文从近几年八面河地区的工作实例出发,对VSP速度资料、层位标定的实际应用进行了分析,希望结合VSP资料、钻探资料对该区地面地震资料的综合处理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7.
为研究大庆低渗透油田扶余油层超前注水过程中渗透率级差对采收率的影响和超前注水开发效果不佳的原因,通过人造长岩心超前注水驱油室内模拟实验,确定了合理地层压力水平和渗透率级别对采收率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大庆油田扶余油层超前注水过程中,合理地层压力水平应当保持在原始地层压力的120%左右。在合理地层压力保持水平下,超前注水较同步注水初期产油量高,采油速度高,无水采油期短,且对含水率上升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同时,超前注水实施过程中,储层渗透率越低,超前注水对采收率提升的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98.
针对统计特征函数和传统的球面调和函数不能有效刻画岩心三维模型形态特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岩心球面调和函数.首先将三维岩心分解成同心球模型,并根据同心球的不同半径得到一系列的球面函数.然后对生成的球面函数进行调和分析获得形态特征描述子.最后通过相似性判定函数比较形态特征描述子获得不同岩心三维模型的形态相似性.利用多组砂岩岩心样本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能够有效描述岩心三维模型的形态特征,并且比统计特征函数和传统的球面调和函数具有更为准确的刻画能力.  相似文献   
99.
数字岩心技术的发展和计算科学、物理学、统计学、油藏工程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为基于数字岩心图像的岩石类型的精细划分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基于micro-CT物理法成像处理后获得的砂岩数字岩心图像,运用闵可夫斯基泛函作为基于数字岩心图像的岩石物性特征的综合表征参数;并结合K-means聚类算法,可以达到基于数字岩心图像的岩石类型的精细划分和获得基于精细岩石类型层次系统的目的。对于后续基于精细岩心层次系统岩心物性参数的模拟和粗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0.
以吉林油田长岭火山岩气藏基质岩心、裂缝充填岩心、裂缝-基质岩心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油藏条件下的应力敏感实验,以储层原始有效覆压下的渗透率为基准渗透率评价了该火山岩气藏的应力敏感程度,并与传统评价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火山岩裂缝-基质岩心具有中等偏强的应力敏感性,基质岩心和裂缝充填岩心应力敏感程度较弱.这与用传统方法评价的3类岩心均具有极强应力敏感性的结果偏差较大,火山岩中天然缝和人工缝的闭合是造成应力敏感性的主导因素.由于有效覆压变化引起的渗透率损失主要在低有效覆压范围内(<20 MPa),而这种情况在整个油气藏开发期内可能并不会存在,因此认为新评价方法更加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