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0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154篇
系统科学   12篇
丛书文集   107篇
教育与普及   212篇
理论与方法论   27篇
现状及发展   31篇
综合类   3630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13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143篇
  2014年   224篇
  2013年   186篇
  2012年   210篇
  2011年   198篇
  2010年   182篇
  2009年   229篇
  2008年   243篇
  2007年   203篇
  2006年   157篇
  2005年   167篇
  2004年   118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61.
银/二氧化硅介孔复合体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孔固体系指孔径为2~50nm,孔隙率大于40%的多孔固体,其孔的数量可高达10~(19)g,比表面积可高达900m~2/s,故介孔固体在催化、吸附、分离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根据孔的排列,介孔固体可分为有序和无序两种。若将纳米尺度的颗粒(金属或非金属)置于介孔之中则形成所谓的介孔复合体,颗粒呈弥散分布,互不连接;由于孔-颗粒界面处的相互作用,从而可显著改变颗粒的性质。近几年来有关介孔复合体的研究时有报道,但主要是非金属粒子-有序介孔固体复合体及化合物(半导体)-无序介孔固体复合体的研究。而纳米金属粒子与无序介孔固体复合体的研究尚不多见。尽管Ag与无机化合物的纳米复合材料(与本文的介孔复合体含义不同)已有一些报道,也有人在多孔玻璃中制备成颗粒间基本是互为连接的Ag/SiO_2混合物,但将纳米Ag颗粒放入介孔固体的孔中而形成均匀、弥散分布的介孔复合体尚未见报道(就我们所知)。本文报道纳米Ag与SiO_2介孔固体之间的复合体的制备。  相似文献   
62.
陈庆虎 《科学通报》1997,42(5):477-480
众所周知,氧化物超导体在高温高场下J_c值偏低及显著的磁通运动效应,阻碍了它的各种应用.因此,引进新的钉扎中心,如各种点缺陷(阴阳离子空位、部分元素替代和扩展型缺陷(如离子辐照产生的柱状缺陷)等,提高其J_c,研究相关的钉扎机制,具有理论和实际的双重意义.另外,实验发现,织构化的Y系样品在很大的温度和磁场范围内具有较高的临界电流,显然与样品内具有微米或亚微米尺寸的211脱溶物直接或间接引起的磁通钉扎有关.这说明大尺度的非超导粒子对磁通钉扎也有显著的强化效应.我们在YBa_2Cu_3O_y.体系中引入尺寸约为200nm的MgO纳米颗粒添加物,研究它对临界  相似文献   
63.
孤子形隆起的形成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垂直激励下的颗粒物质的隆起和对流是一个有着广泛应用而又十分复杂的现象。尽管人们根据实验观察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对其形成机制已经提出了各种推测和解释:有些把它归结于有限容器的垂直壁对水平方向运动的制约作用,有些则依赖于容器底部的振动的空间调制或垂直壁与颗粒物质的摩擦作用。这些机制各自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或者说,有着各自的适用范围。显然,这些形成机制原则上不能用以解释最近发现的孤子形隆起现象。因为它发生在垂直激励的窄长槽中,是一个一维无限边界的问题,与矩形容器两头的垂直壁并无关系。相反,其表面的形状很像人们在水波和点阵实验中发现的孤立子波。本文的目的在于利用实验手段揭示孤子形隆起和对流的动力学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64.
长江口最大浑浊带悬浮颗粒中有机重金属的异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江口悬浮颗粒中重金属的化学形态分析结果表明,从徐六径到口外海滨,悬浮颗粒中铅、铜、锌的有机态含量总趋势是逐步下降,但在最大浑浊带出现一个峰值;受潮流作用较强的南槽最大浑浊带比受径流作用较强的北槽最大浑浊带有机态重金属的含量高得多,这种现象洪季比枯季尤为显著;最大浑浊带内,南槽最大浑浊带铜,锌的有机态含量显著增加,与长江口其它河段有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65.
陶瓷粒子增强的锌铝基复合材料的摩擦学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陶瓷颗粒碳化硅、氮化硅、三氧化二铝为增强体,锌铝合金ZA-27为基体,通过对陶瓷颗粒进行预处理、机械搅拌和合金化等技术,将陶瓷颗粒与熔融状态的锌铝合金复合成均匀的浆料,用挤压铸造法挤压成型,得到陶瓷颗粒锌铝合金复合材料铸件。在金属基体上,均匀分布着陶瓷颗粒。在有润滑和无润滑的情况下,复合材料的耐磨减摩性能均比ZA-27有较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66.
运用化学分析和藻类生物测定相结合的方法,对样品中藻类可利用颗粒磷(AAPP)进行定量估算.结果表明,取自厦门湾、泉州湾和黄河口样品中AAPP为61~142mg/kg,占样品总磷之8.0%~20.2%.样品中非磷灰石无机磷是潜在生物可利用磷,磷灰石无机磷则难以被藻类利用.AAPP高低主要与样品物源区气候环境条件、磷的矿物组合、化学存在形态等有关,而与实验藻种无关.推荐用0.1mol/LNaOH~1.0mol/LNaCl(w/v=1:1,振荡8h),作为样品中AAPP的化学提取剂.  相似文献   
67.
利用颗粒布朗运动的粒度测量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基于颗粒布朗运动信号测定颗粒粒度的理论依据和方法;颗粒位置信息法和颗粒速度信息法。  相似文献   
68.
废旧轮胎橡胶颗粒对水泥浆和砂浆抗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通过圆环开裂试验和弯曲试验探讨了不同体积分数的废旧轮胎橡胶颗粒掺入水泥浆和砂浆后对抗裂和变形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水泥净浆中掺入废旧轮胎橡胶颗粒,可延迟圆环试件的开裂时间,提高抗裂性,延迟时间的长短与橡胶颗粒的掺量有关,当橡胶颗粒的体积分数在20%~50%时,延迟效果最为显著;在砂浆试件中掺入橡胶颗粒,可显著改善其弯曲变形性能,试件破坏形式为延性破坏,破坏时的极限变形值比基准试件大得多,并且随着橡胶颗粒体积分数的增加而迅速增大.  相似文献   
69.
利用氧化还原体系把高价硒还原为具有生物活性的红色零价硒,以生物材料淀粉为内核,采用纳米制备技术,得到核壳型的淀粉硒纳米颗粒(St-Se0NP).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Zeta-sizer电位分析仪对颗粒进行表征,发现所制备的颗粒具有核壳结构,平均粒径为50 nm左右,电性呈中性.淀粉硒纳米颗粒作为植物营养调节剂应用于巨峰葡萄植株,成熟葡萄果实中的硒含量比对照提高了5倍,糖份提高了30%,钙含量提高了40%,而酸含量则降低了30%,大大改善了葡萄的风味.研究还对硒纳米颗粒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讨论,认为较普通硒化物,淀粉硒纳米颗粒在植物体内形成了缓释,提高了硒在植物体内的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70.
骨架密实型降噪路面的试验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鉴沥青玛蹄脂碎石(SMA)路面的配比组成特色,在集料中掺加一定剂量的废旧轮胎橡胶颗粒,以增加沥青混合料的弹性和阻尼性能,使得铺筑的路面(称为骨架密实型降噪路面)具有减小轮胎/路面泵气噪声和阻尼减振降噪的双重效果.室内试验表明,废橡胶颗粒的掺量为集料质量数的1%~3%时,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能均得到改善,水稳定性略有下降.试验路的测试结果证明,对小汽车而言,车速在40~80 km.h-1时,与普通沥青混凝土(AC)路面相比,骨架密实型降噪路面可降低噪声2~3 dB(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